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引发奇怪反应,拜会这一幕让许多人意外 /

习上海行引发奇怪反应,拜会这一幕让许多人意外

《日经亚洲》社论撰稿人中泽克二(Katsuji Nakazawa)周四(12月7日)最新撰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的峰会让中国的经济政策悬而未决。文章指出,关键政策会议可能推迟到2024年。

中泽克二是东京的日经新闻高层人员和社论撰稿人。他曾在中国担任7年特派记者,后来担任中国分社社长,并且是2014年范恩-上田纪念国际记者奖(Vaughn-U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prize)得主。

中泽克二在文章中写道,在结束美国之行返回不到两周后,习近平于11月下旬视察了上海。罕见的是,从11月28日开始的视察日程被当局提前泄露,并在全国广泛传播。

文章称,习近平的核心圈子显然想把他们领导人的商业首都之行大做文章。为了重振中国日渐萎缩的经济,官员们试图让人们注意到习近平对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和高科技创新场所等重要经济场所的访问,以及他在那里发表的鼓舞人心的讲话。

市场参与者感到失望

但事实证明,至少市场的反应并不十分乐观。自习近平视察上海前后,中国基准的上证综指一直低迷不振,周二跌破3000点大关。

一条潜规则是,当习近平带着提振经济的希望进行视察时,国有企业会得到信息,并通过大举购买股票来引发市场趋势。

有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但为什么呢?

中泽克二认为,原因有很多。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由中习近平主持的政治局月度会议,但没有宣布将于12月召开已被推迟的重要经济政策会议。

观察人士原本预计,这次被称为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会议将于今年年底召开。但由于某种原因,它很可能被推迟到明年。

APEC领袖会议的圆桌会议空档,拜登突然起身离座走向习近平,还向习近平搭肩

2024年,中国新年的假期,或春节,将在2月初开始。鉴于长假和3月初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议会)年度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可能日期有限。

对此,市场参与者感到失望是自然的。

三中全会是为制定长期经济政策而每5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知名会议。它通常在秋季举行,也就是在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新的中央委员会代表一年之后。本届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是在2022年10月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的。

近400名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和候补委员齐聚北京参加三中全会。会议确定的经济政策方向在国内外广泛宣布。

三中全会的日期反映了获得强大权力的习近平的意愿,这并不奇怪。他会仔细考虑时机,然后做出决定。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政治结构下,这种不寻常的拖延也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中泽克二称,也有可能是中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冲突,习近平的团队无法像过去那样采取一致行动。

峰会在经济方面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一位熟悉中美经济问题的消息人士也指出了另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该消息人士还表示:“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首脑会谈,双方讨论的内容或者没有讨论的内容是推迟举行三中全会的原因之一。”

习近平和拜登在加州的会晤没有在对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供应链中断——上取得进展。

事实上,甚至在讨论开始之前,就已经很明显,这次中美领导人会议不会在经济方面取得多少成果。

在峰会在镜头前的开场白中,可以看到负责金融和经济政策的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没有出现在会议桌旁。何立峰是习近平的亲密助手。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福建厦门,当时他们都30多岁,是形影不离的朋友。

何立峰还兼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是控制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物。

今年早些时候,何立峰取代了刘鹤,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沙皇,在川普(Donald Trump)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刘鹤在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刘鹤还经常陪同习近平访问美国。

在最近的美中首脑会谈中,扩大双边会谈之后,双方各有3人参加了工作午餐。

在工作午餐上,坐在习近平旁边的是蔡奇,他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局常委的七名成员之一。蔡奇也是习近平最亲密的助手之一。

蔡奇是共产党的重量级人物,负责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内事务,以及宣传和意识形态。他在党内排名第五。

蔡奇还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管理中央委员会的文书工作。他的职责范围很广。正如一位党内消息人士所说,一些人认为蔡奇“比总理李强(在党内排名第二)拥有更大的权力”。

出席午餐会的还有另一位政治局委员、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他在秦刚7月份被免职后接任外交部部长一职。

中泽克二指出,如果没有金融和经济事务专家在场,中方就不可能详细讨论经济问题。

参加工作午餐的3名美国人是拜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沙利文和布林肯对应的中方官员是蔡奇和王毅。

事实上,在习近平访问美国之前,何立峰已经前往美国,并与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举行了会谈。

中泽克二称,如果通过这样的预备会谈,与美国达成了令人瞩目的协议,何立峰自然会陪同习近平访问美国,并在首脑会谈这一重大时刻吹嘘自己的成就。

就耶伦而言,她在习近平的访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一直给人一种亲中国的印象,并在习近平在旧金山国际机场走下专机后与他握手致意。

在此次峰会的扩大会议上,耶伦坐在拜登旁边,这也说明了财政部长一职的重要性。但坐在耶伦对面的不是经济专家何立峰,而是负责国家安全的蔡奇。

文章指出,以出席者名单为象征的美中峰会主要围绕安全问题展开。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代表何立峰陪同习近平访美,促进两国经济政策对话。与担任政治局委员的何立峰不同,郑栅洁只是一名级别较低的中央委员。

在中美领导人峰会期间,郑栅洁并没有出现太多。毕竟,他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缺乏经验的低调政治家。

熟悉中美两国经济问题的消息人士表示:“当何立峰没有作为习近平的随行人员访美时,美中首脑会谈在经济领域没有取得成果已经成为定局。”

该消息人士称,对提振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双边经贸问题缺乏进展,这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何立峰的美国之行结果只是习近平访问美国之前的一种形式。

中泽克二在文章中写道,由于此次中美领导人峰会在经济方面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习近平政府无法召开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吹嘘成就的计划被扼杀了。尽管事先发出通知,但习近平视察上海几乎没有引起市场反应。就连政府一直支持的国有企业也没有踊跃购买股票。如果国有企业不行动,民营企业也不可能行动——由于经营业绩不断恶化,它们负担不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