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玩乐 /
  3. 刚从台湾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 /

刚从台湾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句句实话

台湾工作了六个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台湾,句句都是大实话。

“台湾省”,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是成为了我们经常去游玩的目的地。

说实话,在我眼里的台湾跟大陆有着不小的差别,特别是在环境质量上。

台湾初印象:

第一次来到台湾的高雄港,最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台湾人的说话方式。他们的语调有种独到的韵味,让我联想到香港和澳门人的特殊口音。

而在台北市,与其说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倒不如说是一个市井生活气息的地方。

除了那座孤零零的台北101大楼外,这里没有太多连片的高楼大厦,而是更多布满了温馨的小巷。

漫步在台湾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质朴的烟火气息。

台湾的马路设计给人一种紧凑又实用的印象,大多数街道只有两车道宽,一旦路边停下车子,马路看上去就显得很窄小。

这里的老建筑跟干净的街头形成鲜明对比,在街头缺乏垃圾桶的情况下,你很少能看到随便乱丢的垃圾跟烟头。

台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便利店,走在短短300米的一条街上,你就能看到数家便利店。

这些店可不单单是用买吃的、喝的,还集成了支付话费、购买交通卡、演出门票、火车票、寄送快递、复印资料等多种功能,甚至可以在这里喝咖啡、上厕所、洗衣服。

台湾社会的秩序感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排队还是开车,台湾人都好像特别守规矩。

不管排队的人数多少,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秩序,开车时也很少有加塞跟鸣笛催促的样子。

提到台湾的槟榔西施,这一曾经的标志性风景如今已大不相同。

我之前还想着尝试一下去找找她们的踪迹,却发现在大城市中她们已难觅踪影。

的士司机告诉我,那些曾经闪耀的玻璃屋和孔雀灯下的风景已成过往,如今只有在城郊的小店还能偶尔见到。

在台湾工作的六个月里,我结识了很多的台湾同事。

在跟他们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大陆有着的不同态度跟看法。

虽然有些同事对大陆还是有所了解的,但大部分人都能正视和认可两岸之间的联系。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姓陈的台湾同事。

他对我们这些来自大陆的人总是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初来乍到的我们当然是不与他计较那么多,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观里。

但是!直到有一次他的言论彻底激怒了我,他竟然敢质疑大陆的教育水平,声称大陆还有许多人负担不起教育,普遍缺乏素质?

面对这样的挑衅,我没能忍住,直接向他提出质疑:“你对大陆了解多少?你有没有亲自去过?知不知道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台湾了?”

面对我的愤怒,他也没有继续跟我争辩,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开了。

发生这样的事,我并不感到意外,如果他执着于自视过高,我也无需去打破他的幻想!

台湾的城市情况:

台北市的面积,它大概只有两个大兴机场那么大,总共271平方公里。

台北跟周边的桃园、基隆、新北共同形成了繁华的台北都会区。

新北市环绕台北市如同车轮般,面积达到了2052平方公里,将近有400万的人口,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台北市的人口大约有260万左右,按照台湾各县市的人口排行榜,台北市位列第四,而在全国范围内是第十四。

就拿人口规模来说,台北市跟中国的长沙、济南、合肥差不多吧,只能算是一个二、三线城市。

台北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太过快,加上当地实行的是永久产权,很多建筑都是上个世纪建成的。

如今30年过去了,台湾的城市面貌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低矮的房子和几乎不见高楼的天际线保留了旧有的建筑风格,这里也没有大规模的改建、拆迁跟翻新。

相比之下,台北市的基础设施跟内地一线城市相比较,实力只能排在三线水平。

但台北市并不缺文化设施,这里有很多个重要的表演场馆和展览馆。

比如台湾中正文化中心、台北国际会议中心、新舞台、城市舞台、华山文化园区、红楼剧场等,都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展览馆比如有台北市立美术馆、南海艺廊、台北当代艺术馆等。

另外,还有几个文化设施正在规划中,包括台北艺术中心、北部流行音乐中心、台北城市博物馆以及台湾铁路博物馆。

台湾的经济情况:

