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拿大经济比想象更脆弱:房市难反弹 /

Desjardins曝真相:加拿大经济比想象更脆弱,房市难反弹

做好准备,加拿大经济可能比你想象中更脆弱。

​加拿大知名大型金融机构Desjardins表示,人口激增掩盖了加拿大经济衰退的真实程度。

图源:financialpost

加拿大央行上周维持利率不变时,承认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那么放缓究竟会恶化到什么程度?公众大多听到的是宏观经济数据,但如果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看,会发现更加严峻的图景。

Desjardins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人口激增掩盖了加拿大经济困境的全貌。

Desjardins加拿大经济高级主管兰德尔·巴特利特(Randall Bartlett)表示:"自2022年年中以来,人口急剧增长达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为整体经济活动提供了推动力。"

他说:"新移民在安家落户时购买汽车和家居用品,从而提振了经济,使其看起来‘抵御了高利率的影响力’。"

但他指出,如果按人均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四个季度中的每个季度都在下降,国内需求的增长情况甚至更糟。

图源:Desjardins

经济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像住房这样对利率敏感的行业出现下滑,像汽油和食品等非耐用品的消费以及对机械设备的投资在人均基础上也有下降。

巴特利特表示,加拿大商业投资的缺乏也令人担忧。

新移民中非永久居民的数量史无前例,其中包括为填补特定劳动力短缺而来到加拿大的临时工人。

他说:"企业似乎一直在用临时外籍劳工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不是投资于提高生产力的技术。这增加了工作时间,但降低了生产力。"

事实上,本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企业的生产力现在已经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

巴特利特说:"展望未来,低迷的情绪意味着企业投资不太可能很快恢复增长。"

加拿大央行最新的《企业展望调查》显示,自然资源行业以外的企业投资意向为2020年以来最低。

巴特利特说:"消费者信心的下滑预示着家庭消费也将面临类似的命运。"

图源:Desjardins

与此同时,BMO银行资本市场的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超过了2%,而加拿大经济却出现萎缩,这显示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差异"。

他们现在认为,加拿大的经济复苏将"更加崎岖",并将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下调至1.1%,明年为0.6%,均低于他们对美国的预测。

BMO高级经济学家Sal Guatieri表示,加拿大经济落后于美国(尤其在人均方面)有几个原因:

1.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上升,而加拿大的劳动生产率却在持续下降。

2. 加拿大人的负债率更高,因此对更高的利率更加敏感,美国家庭更多的是在花费多余储蓄。

3. 加拿大政府削减了补贴和税收优惠,这一做法也与美国不同。

经济下滑可能会让加拿大央行保持观望。BMO预计,在明年春末之前,政策利率将保持5%不变,随后央行将逐步开始降息。

加拿大央行在今年早些时候暂停加息时,给多伦多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春天。但是,BMO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Kavcic表示,在最近一次暂停加息之后,不要指望会出现同样的反弹,因为这次"面临的阻力更大"。

有迹象表明,市场上新上市的房源数量激增,就业市场正在疲软,抵押贷款利率也在攀升。Kavcic说,目前最低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比春季反弹期间提供的最佳选择高出约100个基点。

他指出:"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这一次我们不会看到同样强劲的反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3-09-13 14:23
    您已点过赞
    土豆政府GDP不够人来凑的皇帝新装终于有人戳破了。
  • @ 2023-09-13 14:41
    您已点过赞
    不是'消费者信心的下滑"而是消费者没钱消费了。
    房市没崩溃的原因是大部分银行放水,在触发了trigger rates 时没有让房贷者增加房贷!什么狗屁砖家
  • @ 2023-09-13 16:18
    您已点过赞
    任何由杠杆资金推动的价格泡沫都会破灭,绝不会任何意外
  • @ 2023-09-13 16:44
    您已点过赞
    除了房事就没有经济了?
  • @ 2023-09-14 06:40
    您已点过赞
    虽然进了许多移民,增加总的GDP,但这些都是暂时的,进来的这批移民本身不富裕,找到的工作也大多是低端服务业. 带来的一点安家置业费花完就得靠在加拿大打工挣的钱. 目前物价这么高,你能指望他们有多余的钱消费?  所以说到底加拿大本身没有太多高pay工作,进一堆低端移民难民有何用,人口的增长如果不伴随经济增长,只会越来越穷,所以土豆这种政策实际是本末倒置,无脑之为.
  • @ 2023-09-13 16:50
    您已点过赞
    央行不同意,最主要是美聯儲不同意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