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也许,比亚迪危险的时候才刚开始 /

也许,比亚迪危险的时候才刚开始

01

在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他说:

我有责任把有关当前欧洲形势的某些事实摆在你们面前,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我想对于燃油合资车企,甚至是新能源车企来说,今天某些事实正在被残酷地摆在了面前。

在5月28号,比亚迪在西安古墙下发布了自己的第五代DM技术以及两款混动新车,秦L和海豹06。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宣告“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在中国”。

续航超过2100公里、百公里油耗2.9L、售价9.98万起、B级的规格、A级的价格。

这些标签如果单独出现在某一辆车上,也许不算什么,但当它们齐聚在一款混动汽车的时候,所带来的震撼不言而喻。

举个例子,如果是满电满油出发,你可以从深圳单仁牛商的总部,一路开到我们单仁牛商北京分公司,中途不需要充电充油。

这样的技术实力,也意味着一幅来自比亚迪的铁幕,正在降落汽车市场,全球混动进入了新时代。

02

在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的背后,有许多关于产品、市场、营销的策略细节,值得我们推敲和借鉴。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比亚迪曾经考虑在4月甚至更早时候发布新一代DM技术,但技术发布会最后被按住。

因为比亚迪并不希望只是单纯发布一个技术,即使这个技术已经做到了代差级的领先。

管理层更希望等到技术大量配装在产品上,确定后价格后,再连带技术和产品整体发布,也就是发布即上市,上市即量产,做到一步到位。

并且,在整个发布会前中后,我们能注意到比亚迪整个营销端的整合和进化。

在发布会之前,比亚迪借助于专业媒体和第三方KOL提前对新车进行了上路测试,结果保密,并且由某个KOL向其他品牌发起里程续航挑战,制造悬念,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争论和关注,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公关作用。

在发布会之后,比亚迪连着召开了粉丝之夜的活动,专门给车主和粉丝办活动,网上也出现了“被迪粉破防了”的热搜,这就是品牌对用户价值的承诺。

当然,我们着重讲一下发布会中,比亚迪的三个改变。

当然,全程直播,并且借助于第三方转播,以及短视频切片发布在全域矩阵平台已经是今天的标配了,这没什么好讲的了,今天做不到这样的品牌就等同于落后。

03

第一、发布会主题不是紧扣技术,而是用户能够理解的两大痛点,续航和油耗。

我们一直强调一点,在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的目标用户,要说他们听得懂的话。

如果是一个新品,我可能市场渗透率从0开始,面对的用户是那些发烧友,我当然就需要去讲参数,讲我创新的点,得到发烧友的认可。

但如果是到了一个品牌众多的成熟市场,我面对的用户是大众,就要融入大众的视角,我会关心你的参数吗?我会纠结你的技术原理吗?

大众听不懂,他们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使用成本,是在具体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所以,比亚迪发布会的核心始终都扣在了“续航超过2100公里,油耗2.9L”上,这就是大众在实际场景上能感知到的两大痛点,续航焦虑和使用成本。

第二、王传福作为创始人不再硬核讲解技术参数,把这件事交给了别人,他作为品牌代言人娓娓道来了比亚迪的情怀和发展历程。

简单点说,王传福就是跟大家讲故事,谈感情,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在王传福的发言中,我们甚至还能听到“几十个小目标、反向虚标、世界最高”这样的梗。

一个好的品牌,一定要有一个会讲故事的代表,让更多的用户更能理解和接受品牌,并且,这个代表最好就是创始人本人,

第三、找到大义名分的背书。

茅台今年在股东大会上,用扶持农民、种植户来表达了自己的大义和品牌正确性,虽然多少有点牵强,但也能说得过去。

比亚迪的发布会更加巧妙的穿插了钱学森当年写给国家的建议“直接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把自己作为后辈,用回信的姿态,致敬了中国人心里最为推崇的科学家,并且传递出自己在技术方向上的正确性。

这其实是在品牌故事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像华为也曾经致敬过中科院院士李小文,逻辑都一样,品牌需要有直击人心的痛点,更需要来自他人,甚至是民族大义的背书。

对比3年前的比亚迪,在这三年中,比亚迪腾飞的不只是销量,他在品牌和营销上学习的速度真的非常快。

就像这场发布会,王传福把控整体节奏,突出品牌价值和用户承诺;杨冬升讲解硬核技术,突出技术实力;王朝和海洋两条业务线的销售老总上台讲相声,在前两位的铺垫下,公布价格,立马进行转化。

从发布会前中后,我们能看到比亚迪把品牌、技术、产品、用户、销售融合为一体,进步神速,确实是做到了一步到位。

当然,我们也能品味出比亚迪在市场竞争和心态上的变化,以及比亚迪察觉到的危险气息。

04

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奇迹一般的换道超车,渗透率从14%一路攀升到了50%。

在这波爆发期中,比亚迪吃掉了最大的蛋糕,年销量一路突破到300万,市场份额最高达到了整个市场近4成,最低也有3成。

比亚迪当初是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进入市场,用“极致价格和性价比”拿下中低端市场的客户,再另起炉灶打造腾势、仰望这样的高端品牌,反过来用比亚迪的庞大销量给新品牌做背书。

其中的内核,是比亚迪深耕全产业链积攒的成本优势,所以,比亚迪可以一路贯彻总成本领先战略。

但在今天,中国汽车产业来到了一个新周期,国产品牌的产品数量直线上升,发布的频率越来越快,在高峰的时候,几乎上每两天就会有一辆新车发布。

但是,我们能看到,在渗透率到达50%的时候,需求会不可避免地从高爆发阶段进入到低增长阶段。

这个窗口期很有可能就在今明两年,非常紧张,也注定每个玩家的生命周期就在这两年,甚至是一年。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管比亚迪愿不愿意,他现在的市场地位决定他才是被挑战者,他的对手不只是合资燃油车,更是所有想要拿到市场份额的车企。

大家都需要时间,都希望市场还存在空间,自然会想尽一切方法,来遏止住比亚迪的滚雪球效应。

比亚迪察觉到了这种信号,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比亚迪没有单张、单张的出牌,而是整合了所有资源,包括技术、价格、品牌、用户,在西安主动打了一套组合牌。

因为“当第一”和“守住第一”的逻辑不一样了。

想要继续抓住主动权和定价权,除了总成本领先战略之外,更要有技术上的迭代,以及强化品牌在用户心智当中的美誉度。

对于比亚迪来说,危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的对手既来自海外,也来自中国的同行。

但同样,他的对手也到了危险无比的境地,铁幕从西安拉起,市场已经开始消化新一代产品了。

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再一次被加速缩短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