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AI应用面对一道非技术障碍! /

难以跨越:中国AI应用面对一道非技术障碍

上月18日美国公布新版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据此,向中国与其他指定市场出口尖端人工智慧(AI)芯片的企业将必须申请许可。除了辉达立即生效外,新法将于本月16日实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此措施将大幅升高中国发展人工智慧的成本与时间。

报道说,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估计,中国训练AI伺服器的成本将因此提高50%,而在无法取得先进芯片之下,相关成果的实现,成本将高出逾2倍,这是因为需要使用更多芯片,才能获得同等的运算力,这也意味能源效率较低。

新规将中国AI芯片新创公司壁仞科技与摩尔线程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这使这两家公司更难与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三星、格罗方德与英特尔合作。

更广泛来说,美国正使全球芯片代工厂更难服务中国客户,如果他们的芯片被认定为太过先进的话。比如阿里巴巴开发的含光800 AI芯片或许超过美国新法的门槛。

伯恩斯坦研究分析师Mark Li表示,由于美国的压力,中国芯片开发商最终可能需要寻找国内生产伙伴。他补充,“然而,芯片开发商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才能将芯片生产转移到另一家供应商”。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指出,自去年的出口管制实施以来,百度与阿里巴巴等中国大企业已囤积大量芯片,因此新版法规不会立即冲击他们的AI研究与发展,这些网络巨头最终将可能使用更多他们自行研发的芯片,不过对较小的中国企业,新出口管制恐造成巨大冲击,进而加速产业整合。

美国新版半导体出口管制,除辉达立即生效外,将于本月16日实施。(路透)

华为正大力推动AI发展,其改进AI平台和运算模型,表示其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现实世界,比如气象预报、金融预测、药物开发。

分析师表示,如果辉达不再能够向中国出口其高阶芯片,华为的产品可能成为替代产品。伯恩斯坦分析,在AI加速器方面,辉达在中国的市占率85%,排名第二的华为仅占10%。

然而,华为可能面临严重的生产瓶颈,因为三星和台积电等全球代工巨头无法生产华为芯片。

伯恩斯坦估计,即使需求蓬勃,中国AI伺服器芯片的需求量一年约40万颗,远少于智慧手机和其他消费性电子产品所需的芯片数量,这意味中芯国际等中国芯片制造商应能满足当地需求。

不过,伯恩斯坦补充,中国国产芯片的成本将高于进口芯片,而随著与时推移,外国制造商的制程技术进步,中国恐怕竞争力较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