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栽了
“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城里的白菜!”
3年前,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在演说节目中喊出这样的“狂言壮语”。演说中张锡峰情绪激昂,血脉贲张,野心勃勃。
他在演讲里“呐喊”:
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金色的舞台上,聚光灯打向我,摄像机对准我,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我。我能站在台上侃侃而谈,此刻世界就只有我一人。
3年后,媒体的摄像机对准了他。此时的张锡峰已经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
回到他昔日梦想的聚光灯下,张锡峰眼中却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不再有当年挥斥方遒的气概。
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和迷惘。他不再想提起曾经的“乡下土猪”标签,也不再有“拱城里白菜”的雄心壮志,而是坦言自己“很痛苦”,表示并不想成为做题机器,甚至对自己驾轻就熟的应试技巧充满反感,乃至不再想考研。
而这些,是3年前的他,曾经极力宣扬的。
01
对昔日的张锡峰,我是很不认同的。
我曾写过,在他身上看到的那种凶狠,那种不甘,与其说是理想,不如说更像是欲望;与其说是“励志”,不如说更像是“复仇”。
在他身上,能看到他的奋斗、他的努力,他对农村出身的鄙弃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但这种努力与渴望,却让我看到小说《红与黑》中于连的影子。
出身贫寒的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孤身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辛苦奋斗,正当他自以为飞黄腾达,还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回到张锡峰身上,他虽然在高考考出了674分的高分,是河北省200多名,考入了令人艳羡的浙大计算机系。这是被很多人视为改变命运的坦途,将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
但张锡峰说,来到大城市的大学,很多东西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并没有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对未来一直抱悲观的态度”。他还没有像于连一样触摸到成功,可能也没有品尝超越阶层的爱情,却已经把过去的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对昔日的演讲,今日的张锡峰也进行了解释,承认自己当时的表述“太奇怪了点”,并且为自己辩护称,自己家并没有渲染的那么穷,是舆论被营销带偏、误解了。
只是,回顾他当年的演说词,他分明是把自己描绘成“穷人”的模样:“衡水中学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看着一些同学陆续被家长用轿车接走,而我只能背着沉重的书包,一步一步走路回家”。
实际上,张锡峰家里开着中档的帕萨特。
耐人寻味的是,当年张锡峰高考完,衡水中学先是找了辆破旧三轮车接他,驶出学校一段距离后,再把他送进家里的帕萨特。
在如今的采访中,张锡峰还提到,当年衡水中学曾“暗示”他,要不要说帕萨特是租的,但被张锡峰拒绝了。可见当年的张锡峰和衡水中学,都有意无意想将自己塑造成“寒门代表”的形象。
02
面对镜头,张锡峰说出了自己上大学之后的经历:参加社团,旅游,做过自媒体,甚至做过游戏主播,自己的理想是去大理或厦门,开一家小酒馆,自己当驻唱歌手。
他觉得这些比成绩更重要——
这压根不像一个曾经的“小镇做题家”嘴里讲出的话。
张锡峰还后悔自己高考前只知道学习,也不懂选什么专业,因为听说计算机赚钱就选了计算机。现在发现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计算机,也不想做996、一敲代码就敲一天的工作。
现在的张锡峰,会为一份实习申请被拒而神伤不已。但他所不喜欢的敲代码工作,却是过去十多年内,很多“小镇做题家”实现阶层跨越的主要途径。浙大计算机专业更是去大厂的一块金字招牌。
可如今的张锡峰,浙大的光环却不再给他足够的底气,不再给他眼中的自信和光芒,而是也要无奈加入“卷”的大军。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表露出来的,职业选择、就业压力、生存压力都让他很累很痛苦。
想“拱城里白菜”,实现阶层跨越,似乎变得更遥不可及。
这和当下的社会大环境有关,舆论也有一定的转向:“十年寒窗,凭什么比得上三代从商?”
03
比起3年前“战狼”般的张锡峰,我却觉得如今的他,更真实、更鲜活、更立体。
现在的他,展现了一个“小镇做题家”面对现实生活后的无奈,展现了丰满理想和逼仄现实间的差距。
在某些程度上,他也自嘲、反思了过去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和解甚至告别。
他想作出改变,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乃至在媒体面前不加掩饰如今的颓唐。这种真实,其实比此前在演说台上的虚妄要好很多。
当年我也是“小镇做题家”,也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专业,也是听别人说“计算机赚钱”的意见选了计算机专业,最后发现自己也不喜欢敲代码。旅游、自媒体、游戏主播、去大理,也是我曾经尝试过的生活。
一个我曾经批判过的对象,如今竟然变成了我曾经的样子,这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我还想起同样在演讲中慷慨激昂,高喊“凌晨6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的女生。她确实考了600多分,然而让我意外的是,她竟然选的是人大新闻系。
这让我怀疑,当她过两年真的接触到新闻行业,会不会也像现在的张锡峰一样,褪去昔日眼中的光芒?
04
这3年,张锡峰这个名字很少为人提起,张雪峰却大红大紫。
然而,张锡峰如今面临的困境,恰好说明张雪峰思维的失败。
在张雪峰信徒的眼中,只要你考上好大学,并听从张雪峰意见选个“好专业”,就能逆天改命,就能实现阶层跃迁。如果你不好就业,一定是你当时没选好专业,一定是你没有早点遇到张雪峰。
可浙大是够好的大学了吧,计算机是公认的好专业了吧,但对张锡峰这种有一定知名度、还有一定演说口才能力的学霸来说,仍然是痛苦和迷茫的。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往往只强调“别想那么多,考高分就行”,到了选专业时,只强调“好就业就行”。往往忽视对个人志趣、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些看起来对分数、就业关联不大的东西,却可能会更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张锡峰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也给我们带来更多对学习、对人生的思考。
曾经人们相信,像张锡峰一样拼命做题就能改变命运。现在人们相信,向张雪峰交17999元填好志愿就能改变命运。
未来的人们,又会相信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