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放猫捕鼠惨遭猴群凌虐 动物园挨轰 /

放猫捕鼠惨遭猴群凌虐 动物园挨轰

大陆央广网微信公号27月报道,近日云南昆明动物园为鼠患引进2头家猫多年,却误入猴山演成“猴子虐猫”情事,被游客拍下短影片播出后,引发大陆全国网友关注,频频登上热搜。大陆央广网为此批评昆明动物园,此事三发通报后,才决定解救猫只,强调顾此失彼的“猴猫共处”不能再现。

央广网称,昆明动物园19日曾通报,猫与猴群已融洽相处多年,未发生互相伤害现象。

26日,昆明动物园再发通报,为回应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切,计划近期将猫移出猴山,随后将对猫开展全面体检。

27日早,昆明动物园再次发布声明,表示为最大限度确保猫安全,昆明动物园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经共同商议,决定立即采用诱捕的方式将猫移出猴山。捕获后,对猫作全面体检,体检结果对外公布,并妥善安置。

央广网27日实地探访昆明动物园。18时许,随著园区游客离去,“消失”一天的猫终于现身。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王玉国表示,闭园后将继续对猫的情况进行确认。

对于广大网友关心的猫的身体状况,王玉国说:“从皮毛包括它肥瘦程度看著还可以,就不像那种特别萎靡或者是说特别瘦小这种状态,总体来说还看著比较不错。”

市民杨女士指出,她26日5点来到了园内,看到两只猫都在猴山上。27日8点就没有看到任何猫出现了。

27日13时许,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三名工作人员在动物园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猴山,开始诱捕。他们使用手机播放小猫的叫声,携带由昆明当地志工和热心市民捐赠的猫薄荷和猫罐头,在猴山的缝隙处放置食物和猫薄荷,准备在猫采食时用网扣将其安全捕获。

四名工作人员搜寻了大约半个小时,两只猫始终未能出现。16时许,昆明下起了中雨。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天气两只猫很难再出来了。

昆明动物园“躲猫猫”遭猴戏,陆央媒指三发通报才解救,顾此失彼。图为猫与猴群共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视频截)

昆明动物园“躲猫猫”遭猴戏,陆央媒指三发通报才解救,顾此失彼。图为消失一天的猫咪终于现身猴山。(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

昆明动物园“躲猫猫”遭猴戏,陆央媒指三发通报才解救,顾此失彼。图为市民及游客等待猫出现(大陆央广网)

据悉,如果27日未能成功移走猫,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将与动物园工作人员一起28日继续行动,一定保证将猫救出。

专家指出,猫和猴子很难和平共处。为治理鼠患,把猫引进动物园这样做合理吗?猫和猴子能共处吗?

央广网报道,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表示,动物园大都是野生动物,在引入家猫前,有关部门应全面评估该做法对猫和相关动物可能的影响,否则就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游客拍摄视讯来看,在跟猴子的互动过程中,猫明显处于劣势。它们既无力反抗,也无处逃避,只能任凭摆布,处境堪忧。

“猫跟猴子共处是人类的安排,是不得已而为之。猫虽然已经被驯化,但它们却保留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而猴子则相反,它们主要在白天活动。因此,当白天猫需要睡眠和休息时,却时常被猴子骚扰。仅就此而言,很难说二者能和平共处。”

网友表示,动物园本该是保护动物的地方。很多网友愤怒指出:“为什么只有引起社会舆论之后,这件事才被重视”“公众眼中看到的是猴群霸凌、虐待行为。园方看到的却是猫猴CP、玩游戏、躲猫猫”。

报道称,为了消灭老鼠,在猴群里引进猫,这看似科学,其实顾此失彼。老鼠的问题解决了,却产生了新问题。猫猴习性迥然不同,冲突随之产生。不仅不利于两种动物的生存,也给游客带来极其不好的观感。动物园的功能本来是保护动物,向公众科普知识,如此一来,两个目的都达不到,效果还适得其反。事情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昆明动物园有必要尽快妥善解决问题,并引以为戒,改进管理,不能再出现类似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