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问界到特斯拉,这届车企越来越狂
华为问界之后,特斯拉也上了几次新闻。
一个是马斯克突然宣布,特斯拉已放弃下代“一体化压铸”工艺。
这搞得国内不少同行很难受。
本来都在吹自己也用上“一体化压铸”了,结果行业先锋不搞了。
这以后还怎么吹,之前吹的人又怎么笑得出来?
还有一件事是前几天,金华市一对夫妻开着特斯拉model Y,在山路遇难。
车体冲护栏,冲向山下,两人当场殒命。
这起事故最大的疑惑,就是交警告知家属:
“出事之前的行车记录仪数据都是完整的,就是出事这段时间数据没有了,具体原因不清楚。”
为什么没有了呢?
有专业人士说可能是车机断电,导致原车行车记录仪断电。而存储数据,具有滞后性,很可能没传好。
还有人拿理想汽车曾经的一个事故对比,当时厂家给到的回馈是:
“断电了,导致摄像头缓存里面的视频数据没来得及存进内存卡。”
当然,更多的网友,是说特斯拉可以远程删改数据。
有关生死的东西,媒体还是要等一个调查。
就像华为问界出事后,我也是只谈他们的公关手段,而没有去揣测事故的原因。
至于特斯拉这个公关嘛,就直接摆烂了,随网友说......所以没什么好讲的。
今天我想说的,是两个字:
安全。
这几年造车新势力的发展、迭代速度太快了,快到了几个月就能出一款新车,半年就能升级一次车型。
这个周期,比芯片、显卡的更新速度还快。
我之前和一个传统车企汽车工程师聊过。
工程师说他们研发一款新车,周期基本都在四年以上。
就拿传统大厂丰田来说,他们的研发速度已经比欧美车企快多了,单光光新车的设计周期,就要11个月。
而传统新车开发,先不说项目设计、研发的用时。
单单安全测试,也需要测上两年,所以研发周期很长。
为什么新势力可以搞那么快呢?
难道大厂的造车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造车新势力了吗?
其实就是在安全测试上缩水了。
可以肯定的是,新势力的测试环节,是不够充分的。
很多时候,为了抢占市场,制造噱头,只能火速推出新车。
而随着这些新势力的车越卖越多,暴露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消费者也不仅仅是消费者,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他们的“测车人”。
所以站在安全的角度上讲,我觉得这几年的新势力:
无论是什么牌子的,还是先观望观望,等问题暴露的差不多了,再下手。
以前在驾校学车,包括打网约车的时候,我都会询问这些老司机,怎么选车。
其中得到的一个共性答案就是:
买车,要买保有量高的、二手保值的。
因为这些车型已经更新了好几代,充分接受了市场的检验。
买这些车,首先是“不会错”。
毕竟,追求尝鲜和智能,是要拿“安全”当作代价的。
就拿现在的流行的隐藏式、半隐藏式门把手来说。
确实很好看,但安全呢?
我之前看过沃尔沃的一个采访,有人问,你们的门把手为什么又大又丑。
沃尔沃的设计师说:
我们门把手的空隙,正好是消防员戴着手套能把手伸进去的尺寸,万一发生危险,这样的门把手方便救援。
其实经常开车的人就知道,车里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是很少能用到的。
再好的车机,也都不如手机好用。
车,必须先是台好车,然后才是智能产品。
但现在的感觉就是,这届车企为了圈地赛马,已经缺乏对造车本身的敬畏之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