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夜卖出5000万,董宇辉却说非常痛苦 /

一夜卖出5000万,董宇辉却说非常痛苦

董宇辉自曝“非常痛苦”

互联网流量经济时代,大主播们承受着流量带来的名与利,也同样难以逃脱其带来的反噬。

近日,他在《我爱我,很棒》中讲到,自己的睡眠状况非常糟糕,有时候一晚上需要服用两次安眠药,即便如此,睡眠质量依然很差,甚至感觉睡了还不如不睡,“一般就睡着一个多小时再醒来,就非常痛苦”。

而且,他还在节目中透露了自己对直播带货的看法:“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虽然具有支撑意义,但并没有带来喜悦。

因为当了网红,董宇辉的父母也长期被骚扰。董宇辉的高流量、影响力,让许多急于寻求合作的供货商找不到董宇辉本人,就转而找董宇辉的父母,使得董宇辉的父母频繁遭到骚扰,甚至有人直接上门,严重影响了他家人的生活。

“我经常在想,这活我不干了”董宇辉如是说。

但是他也同样说到,自己身边有许多工作人员,担心如果自己突然离开,他们可能难以承受这一变化。

就在这期节目发布的当天,董宇辉出现在了与辉同行直播间中带货。据蝉妈妈数据,这场直播总共吸引了超过2500万人观看,销售额高达5000万元以上。

在前几日的深圳“科技想象,遇见未来”的直播中,董宇辉带货总销售额更是超过了1.2亿元。

公开表露的疲惫与董宇辉亮眼的业绩体现了董宇辉的矛盾和挣扎。

这不是董宇辉第一次公开表示对直播的负面情绪。

在今年4月,董宇辉便在直播中提到,从2022年6月开始,他的手机已经连续两年开睡眠模式。他试图在繁忙的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图源:抖音

今年2月,董宇辉在“三拒讲解内衣”事件后还清空了自己所有的微博,而在此之前,他提到自己“天然就反感热搜,明天就去把微博注销。”

这些情绪的流露,也是他背后不为人知的压力的体现。

与辉同行离不开董宇辉

如今的董宇辉已经不再像过往那样频繁出现在直播间中。

掌管“与辉同行”后,董宇辉正在逐渐平衡个人的直播安排与幕后的企业管理。这也同样导致了董宇辉直播频率的降低。

在618的活动中,与辉同行大部分直播都没有董宇辉的参与。

图源:抖音

但是,董宇辉的直播频率降低后,“与辉同行”的未来还不能确定。

因为"与辉同行"的发展和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宇辉个人的魅力、知识底蕴以及与粉丝建立的信任关系。董宇辉的直播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是在传播知识、文化和正能量,也正是这种独特性成为了吸引观众的关键。

董宇辉的粉丝是“与辉同行”初期和后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他们消费,并且积极参与互动,形成强大的口碑传播效应。没有董宇辉,这部分基于个人信任的粉丝也会流失,影响品牌的市场表现。

董宇辉的名字直接嵌入品牌名称“与辉同行”,也就意味着品牌与个人高度融合。

他的个人魅力、教育背景和直播风格构成了品牌的独特卖点,吸引了大量观众。没有董宇辉,品牌将失去这部分由其个人特质带来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很显然现在与辉同行还没有撑得起它的下一个“董宇辉”出现。

上一个“离开”董宇辉的东方甄选,现在业绩已经难以和与辉同行抗衡了。

在今年前三个月,东方甄选的销售额分别为5.57亿元、2.28亿元、2.86亿元,而与辉同行则是8.89亿元、4.5亿元、6.26亿元。

同时,东方甄选的直播风格也大变。在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直播间中,yoyo等主播一改之前知性、温文尔雅的直播风格,采用了更为直接、甚至是略显夸张的吆喝式带货。

要知道,在去年,俞敏洪还曾经讲过自己完全看不起那种纯粹以“买买买”为口号,通过大声吆喝来促进销售的直播带货方式。他认为直播带货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售卖,更应是一种文化和知识的传播渠道。

俞敏洪在与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对话时,无奈地说到,“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没有任何向你提建议的本领”。

有了东方甄选的前车之鉴,与辉同行能不能、什么时候独当一面还是个未知数。

头部主播逃离直播间

有的网友对董宇辉的话并不买单,直接说“真不享受,可以不干”。反感董宇辉的一边赚钱,一边又说自己不想干。

实际上网友与董宇辉的心态各有各的道理,只是董宇辉此言与社会共识存在差异。

大家觉得,既然享受了“网红”身份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利益,就不应该表现自己对成为“网红”的反感。他的话是在否认自身成功的土壤。

从董宇辉讲过的一句话中则可以窥见他的心思,他宁愿被称为“下岗教师”。

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师,他出口成章,有着个人的坚持和信条,但作为带货主播,他必须面对公众的审视,产出吸引流量的内容。这种文人与商人的双重身份,使他常常陷入自我矛盾中。

比如,他拒绝在直播中介绍女性内衣商品,这被一些人视为坚守底线,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这种在道德和商业效益间的拉扯,让他陷入了公众的争议,也让他对“网红”身份更加反感。

他内心深处对“网红”标签抱有抵触,更倾向于人们记住他是那个“下岗老师”。

草根出身的董宇辉,仍然面对着精神困境。他曾说过:“不理解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我。”他对自我能力有一种质疑,有一种自我怀疑。

董宇辉这次主持访谈节目,其实也是他在直播带货之外找到的另一条精神出路。

主持访谈节目,让他有机会暂时摆脱直播带货的框架,以更加贴近内心的方式与人交流。

在这个节目,董宇辉不再局限于“网红”或“带货主播”的单一标签。这种不同于带货的深度交流,让他能够感受到与人的真诚连接,也能找回在教师时期与学生互动时的那份纯粹与满足。

董宇辉之外,其他的头部主播也纷纷逃离直播一线。

小杨哥曾经讲过,自己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就连参加私人性质的活动,如去幼儿园开家长会,也会意外成为热搜话题。

这种无处不在的关注让他感到私人生活被过度曝光,几乎没有隐私可言。

快手头部主播辛巴也曾经透露过,自己想沉淀几年,转而投身AI领域学习。

他指出,一年中公司需支付巨额的员工工资、房租水电费以及其他成本,导致最终利润微薄,感觉像是“白忙一场”。

这些头部主播的动向反映出直播电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包括流量与利润的不对等、个人隐私的缺失、以及长期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等。

他们的选择,无论是寻求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还是探索新的职业路径,都是对当前直播市场的深刻反思。

如今的直播市场,还需要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