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高考仍然是我回忆时间坐标系的原点
距离我高考过去了二十多年,再过几年我的孩子也该要高考了,可是我仍然习惯性地用“高考”来回忆时间。最初我以“高考五周年”、“高考十周年”等五的倍数年来纪念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现在感慨时间过得飞快,高考都过去22年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和很多人一样,怀念高考是因为高考改变了命运。因为有了高考,我一个农村孩子才得以跳出农门生活在了省城。
01
我当年读高中的机会来之不易,差一点被家人要求去读小中专。1998年,我还在读初二时,我在外面上班的姨姨就给我写信让我早早做父母的工作,一定要读高中,而不是小中专。但是我爸妈意志坚决,多子女家庭的老大,早早出来挣钱分担家庭压力多好,再一个读高中,万一考不上大学咋办?隔壁村那个谁谁家女子,念了个高中,没考上大学,现在在村办小学当民请教师着呢。后来姨姨又多次劝说我妈,我爸妈终于松口,要是能考进保送班,那就读高中。1999年四五月份,我通过了学校的免试生考试,如愿以偿直升本校高中部。
我们读高中时,远没有现在这么“卷”,甚至还有一丝丝“松弛”。我们高考那年是陕西省第二年英语考听力,首次计入总分,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有个练习听力的头戴式调频耳机,晚上睡前戴在头上胡乱调,有时候调到的是音乐电台,有时候调到的是对面楼上老师家正在看的电视剧,有些人竟然能听完一整集电视剧。我们宿舍有人买了个收音机,每天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就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体听一档节目——《刑警803》,每集结束留个悬念,然后全宿舍人分析,争论,预判下集的内容,每每争得热火朝天,比在课堂上争论难题参与度高多了。
节目结束后,有人睡了,有人还要再点灯熬蜡刷刷题,有人失眠半夜在床边压抑地小声啜泣,有人每晚都要喝安神补脑液。我记得我和我旁边睡的女生经常在一起研究新到的《陕西招生考试》报,算自己的当时的模考成绩大概可以上哪些学校,然后在报纸上勾勾画画,对大学充满了幻想。
■ 图源网络
那会班上还有男生下晚自习后提着塑料篮子说去洗澡,实则是去校外包夜打游戏,第二天早上睡着不起床,被班主任直接掀被子打屁股。在高三的最后时刻,我也尝试着大胆叛逆了两次,一次是晚自习后,和闺蜜混在走读生队伍里出了校门,到校门口的饮品店里喝酸奶,喝完学校大门已锁,我俩翻了铁大门回的宿舍。一次是和我同桌相约逃语文课,结果她不敢在家待在校外流浪了一节课,我害怕班主任来查宿舍,在花坛边看风拂垂柳发呆了四十五分钟。
中学六年,我们学校年年都在搞土建,盖完实验楼又盖宿舍楼、教学楼,塔吊的“呜隆隆”声一直是我们上课、自习的白噪音。和现在高考生家长听见树上蝉鸣、汽车鸣笛都担心影响英语听力考试的事件相比,我们当年真是皮实。高三的时候学校仍然在搞土建,盖一栋新教学楼,挖地基挖出来的土,把原先的足球场几乎占满了,学校初中部和高中部早操只能在另一边的篮球场换着跑。
高中部不跑操的早晨,学校建议高三学子登学校后山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隔天登山的早晨,高三生们三三两两,兴致勃勃有说有笑,从四斋出去,向后山爬去。四斋上面还有很多层窑洞,大概过了十几斋后,就是农民的田地,一直到山顶。
有时候起晚了,等我们才爬山时,老师们都已经朝下走了,老师们就会笑着揶揄我们,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体还不如我们这些老家伙。我身体素质不太好,经常还没到山顶就累得气喘吁吁,远远落后于同行的同学,登山的途中会经过一座老乡的坟墓,我把它当成了我的目的地,每次爬到那里,我就停下来休息,等同行的同学登顶后返回时和我汇合。
