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当官才能改变世界?有个身份叫“公民” /

庆余年,当官才能改变世界?有个身份叫“公民”

庆余年第二季热播。

剧中人物杨万里,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士大夫,例如他说“倘若一定要撞个头破血流,当官则血溅的高些,声音更响亮些。”

唯当官能拯救世界,是古代的“封建官僚主义”。现代社会,人人都有一个“政治身份”:公民

两者是“法制”和“法治”的差别,是儒法政治哲学,与“五四”之后现代社会的差别。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浓厚的家长式保守主义。但儒家并非一尘不变,如原始儒家、汉儒、宋儒,都有所差别。

亚里士多德说,政治学就是伦理学。政治哲学探讨权力的获得与使用,如何才合乎道德。原始儒家伦理学基于家庭观。

汉儒融汇阴阳家,创出“天人感应”和图谶理论,作为皇权“合法性”。天命所归,必有征兆,吉凶祸福有了一套话语体系。

事实上,封建皇权是军阀相杀,胜者为王。每个胜利者都宣称自己“天命所归”。

“胜者为王”,是客观事实。

“天命所归”,是宣传叙事。

前者是“执剑者”杀伐天下,后者是“执笔者”的御用文人粉饰历史。

自古以来,王朝统治有两套逻辑:明儒+实法。纸面上的规则是儒家,潜规则是法家,形成于汉武帝。

先谈谈儒家政治哲学。

其一世界观。典型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没有“帝王崇拜”的窠臼,而是“劝君尧舜”的窠臼。

其二方法论。纲目有三:明德、亲民、止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三价值观。长幼有序,上下有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尤其是汉儒搞出来的三纲五常。

这是一套“不平等”的秩序。各有其名,各有其理,各谋其政。彼此为“上下”和“依附”关系。

明儒实法,法为何物呢?

法家是一套皇权“管理学”。两千年前韩非子就写出了《论做一个皇帝的自我修养》,即《韩非子》。

早期法家,总结出法、术、势,各有侧重。韩非则集大成,将三者融会贯通。

法,即明法纪。制定法律条款,明确规则,这不难理解。术,本质是权术,如何管理大臣,如何制衡和表演威严。势,君须有威势,方能驱使臣下。本质是拥有“权力”,大权不可旁落。

此外,还有“无为”和“二柄”。

无为,即君主当虚静无为,知人善任。因为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以及专业。他必须无为,用专才行专事。二柄,即一赏一罚。扇你耳光,又给你颗糖。常见的驯化手段,敲打群臣。

关于如何避免大权旁落,韩非子讲了一系列为君之道,比儒家更现实。

中华文明确实早熟。2000年前就出现“现代国家”的雏形:中央集权。

儒家政治哲学,以“性善论”为前提,法家以“性恶论”为前提。但人是什么?人性的本质,是个“形而上”的问题。人,善恶一体,无客观性可言,无法定性。

历朝皇权政治是平衡术。用奸臣揽权和聚财,用直臣避免竭泽而渔。以此实现皇权利益最大化。毕竟你养羊,至少不能让羊饿死,才有羊奶喝。

法家,给出的合法性太露骨和现实,儒家给予皇权“柔性”的合法性解释,更容易被弱者接受,毕竟它都说“民贵君轻”。

有时候,儒家是一种理想和信仰,是面对权力制衡和剥削现实之外的希望。就好像电视剧里的杨万里等人。

周先生说,希望之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五四运动之后,许多事都变了。著名翻译家严复,有几本作品实为重要,他是近代启蒙的先驱。

除《天演论》之外,还有《群己权界论》《法意》这两本更值得一读。前者是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后者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人们或许要谈马克思,马克思什么时候排斥民主和法治了呢?

我们对比古代儒法契约和现代法治的契约。谈三个现代人的谬误。

谬误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VS 公民议政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官民之别。人人都有一个政治身份,即“公民”。人人皆为天下之主,人人都是广义的立法者。公民恰恰是“在其位,谋其政”,新闻、集会、结社便是“方法”。

谬误二:养民先养官 VS 公民养公务员

五四运动反官僚主义,公民为国家的主人。一切government都不创造财富,是公民从事生产,创造财富,纳税供养官僚机器生存和运转。

谬误三:贤不在野 VS 学政分离

古代科举制度的特征,读书唯一出路是做官,这是古代王朝政治。但是近现代,在专业领域有专业人才。学术成就最高者,都在学术界。理论,并不脱离现实,只是你读的理论模型有问题。

人们老在用古代史谈论现实,就好像这世界在近200年就没有进步,就好像“五四运动”没有发生。

最优秀的人不在官场。谢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