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华为卖车的最大一道坎,就要来了 /

华为卖车的最大一道坎,就要来了

许久未见的余承东,如今似乎只会因为华为的新车而亮相了。

5月31日,由华为提供技术和产品赋能的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旗下的两款新车——问界新M7 Ultra和享界S9举行了发布会。其中,前者是正式上市并在6月2日开启交付,而后者则是发布了预售价,并将在今年8月在北京上市。

一年前的5月,华为举行了AITO问界品牌的第10万辆新车下线仪式。彼时,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尽管放出了“以后一个月卖十万辆”的豪言壮语,但在当年的5月,问界的M5和M7加一块儿一共才卖了5629辆。与2022年月销过万辆相比,华为的智选车业务似乎一度走到了悬崖边上。

如今,早已缓过来的余承东和华为,已然“翻身农奴把歌唱”。问界新M5 4月上市后,1个月内大定突破2万辆;问界M9上市5个月大定突破9万辆,有用户甚至至今还在排队提车……

而这一切的大功臣——问界新M7,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定突破18万辆。甚至有几个月的时间,问界品牌在销量榜上已经超越了理想汽车,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销冠。

但是,正如有人曾言:“往往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具体到问界和华为身上,便是该公司鸿蒙智行体系车型热销的背后,其品牌势能究竟能有多大的辐射能力。以及,该公司正在踏入的一个陌生战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问界M9

具体而言,两个问题:问界新M7为何上市8个月就要改款? “豪华D级”纯电轿车享界S9,到底能卖几辆?

爆款车半年就改款,华为图什么?

“很佩服华为和余总,一款车明明只改了这么点东西,居然能讲这么久,而且还有这么多人愿意看。”一位行业人士在交流过程中,这样对笔者说道。

新车与去年的“老车”的区别,总结下来只有前脸、音响、底盘和智驾。

和4月发布的问界新M5类似,问界新M7 Ultra在前脸上采用了“大嘴变小嘴”的设计思路。和老车相比,新车不仅一眼看上去更像电动车了,也具备了更强的科技感,“中年味儿”少了许多。

问界新M7 Ultra版
2024款 问界M7 Max版

而在车内,问界新M7 Ultra的改变就得拿放大镜看了。在车辆前仪表台上,品牌旗舰问界M9上的HUAWEI SOUND音响得到了下放。

如果虎嗅汽车的拍摄环境不是重庆下午2点的大晴天的话,这套音响设备会更加“哇塞”

此外,问界新M7 Ultra的前排座椅头枕采用了快拆设计,用户能够以更快速度将前排座椅放倒,与后排形成躺椅座以实现车内小憩,弥补了5座版不像6座版车型拥有第二排独立座椅的遗憾。

而在底盘方面,尽管受制于平台限制没有上空气悬架,新车搭载了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能够在10毫秒内对悬架阻尼的软硬进行调节,以提升车辆的驾驶性和舒适性。在笔者的实际体验中,这款车相比较没有CDC的老车,在过弯时的确提供了更好的侧向支撑。据介绍,问界新M7 Ultra的麋鹿测试成绩提升到了75.5公里/小时。

同时,借助摄像头和激光雷达,问界新M7 Ultra实现了ADS预瞄和CDC减震器的联动协同。在即将通过减速带时,车辆能够预先调节减震阻尼,降低路面起伏带来的冲击感。

最后在智驾层面,问界新M7 Ultra从原有的速腾聚创128线激光雷达,提升到了华为自研的192线激光雷达,相关硬件性能也有提升,整体升级到了华为ADS 3.0的硬件平台。

具体到功能上,相比较笔者体验过的蔚来、理想等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华为的城区NCA领航更加“合理”且“大胆”。在重庆的城市道路上,在面对路边违规停车阻碍右转车道时,问界新M7 Ultra能够像人类驾驶员一样,短暂压实线借道通过,不教条遵守规则。而在实际行驶中,车辆对方向盘脱手时长的设定也更加宽松,不会频繁提醒。

主打的,是技术自信。

综上,问界新M7 Ultra上产品层面值得说的,在笔者看来也就是这些。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才刚推出8个月的问界新M7,为什么就要着急推出Ultra车型,做新年款了呢?”

结论可能会出乎意料:华为的车,后劲儿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足。从下面这张销量统计图就可以看出,问界M7从去年10月开始交付上量后,这款车在今年1月份达到了近3万辆的交付峰值,随后便开始稳步下落,直到4月的9266辆。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刚刚过去的6月1日,各家品牌纷纷发布各自5月销量的时候,问界竟然缺席了这一活动。相对应的,外界统计的口径里,该品牌只是联合智界S7共同组成“鸿蒙智行”,以30578辆的5月销量示人。

要知道,智界S7在4月的销量也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尽管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称,这款车成为了“30万+纯电动轿车4月交付量NO.3”,但其实也才只有5012辆,与该细分赛道排名第一的极氪001比,相差超过1倍。

“归根结底,如今这么卷的市场里,一款30万元级的SUV如果不依靠品牌溢价和服务体系,其热度就像手机一样,很难维持超过3个月的时间。”杰兰路总经理朱锴对笔者断言,“很多用户的购车需求其实原本没有这么紧迫,往往是被新车所激发出来的。而华为的营销能力,恰好能实现这一点。”

在朱锴看来,华为其实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按照产品规划的时间点,问界新M7 Ultra显然早就提上了日程,“此前新M7的热销,大概率加速了供应商备件的消耗,一定程度上甚至加快了新款推出的时间。”

