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山东多地干旱,村民提水桶挨个为苗浇水 /

山东河南多地干旱,村民提水桶挨个为苗浇水

讲真,哥靠刷短视频才知道那么多地方少雨干旱了。

也没见啥热搜啊。

或许是因为哥孤陋寡闻,但满头问号的人并不少。

哥点进话题#河南干旱#,写稿的这个点,话题下有六七条最新消息,再往前看,就是2022年的新闻了。

其他话题里面多是2020年及以前的新闻。

哥也搜了#山东干旱#相关词条,也是类似的遭遇,信息寥寥无几,多数是几年前的信息。

难道哥被信息茧房了?

被算法定向推送缺水的信息,其实没那么严重。

But,那么多红色预警可不是假的。

明明喊缺水的人那么多。

就说山东,沂蒙山区已经半年没有有效降雨,干成那个样子,不太受关注。

蒙阴县以种桃子闻名,现在是蒙阴蜜桃最需要水的时候,但桃墟镇内的河流,鱼都晒成了干。

多处河道见了底,零星的几个水坑铺满了抽水泵的管子,水管加装了一截又一截,水位降了一茬又一茬,密密麻麻的管子像极了导血管。

最该用水的时候干旱,桃树蔫头耷拉脑。

玉米苗干的像柴火竿,只是多了一层绿色。

截止6月9日,这里今年的累计降水量只有119.8毫米,比常年同期减少了23%。

很多村民种了一二十亩桃园,因为半年来缺少有效降雨,果园里的草没有一点水分。果农只能相隔几天浇一次水,水不足桃子就长不大,一年的收成都靠果子了。

旱久了,村民没办法。

将近40度的高温天,他们跪在村口,用最原始的方式求雨,那种迷信鬼神的虔诚哥无法多说什么。

靠天吃饭的人,自己已经用尽了力气,剩下的那点心力也就够磕头。

其实人喝的水,可以靠桶装远途运输,庄稼喝水咋办?

用搅拌车运水浇地,没有管子没有水泵,浪费严重,但没办法,能浇一片是一片。

雨水少,又逢高温,往往早上刚浇完水,中午地皮就开始干裂了。

于是浇地的频率越来越高,10天就得浇一次。

山东从小麦抽穗时就旱,一个水库20天水位能下降20米,卷了叶子的山楂、花生、玉米……哪个不需要喝水。

本来种地赚钱少,现在抗旱又多花了一笔。

同样的,在河南,眼下最畅销的产品是抽水泵,购进一批就被抢购一空。

收完麦子种玉米,刚种下的玉米,有的种子刚发芽,有的长成了苗,最是需要水的时候,否则芽苗刚生出又枯死,会造成“回芽”问题。

有点水的荷塘都被抽成了旱塘,摘花挺方便的,跟拔葱一样。

河南民权县几个月没下雨,种子出不来,村民从家里运水浇地。

搬过桶装水的都知道,抱着走十米都很累,何况是在农田里。

至于为什么不用井水,20米深的井已经枯了。

有水的井,所在地甚至开始卖水。

6月11日,河南驻马店的一处山庄被村民举报,他们卖井水,1块钱1桶,1天能卖十几吨。

现在水利局要求山庄整改。

哥好奇怎么整改呢?

关门不卖水?

还是做老好人免费送水?

前几天高考,河南的孩子没空帮忙干活,父母没空送考接考。

万亩平川粮田里是村民浇地的身影,正值种秋苗的时候,人不能糊弄地。

看到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个病娇话题#河南春天的麦田太治愈了#会被骂。

有啥子好治愈的。

没种过地的人看到风吹麦浪跟芦苇摆荡一样,主打闲情逸致。

大太阳底下扯过水管子皮肤被烫伤、半夜迷迷瞪瞪排队抢井浇地、捡过一根根麦穗胳膊小腿一身伤口的人,需要粮食多换点钱来治愈。

但,河南好几个月没有正经下过一场雨了。

查了5月份的信息才发现,仅5月,河南、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几乎成了雨水“真空”带,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6月这些地方跟往年比,普遍缺水2成。

最近,河南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6月11日到14日最高温能超过40度,可能突破6月份历史极值。

整个河南热的红通通。

高温少雨必然干旱,挺不容易的,这事完全没必要玩文字梗。

6月11日,总算有了一些好消息。

在山东,蒙阴全县的中小型水库、塘坝已全部开闸放水,投入了1万套抗旱设备,终于,15.5万亩的的夏播面积完成了54%。

河南驻马店135座水库已经开闸放水。

或许,明天就不用提溜着水桶浇苞米苗了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