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外长秦刚“消失” 超20天 舆情越来越汹涌 /

外长秦刚“消失” 超20天 舆情越来越汹涌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自6月25日之后就从公众视野“消失”,需要外长出席的诸多外交活动他都没有现身,近期几场重要外事活动,包括同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John Kerry)的会晤都是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代劳。一开始有媒体称他确诊新冠,但当中国外交部7月11日对外宣称秦刚因为健康原因不能出席在印尼举行的东盟峰会后,舆论反而对于秦刚是否真因健康问题从公众视野消失持续热议,不少版本的流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健康问题之所以备受热议在于,以往中国政治语境下的健康问题往往暗含着政治变动。秦刚作为中共二十大后新崛起的副国级领导人,他被提拔之前,当局应该对其健康状况、政治状况进行过相当严格的审查。他突然出现健康问题,以致于连续三周多不能正常履职,较为少见。

中国外交部对秦刚状况的三缄其口加剧了舆论的猜测。7月14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热传的视频显示,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预计秦刚何时回归有最新消息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沉默大约16秒,疑似低头翻看文件,然后说:“我此前已经介绍过相关情况,下一个问题。”

在7月1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被记者连续三次追问秦刚为何消失了这么长时间,毛宁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我不了解你所说的的情况”,“建议你查阅中国外交部的网站,我也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上述这些问答都没有出现在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的记者会记录中。

当然,如果秦刚真的感染新冠病毒,以他57岁的年龄来说,也有可能会有并发症需要长时间治疗。但如若秦刚真的确诊新冠,进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这是否是不可言说的禁忌呢?中国外长如此被高度瞩目,身体抱恙,大大方方的进行回应,未尝不可,自然就能打破没有必要的杂音。

众所周知,重要位置的重要领导人的一切事态都会被广泛关注。在国际社会,政要的身体状况,包括领导人确诊了新冠经常登上媒体头条。正常人谁都有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真有健康问题需要治疗不是不可言说的秘密。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23年6月25日,在北京会见陪同越南总理范明政访华的越南外长裴青山。(中国外交部照片)

目前借由秦刚“消失”所引发的对中国政治的议论,和对中国形象的诋毁在网络上疯狂传播。中国官方的回应符合惯例,也确实不无不妥,但如今内外社会环境都已不同,特别对于重要的人物的关注度更不同以往,越是默不作声越让一些闲言碎语有发挥的空间,进而对国家形象有伤。

2015年,秦刚(后)陪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参观波音公司。(影片截图)

要知道,在没有官方更多信息披露的情况下,流言才有传播的空间。人们一旦率先接收到流言信息,并产生第一印象后,真实信息的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就是这个道理。与其等事后公布真实信息或者从不回应各方关切,不如一开始就对真实的情况进行常态披露。

不是因为秦刚重要,而是因为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的外长状况如何对国际社会很重要。目前看,秦刚的状况到底如何,是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不少人关心的问题,积极回应各方关切,消除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问题不是不理会就会消失。出现舆情,既需要管控,也需要疏导化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