由此可见,华为已经将新车的发布和营销周期,调整到自己熟悉的“旗舰手机”的节奏,即6 ~ 8个月的时间出一款。而结合该公司的研发强度和产品能力,以及强大的营销力量,这一节奏将会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每一位竞争对手警惕。

用智能当底牌,华为恐怕杀不死BBA

华为官方海报显示,问界新M7 Ultra上市首日大定已经突破了12000辆,已然提升了热度。甚至还有问界销售人员称,汹涌而来的下单人群挤爆了服务器,打崩了后台订单管理系统。

但是朱锴则告诉笔者,他和团队发现,在上市的前一周问界新M7 Ultra的展车已经到店,销售早就开始和潜在用户进行沟通了。换言之,这12000辆的客户需求并不是被单纯一场发布会所激发的。

当然,实打实的订单证明了,这款车依旧能打,且可以给竞品带来肉眼可见的压力。据笔者了解,理想汽车已经在问界新M7 Ultra的直接对标车型——理想L7和L8 Max上制定了应对策略和话术,并在终端加码了优惠政策。

不过,对于这次发布会上的另一个主角——享界S9的销量,笔者并不看好。根本原因在于,其45 ~ 55万元的预售价,以及“D级豪华车”的定位。

首先需要说明,此前有关方面放出风声,称这款车是“纯电D级”的定位,显然是一种营销策略。因为从产品级别和定价来看,这款车要杀入的市场,是BBA德系豪华品牌最稳固的中大型轿车,也就是C级车市场。

在尺寸方面,智界S9长宽高分别为5160mm、1987mm和1486mm,轴距为3050mm。这车个头比奥迪A6L和国产奔驰E级加长略大,但小于今年上市的新一代宝马5系/i5,看上去似乎有得一拼。

但在中国,这三款车是此前中国汽车品牌未曾逾越过的“三座大山”。用户之所以选购它们,除了其本身产品力素质过硬之外,最为看重的就是三叉星辉、蓝天白云以及四个圆圈带来的品牌附加值,抑或是情绪价值。

“买轿车的人,追求舒适的同时,更看重品牌。说白了就是需要看上去有面子。”朱锴对笔者说道,“奔驰的豪华,宝马的运动,奥迪的体面,这与这三款车以及三个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几十年的存在与深耕所分不开的。换言之,用户希望借由这三款车,来塑造自身的形象。”

当然,与动辄历史超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德系豪华品牌来拼群众基础和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是享界S9的强项。因此,华为在发布会上用了更大的笔墨,来传递这款车在工艺、舒适和科技上的亮点。

例如,这款车的“星河大灯”犹如钻石切割一般,拥有超过1万个切割折射面;前风挡下方到后风挡下方的距离达到了3460mm,做到了空间最大化;ADS 3.0高阶智驾系统也将在这辆车上首发。

当然,华为引以为傲的音响、快充补能以及智驾软件,享界S9也将一并搭载。结合其身上华为的品牌标签,大概率会和问界M9一样,在上市初期获得一波亮眼的订单。但从长期稳态销量上看,这款车同样有着不确定性。

首当其冲的就是性能层面。这款车的入门版上,仅配置了单电机后驱的动力模式,这放在一辆45万元(预售价)的豪华轿车上,显然有些说不过去。要知道,隔壁起售价更低的蔚来ET7,全系标配了双电机四驱。甚至价格更低的,同样搭配了双电机的小米SU7顶配MAX版,售价也不过29.99万元。

更不用说,BBA们如今在售价上也更有“诚意”。根据懂车帝的经销商终端价格信息,同属C级豪华序列的奥迪A7L,起售价已经来到了37.87万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奥迪A6L,起售价也不过29.95万元;宝马5系今年换代后,起售价已经来到了38万元以下;奔驰E级在终端,也有了超过10万元的优惠。

“当‘北京华为’,碰见‘北京奔驰’,到底谁品牌更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朱锴打趣道。

他还对笔者表示,豪华品牌如今的竞争力除了品牌势能、价格优惠之外,还有售后服务体系所带来的整体体验。据他和团队的调研,华为的问界和智界品牌,目前存在售前和售后“两张皮”的问题。用户看车、试驾和下定,由华为体系负责,而售后则由赛力斯和奇瑞跟进,“两者在体验和效率上显然不太一样,已经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对此,笔者期待华为能够联手北汽,为用户提供有区别于前两“界”的不同体验。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继蔚来后,又一次向BBA禁脔——C级豪华轿车发起重启的选手,华为和享界S9应该付出更多资源和努力。

因为,能否在用户端建立起豪华心智,并打造出被市场广泛认可的豪华汽车,才是决定华为能否超越“热度”周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品牌溢价的最难一道坎。

要知道,上一个冲击这个目标的蔚来ET7,4月才卖了93辆。

写在最后: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这辆车在换代后,就成为了我们熟悉的奥迪A6。从那时起,中国开始有了国产的豪华C级轿车。

在此之后,有无数汽车人发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豪华品牌,能造出世界人民认可的C级豪华轿车?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传统燃油时代豪华品牌们的地位,在中国正摇摇欲坠。但无论是品牌还是车型,中国汽车市场都没有产生出一个足以替代旧王的新王。

笔者此前曾期待华为和享界S9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空气,但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恐怕这个进程会比很多人期待的,来得更晚一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