我们是最后一届七月份高考的考生,那个时候,关于高考的文章,经常以“七月流火”开头。高三生的时间过得飞快,在一次又一次的模考中,6月底,我们迎来了高三第十二次模考,也是最后一次,学校给发了第十二次模拟考试估分单,并要求填写高考奋斗目标分,还写了寄语:全校师生希你自信,望你情绪稳定,盼你成功,祝你好运!当年是陕西省第一年使用原始分制,往年的分数线不太好参考,校教务处根据经验换算,预判当年的理科一本线可能是468分。最后一次模拟考我考了508分,所以高考奋斗目标分我给自己“目标”了500分。
■ 图源网络
02
高考考场就在我们学校,为了防止高考期间考生因为饮食问题影响考试,学校做赔本生意,从高考前一天晚饭开始至高考结束那天晚饭,5块钱7顿饭, 鼓励考生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同时也不建议家长来陪考和胡乱给孩子买吃的。
7月6号熟悉考场,一中的校车一进我们学校就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他们的考生穿着统一制作的文化衫,上面签满了名字,相反我们学校就没有这些仪式感。
高考考了两天,第一天上午语文,作文是话题作文《抉择》,我写得还比较顺畅,题目写了安踏当时的广告词《我选择我喜欢》。下午数学,我感觉比平时模拟考的题目要简单一些,心里面有点小激动,虽然老师千万叮咛不允许交流答案,但是晚上和同宿舍的数学学霸聊到应用题的时候,得知我俩答案一样,不免还是有些开心。
第二天早上是理科综合,答得勉勉强强,物理实在不会做的,就把力学三个公式写上,奢望阅卷老师能给点辛苦分。下午最后一门英语,听力一开始就慌了,心想坏了,英语要考砸了。后来成绩出来英语果然比平时模考少考了20分左右。
■ 《老师·好》剧照
考试前我就和我妈约好不陪考,结果我考完一回宿舍我妈就进来了。她喜滋滋和我说,她和别的家长在外面等待的时候,班主任也在外面。班主任跟她说,回去准备钱去吧,二类没问题。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一身轻松,我在大食堂吃过高考期间的最后一顿近乎免费的晚餐后,到校门口的书店买了本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还买了个硬壳带锁的日记本,打算记录即将到来的憧憬了无数次的美妙的大学生活。高考那两天班上还有两个同学过生日,他们的生日分别是农历5月27和28,也算是度过了一个极有意义又特殊的18岁生日。我约了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出去走走,我俩边走边聊,竟一路从城西郊走到了城东郊,也没觉得累,后来好像是坐脚蹬三轮回的学校,那时候县城满大街都是脚蹬三轮,喊着“三轮送、三轮送”抢着拉人,班上也有同学的爸爸就在县城蹬三轮。晚上我们都已经睡下了,班主任在楼下喊“答案回来了、答案回来了”,反正已成定局,我们宿舍人都懒得再穿衣服起床,竟没有一个人去取答案,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到班主任家拿了答案。
接着就是估分,我的语数外好估,理科综合我不清楚那些只写了公式的题目到底有没有分,所以就直接估了个及格分。自己估好后,和舍友约着去找班主任再帮忙估估,结果走到他家门口,听见里面有很多家长在说话,没好意思进去,下午的时候班主任到我们宿舍楼下的树荫下乘凉,一些同学又拿着答案和老师讨论估分情况,我也斗胆排队等候。
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他听说我应用题步骤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时,说了句“这些题你都能做对,说明你抗硬着了”。我小心翼翼地和他说,我选择题错了几个,填空题错了几个。班主任一听,“呼”就把答案册丢给了我,不再和我说一句话,他生气了,因为我们一直要求选择和填空是不允许出错的。
■ 《女大学生宿舍》剧照
03
估完分就该填报志愿了,我一心想要走一本,有些为了上一本而上一本的执拗,我的分大概也能上个一本吧?选好了能够得着的学校,可是专业怎么报啊?
