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笑死!不要再赞颂用文言文写的烂文章了 /

笑死!不要再赞颂用文言文写的烂文章了

我的大儿子曾经留学英国,他说,刚去的时候,最难适应的是学生对老师的直呼其名。打个比方说,有一位老师的姓名是John Smith,学生们在去教室的路上遇见他,打招呼,会说“Morning,John”,或者“Hi, John”。

John 是名,直呼其名。

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当代中国,包括今天的日、韩,从基本的礼仪上来说,在打招呼或者任何其它场合下,学生都是不允许直呼老师的名字的。比如,老师的姓名是王刚,学生在上学路上,遇见了他,打招呼说:“早上好,刚。”又比如另一位老师的姓名是李丽,学生打招呼说:“早啊,丽,今天的天气真好!”

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这样的对尊长的打招呼的方式,是不能被容忍的,尤其绝对不会被老师容忍。

在文言文的语境里,这样的打招呼的方式,基本上是大逆不道。“天、地、君、亲、师”,师与君并列五尊。

今天看到“中国青年报”的微博号盛赞一个山东工商学院的毕业生用文言文写的毕业论文致谢,感谢导师。“中国青年报”赞颂说:“你见过这样’仙气飘飘’的学生吗?……用文言文谢授业之恩、谢同窗之谊、谢养育之情,洋洋洒洒千余字,用词文雅、表达恳切,尽显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一众网友惊呼为毕业论文致谢天花板。”

看到这样的赞颂,我下意识地想:说不定又是一篇糟糕的文言文。这两年,这样的例子可多了。

于是看了原文,果然,不是一般的糟糕!

其蹩脚粗陋的遣词造句还可以容忍,在对老师的称谓上,就让人愤慨了,尤其这还是一篇“致谢”恩师的文章。

比如文中有句云:“恩师豆子,言传身教。每遇困境,师必指引迷津;时有忧悒之情,然与之言谈,即可解忧。”

好一个“然与之言谈,即可解忧”!虽然前面用了“恩师”一词,在后面,也绝不能用“之”字指代恩师。至于“即可解忧”,你是汉武帝,恩师是东方朔吗?这样的句子,在语气上是非常傲慢的,完全不是学生“致谢”老师应该有的语气。

又:“吾师韶梅,乃勤勤恳恳之西席也,未尝吝其所学,常倾囊相授,以多年之经验教诲学子。

这里用了“西席”一词。“西席”固然有老师的意思,但在文言文里,它是指家里聘请的塾师,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私教。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私教老师是家里的宾客,故称西席。这位韶梅老师,难道是这位毕业生的私教?

又:“院长吴公树者,每遇之,必与畅谈数语,亦时时勉励进取。”

这里用了“者”,跟着又用了“之”,然后“必与畅谈数语”,试问:到底谁是院长啊?院长是绝对不能是“者”的!这位毕业生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语气,完全是居高临下的语气,而不是尊敬院长应该有的谦词敬语。至于“畅谈”,却又“数语”,更是文理上狗屁都不通。

最后:“尚有未及述之诸师,吾亦深感激之。”

对“诸师”,又用“之”指代。而且主语是“吾”。在文言文里,“吾”是第一人称代词,但也是一个比较傲慢的第一人称代词,在老师面前,是绝对不能称“吾”的。这篇“致谢”,满篇都是“吾”。文言文里有很多第一人称用词,比如“仆”、“愚”、“晚生”、“晚辈”,甚至直接用自己的名,比如“阳”,都比“吾”更妥帖。更具体地说,在“感谢师恩”这样的文章中,用“吾”指代自己,基本上相当于用“老子”指代自己。也就是说,在读这篇文章时,我读到的,满篇都是“老子”如何如何。

这是“致谢”吗?

总而言之,这篇被“中国青年报”赞颂为“用词文雅、表达恳切,尽显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的“致谢”,是我这几年见过的最糟糕、最无礼的文言文。

不过,我最鄙视的还不是这位毕业论文的作者,而是“中国青年报”。我鄙视的不是这位作者的蹩脚文言,而是“中国青年报”对这种蹩脚文言的赞颂。

这样的赞颂着实地侮辱了传统文化或者说文言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