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20多年的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 /

北京20多年的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中国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的紧张局势持续升温之际,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在过去20多年间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双边贷款方之一,但资助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观察人士分析,这表明中菲往日的经贸繁荣难以重现,而由于目前菲律宾反中情绪高涨,北京对菲的经济胁迫效果恐怕也有限。

中国5月中旬公布的“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星期六(6月15日)正式生效,意味着中国海警今后可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对“非法进入领海”的外籍人士拘留60天。

这一消息在菲律宾引起广泛关注。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此前曾公开表示,对中国海警未来在南中国海执行逮捕行动感到担忧。此外,《日经亚洲》星期五也引述菲律宾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Stratbase ADR Institute)院长曼希特(Dindo Manhit)的话指出,中国的法令增加了“封锁和延误的可能性”,可能导致菲律宾对前哨基地的补给任务变得“复杂”。

政治关系主导经济走向

尽管两国因南中国海主权争议局势紧张,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在过去20多年间已成为菲律宾最大的双边基础设施贷款方之一。美国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国际研究实验室AidData于6月4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北京对菲律宾的豪赌:解密中国二十年的发展融资历程》的报告指出,从2000年至2022年,中国向菲律宾提供了高达91亿美元的政府指导发展基金,用于200多个开发项目。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资金中的超过三分之二是在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执政期间提供的。杜特尔特执政期间大致上搁置了与中国的南中国海主权争端,被外界认为采取了“亲中远美”政策。这与现任总统小马科斯屡次强硬表态捍卫菲律宾海上领土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研究表明,中国对菲律宾的资助可能随着两国政治关系而波动。杜特尔特和前总统阿罗约(Gloria Arroyo)执政期间,中菲两国经贸关系较为密切,而在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执政期间,因其对抗中国的立场,中菲两国仅签订了三项重要的发展融资协议。

中国对菲贷款的政治性与不确定性

报告主要作者之一、AidData首席研究员萨曼莎·卡斯特(Samantha Custer)表示,尽管中国一直是菲律宾最大的外国贷款来源国之一,但调查显示,北京对马尼拉“以商逼政”的情况已成常态。因此,依照目前两国的政治情况,中国对菲律宾的贷款额度恐难以恢复到以往的规模。

卡斯特对美国之音表示:“如果从过去20多年的广泛角度来看,中菲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关系是一致的。因此,我认为在小马科斯政府执政期间,我们将会看到中国在菲律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有所减少。”

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峰会上发表演讲。(2024年5月31日)

菲律宾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Stratbase ADR Institute)院长曼希特(Dindo Manhit)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北京的投资往往带有其他目的。“我们学到的一个教训是,中国只是想利用一些贷款,来影响或控制我们对菲律宾安全问题的看法,包括我们的专属经济区。”他说。

小马科斯政府上任后,也积极引入更多外资,并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投资。去年11月,菲律宾政府表示放弃要求中国资助高铁建设项目后,日本、韩国和印度随后宣布为菲律宾的三个铁路项目提供融资。今年8月,菲律宾也叫停了多达22个由中企承包的马尼拉湾填海工程。

承诺未兑现、效益不明显

尽管中国近期不太可能大手笔投资菲律宾的基础设施,但AidDaa的卡斯特强调,北京可能通过更多小型开发项目援助菲律宾,以赢得菲律宾公众舆论,并借此拉拢当地政客精英。这些小额项目通常涉及教育、社会或健康领域,政治敏感度较低、风险较小。

她说:“现在中国要斥资在(菲律宾)实体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情况较为少见,包含道路、铁路、发电厂、灌溉(工程)等。这些往往是透过债务、及贷款或接近市场利率的出口信贷等债务工具进行融资。此外,这些项目也往往风险较高,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环境、社会或政府的影响,并且出现贪污或管理问题的风险也较大。”

尽管小型投资成效有待评估,但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的曼希特指出,从中国对菲律宾的大型投资策略来看,并未真正促进菲律宾的长远发展,反而造成了更多问题。许多项目至今仍未实质展开。

他说:“我们在杜特尔特政府统治下已经错过了六年的发展时间,甚至有人说,我们向中国低声下气,但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只得到了用来影响我们发展的贷款,这些贷款不仅长期被用来胁迫我们,还为国家带来金融不稳定的代价。”

根据亚洲时报的报道,中国在杜特尔特政府执政期间对菲律宾进行“承诺陷阱”外交,但几乎没有兑现24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承诺。

反中情绪高涨 北京对菲经济胁迫成效恐有限

自2010年起常驻菲律宾的菲律宾台湾工商总会副会长王修骏也同意曼希特的说法,并指出,他观察到不仅菲律宾精英对中国的投资项目感到质疑,菲律宾的社会和民众也开始对中国企业、及与中共相关的人士,展现出不太信任的态度。

菲律宾渔民和活动人士在中国驻马卡蒂领事馆前举牌抗议中国海警执法新规。(2024年6月11日)

近期,菲律宾丹辘省(Tarlac)小城市班班(Bamban)华裔女市长郭华萍(Alice Guo)因涉及诈骗案成为菲律宾全国焦点,甚至有议员质疑她是中国间谍。此外,路透社6月13日报道,由于多家有中资经营的离岸博彩公司(POGOs)被指控与犯罪集团有关,菲律宾当局展开突击并勒令其关闭。

在中菲南中国海争议不断、以及中国公司在菲律宾接连传出诈骗不法行为之际,菲律宾一家私人民调机构OCTA Research本月公布的民调显示,高达76%的菲律宾民众认为中国是菲律宾的最大威胁。菲律宾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的曼希特认为,这反映了菲律宾社会对中国的不信任,北京对菲律宾的经济施压难以产生显著影响,马尼拉在未来对海上主权声索的立场也不太可能放松。

曼希特总结道:“菲律宾和整个国家将继续坚持我们的立场。我们所追求的,仅是在我们主权领土和专属经济区内,实现和平与稳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