台北市,作为台湾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可是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在这座城市中,汇聚了众多公司的总部,包括知名的华硕集团、顶新集囗和富邦集团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台积电”,这家企业是台湾最有经济竞争力的企业,还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控制着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行业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没有芯片,现代社会中的很多设备,比如手机和汽车,将无法正常运作。

台积电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在工艺流程控制和芯片研发方面的核心技术。

公司的晶圆代工业务更是业界的佼佼者,就算是跟亚洲的半导体巨头三星,在这方面也难以跟台积电匹敌。

台积电已成功生产了超过10亿颗7nm芯片,并且在5nm芯片的良品率上远超三星,这些在高科技产业中是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台北市的GDP总量在2021年达到了7793亿人民币,但跟国内的北上广深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台北是很难以被归类成超一线城市。

在同一时期,辽宁大连和浙江温州的GDP分别为7826亿元和7585亿元,所以说,台北市的经济规模略逊色大连而略高过温州,排名全国第30位。

不过台北市的人均GDP表现却很出色,达到了20.8万元,位居整个台湾之首,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中国内地的一线城市。

例如,北京市虽然拥有比较高的人均GDP,但也只有18.4万元,而台北市的表现却更胜一筹。

在科技领域,台北市同样可以看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城市以建设高速资讯公路为目标,有线和无线上网率在全球城市中名列前茅,突显了其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先进性。

另外,台湾的主要媒体和电视台大多数是设立在台北!

虽然台湾整体经济增速已有所放缓,但台湾人均GDP达到了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27万元,这一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依旧具有竞争力。

相比之下,2021年大陆的GDP总量达到了17.73万亿美元,台湾的GDP约为7748亿美元,约占大陆总量的4.4%。

1980年代,台湾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人均GDP从1980年的2398美元飙升至1990年的8325美元,成功跻身成为世界发达经济体之列。

那时,台湾被称作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速度让人得意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台湾的经济实力达到了顶峰,“台湾省”的GDP占到了全中国的45%,在全国34个省份中稳居第一位。

当时,就算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广东省,其GDP也不及台湾的一半。

不过现在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广东省逐渐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大省。

广东的生产总值不只是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省份之首,还超过了香港和台湾,成为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

台湾百姓的福利待遇:

在台湾,退休金制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重要的社会生活保障。

在这里,不只是公务人员,就连普通老百姓和农民都可以在年满65岁且缴纳劳保满20年后,领取退休金。

根据我的了解,台湾鼓励大家“多缴多得”,如果能持续缴纳30年,到了退休年龄后每月可以领取超过8000元的退休金!

这种制度让人不禁感叹!长寿的人可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继续领取高额的退休金。

台湾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也让人表示很是羡慕。

我在高雄的时候偶遇一个环卫工人,当得知对方每月能挣到8000块钱时,这让我感到既惊讶又羞愧。

这个阿婆的收入甚至高过我这个大学毕业生,那一刻,我才体会到台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保障有多么优越。

台北市,作为台湾的教育重镇,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在教育领域表现出领先的地位。

当时,台北市的初中、高中还有大学都接受了巨额的建设资金,这才让这里的教育资源在台湾各县市中显得尤为突出,台北的学校也因此成为了全省的标杆。

目前,台北市有着包括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在内的2所大学,还有超过160所的中小学。

另外,市政府还建立了儿童育乐中心、社会教育馆、运动健身中心、社区大学和图书馆等多种教育和休闲设施,全面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

台湾的高等教育同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很有名气的。

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还有国立交通大学都是国际知名的高等学府。

特别是国立交通大学,这里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培养结果堪比内地的复旦大学,毕业生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起薪也相对要高。

在台湾,学生们享受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政策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阶段。

这种免费教育还包括学费和杂费,连书本费、餐食费加上校服费等等…统统都是免费的。

写在最后: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我发现台湾人的生活水平跟我们一线城市相当,但他们承受的生活压力却明显要小过我们的一线城市老百姓。

台湾的百姓能享受到的免费教育和医疗,以及农民能领取的退休金,这确实是他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反观现今中国社会,教育成本、养老成本和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已经是让很多家庭感到负担沉重。

原本考虑3胎的计划也因为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敢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