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鉴今:地方债,大清的垃圾实践
“负债”在过去是一个贬义词,即便如今房贷、车贷这种分期支付已经是非常寻常的方式,但到如今,我们又发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不过,负债或者说举债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尤其是政府经营层面。
很多时候靠着发行债务凭证,可以渡过一些难关,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大明王朝1566剧照|出自网络
但如果对发展前景过于乐观,甚至举债方式特别粗放,给政府运营造成困难也是非常多见的。
在这点上,晚清政府就充当了经典的例子。
01
清廷跟洋人借钱
中国虽然与欧洲历史发展的特征不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中国也曾经很早就有过举债的例子。
比如战国末期的周赧王姬延曾因无力偿还债务,只好躲到债台上去,成语“债台高筑”由此而来。
周赧王之后,虽然不乏一些皇帝公然与民争利,为了满足私欲疯狂敛财的举动,但大部分都视举债为畏途,举债成为财政禁忌。
直到晚清,在财政困局和外来影响下,这一禁忌才被彻底打破。不过,清政府的举债对象首先是洋人。
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之时,江苏巡抚杨文定要求上海道台吴健彰雇佣外国船只,因为涉及外交,所以此事直接交给咸丰皇帝定夺。
太平天国中的咸丰帝|图片出自网络
当时的清政府入不敷出,咸丰虽然同意了杨文定的建议,但一时难以拿出雇佣费用,所以选择用海关关税担保。
这应当是中国对外借款的第一宗。
左宗棠平定西北之时,也面临着无军饷的窘境,所以他建议各省向洋人借款。战后,再由各省协商还款。
此举当然让清政府的财政雪上加霜,很多债务会转嫁摊派到底层百姓身上,增加百姓的负担。
可从长远利益来看,左宗棠平定西北的意义重大,除了保证领土完整,还使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了大后方,增加了战略纵深。
太平天国剧照,前排为曾国藩&左宗棠
此外,在兴办实业和营建铁路这些事情上,清政府也频繁向洋人借债,为中国的进现代化做出的贡献应该肯定。
不过,清政府更多的是被动借债,比如偿还战争赔款,这些借债都是屈辱性的,是让百姓更加困苦的元凶。
而且,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银本位制度,西洋普遍实行金本位制度,如果金价上涨,会让清政府实际偿债大于纸面数字。
因此,对内借债就提上了日程。
很早的时候,郑观应就普及了西方“国债”的理念。
但这要求皇帝为首的朝廷与借给朝廷钱的百姓是一种平等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对几千年来形成的君尊民卑思想是一种颠覆。
走向共和慈禧剧照|出自网络
可是穷途末路的清政府此刻也不得不低头,开始认真设计、探索国债的发行。
02
变味儿的国债
大清户部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一些潜规则,特别强调诚信,以及杜绝胥吏的参与。
为了偿还战争赔款的“息借商款”成了第一笔国债。虽然执行和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总体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尤其是普通民众可以做皇帝的债权人,皇帝必须到约定时间划款,对于消解几千年的皇权至上的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笔国债“昭信股票”,依然是为了偿还甲午战争赔款。从称呼来看,就知道对国债的理解依旧非常业余。
虽然章程比第一次的“息借商款”更为完善,但效果出奇地差。
首先是恭亲王拿出白银2万两,而不收凭据,当然不用怀疑他的“高风亮节”,毕竟满清完了,他恭亲王下场也不好。
但是这对于契约精神而言,又是一次破坏,并且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
其他大臣要么投机,要么就是被恭亲王的举动“道德绑架”,都选择拿钱不收票。
一场国债发行,变成了声势浩大的“道德竞赛”。
清廷最高决策者(应该是慈禧)此刻暴露出了抖机灵的一贯本性,对于这些咱大清的“楷模”,要么升职,要么给予其他特权。
这又反过来造成了这种风气的蔓延,许多官员纷纷借此表忠心,这些钱多少都摊派到了百姓和普通商人身上。
毕竟,让这些衣冠禽兽“捐”忠心容易,“捐”钱是不可能的!
走向共和李鸿章剧照|出自网络
清廷第三次发行国债是收购京汉铁路,由交通银行承销,在专业化程度上算是有了进步。
然而清廷毕竟气数已尽,第四次发行的“爱国公债”,是为了应付武昌起义后的各省独立。对官员和王公大臣强行摊派,但咱大清还是亡了!
人家末代皇帝溥仪依旧可以养尊处优,但百姓的磨难并没有结束。
每次的国债发行,百姓总会被官员忠君爱大清的舆论裹挟,强行被摊派。
可以说,一开始就违背了自愿原则,搞成了强制性的义务,百姓连选择拒绝的权利都没有。
这样的朝廷,爱他作甚!
03
袁世凯的偷梁换柱
要知道,中国古代那种中央集权式的统治类似一种水泵,把地方的各种资源都集中到京畿。
但是,晚清的时候朝廷没钱,地方也面临着财政困难。
况且朝廷没钱可以对地方进行敲骨吸髓,地方要想解决没钱就只能对着百姓直接下手了。
这点上,袁世凯玩出了新花样!他第一次发行了地方公债,“公债”这个词严格意义上还真就是袁世凯的发明。
为了筹集北洋军费,在他管辖的直隶发行了地方债。
因为筹措的资金体量可观,加上袁世凯本人深谙宣传技巧,所以被大清树立为政绩模范,成了清廷地方政府效仿的对象。
走向共和袁世凯剧照|出自网络
但其实袁世凯的法子依旧是向辖区各地方摊派,然后悄悄与日本银行签订借款协议。
至于追随袁世凯方法的其他各省督抚,都是这种路数。
由于他们还没有袁世凯的能力,以及与洋人更好的关系,指不定还只有盘剥百姓一个法子。
晚清政府到灭亡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责任政府,加上清朝在历代朝廷中统治术最为出色,但公共信用却最差,所以在发行国债和地方债的时候,无法赢得百姓的支持。
哪怕是对于社会精英而言,且不说孙中山先生这种致力于推翻满清的,就是梁启超、杨度等人都知道,爱中国又不是爱大清。
加上当时的中国仍旧是农业为主体,缺乏成熟的资本市场,导致原本是公债最后变成了强制捐款。
走向共和袁世凯剧照|出自网络
虽然清廷在努力修补,包括由银行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但这时候的银行自身还在探索中,承担风险能力太差。
或许,清廷统治者还以为公债无非就是汉代桓、灵年间那种卖官鬻爵的变种而已。
在现代,债务工具齐备,债务运营对政府而言是常态,但要知道,一切没有增量的存量都会被耗尽。
大力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才是唯一的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