宿舍人带回来班主任的建议,带“电”的和带“自动化”的专业好,计算机好,再就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于是宿舍人报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等专业。
那会并没有人为我们做未来规划,我们都是盲目地报着专业,谁也不清楚这个专业到底是学啥的?将来能干啥?学校担心我们把正式志愿表给填坏了,提前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复印件,填好后,再工工整整誊到正式志愿表上。结果我的志愿表交上去,又被班主任骂了一通,说我一批次三个二志愿报的学校比一志愿的学校高,一旦录不上,只能上二批次,但是已经填好了,走不了就走不了吧,二批次一志愿我报的是个“硬二本”院校。
志愿表交上去后,我们就卷铺盖回家等待高考成绩,记得好像是7月21日左右出的成绩吧,具体记不太清了。我父母两边的亲戚全部算起来,我是第一个考大学的娃,一大早,曾问我“一类好还是本科好”的我爷,就来我家催我去县城查成绩。我家没电话,查分数得去县城。和平时上学一样,我从家“步抗”了八公里走到2路车公交车始发站,坐到学校门口。
校门口的那家小卖铺同时提供公用电话服务,查高考成绩打168声讯电话,拨通后按照语音提示,输入早就烂熟于心的准考证号码,听到了机械性的女声播报了总分、单科成绩,我太激动了,以至于第一遍只记住了总分,然后又查了一遍,才把各科成绩记下来。168声讯电话贵得很,一次好像9块来着,我付了两倍的钱,然后就开开心心去班主任那里登记成绩。
班主任已经拿自家电话查了好几个学霸的成绩,也有一些家里有电话的同学给他报了分数,我扫了一眼登记本,貌似大家考得都还不错。一本控制线500分,我们班刚刚好有500分,也有499、498分。班主任一个劲儿惋惜他的得意门生报西电把分数浪费了,也在那里遗憾一个同学的分数报天津大学有些悬,这下要去青岛吃海鲜了。
■ 《大考》剧照
我从班主任那里出来准备到宿舍楼那里的IC电话亭给我同桌打个电话,结果碰到了我高中期间的其中一任同桌,她和我说,她语文考了130+,但是她觉得有些不太真实,心慌得很,说着就拿出IC卡给她弟弟拨了电话,让再把她分数查一下,结果报的成绩还是和前面查的一样。
我打通我同桌家的电话后,接电话的人是她妈妈,她高考也超常发挥,成绩非常满意,人已经到外地旅游去了。当时我心里略过了一丝小伤感,我还在“步抗”进城,而我的同学都已经坐上飞机去旅游了,不过高考超常发挥的喜悦很快冲淡了我这丝伤感。
回家没几天后,又下县城打了一次168电话,查了录取情况,我顺利被一批次一志愿录取了。接着又去了一次班主任那里登记录取情况。这一次,班主任拉开他的抽屉,抓出一把小纸条说,成绩单回来了,你看你们要不要?自己找一下。我迅速从一堆小纸条中找到了我的成绩单,留个纪念也好。
■ 《全城高考》剧照
后来在校园里又碰到了一个同学,她给了我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黄色纸团,我打开看,是学校的高考喜报,上面写着“我校2002年高考取得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囊括全县理工、文史、外语三科状元”,附表列举了全县理工类600分以上、文史全县前六、外语全县前三的名单和分数,末了是文理补习班的招生信息。我俩从学校出来,也没急着去坐车,边走边聊朝县城方向走去,看到一路上到处都贴着我校的高考喜报,粉的黄的都有。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最先是乡邮局的邮递员来我家报的信。奇怪的是我们录取通知书接收地址全部写的是学校,留的电话是班主任家的电话,不知道邮局是怎么精准地找到我家的。邮递员来传达上级精神,意思想敲锣打鼓来村里送通知书,完了走的时候象征性地给“启发”(给个红包)一下。我家门上好久没有红火热闹过了,现在出个几辈子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爸心动了,结果被隔壁二嫂泼了一盆凉水,她说,人家伟伟考上北大都没有敲锣打鼓,你们考的甚大学还要敲锣打鼓了?一下子全家都沉默了。第二天我到学校去取了录取通知书。
九月份开学后,我想知道同学们都去了哪里,就给学校文学会的辅导老师打了个电话。按照惯例,开学后的第一份校报,会刊登上一届的高考录取情况。电话接通,刚报完家门,老师就知道了我的意图,要报纸是吧?快说你地址,我们最近就在往全国各地寄着了。
老师心情很好,跟我说,哎呀你们这一届实在是太厉害了,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学校把你们这一届的精神称为“高三精神”决定届届相传,沾你们的光,我们高三的老师还去上海苏州学习一圈。几天后收到校报,我看到高考喜报上登的那些同学,有好几个去了西安交大和西电。陕西的孩子果然恋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