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期待已久 这个会议可能让人大失所望 /

万众瞩目 期待已久 这个会议可能让人大失所望

中共20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召开,综合多名专家分析,会议不太可能公布很多大胆的经济改革,很可能聚焦于结构改革来推进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经济重点,即投资于科技等,及在多个领域定下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香港南华早报今天报道指出,以1978年、1990年代及2013年的三中全会为例,会议的决定都是中国经济更加自由的好兆头,如2013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表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但报道指出,预计在今年三中全会,中国的策略将更多考虑外部因素。 虽然外界对三中全会会有大胆举措的期望很低,但分析人士认为,仍值得留意中国如何实现习近平经常提到的“新质生产力”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最近欧洲议会选举所强调的全球化大幅倒退,及保护主义和右翼政治的兴起,这一点尤其重要。

报道表示,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测试中国领导层是否有能力应对针对中国的“去风险化”,及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市场上及科技上的激烈竞争。

这些挑战都与中国内部问题,如人口老化、消费及投资信心低迷交织在一起。

报道引述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中国政治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表示,市场情绪仍然低沉,需要大胆举措才能挽回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任何人期望今次三中全会会像1978年的三中全会,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推行市场开放及改革,很可能会失望。

牛犇表示,今年三中全会不太可能公布很多经济学家及企业家期望的大胆经济改革,取而代之很可能聚焦于结构改革来推进习近平的经济重点,即投资于科技、制造及人力资本。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经济学者马格诺斯(George Magnus)表示,对中国来说,在全球科学上及科技上取得第一是其目标,就像美国一样,也是迈向领导第四次工业革命,及颠覆全球经济秩序以有利于中国的道路,所以三中全会聚焦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

报道另引述专家表示,中国很可能会发行更多债券,从而在财政上支持发展科技。 三中全会很可能会为扩大发债做好准备,筹集得来的钱不会用于提振消费,而是用于支持科学及科技项目,及提升工业发展,来打破西方的阻挠。

独立政治分析家陈道银表示,除了强调新质生产力外,三中全会很可能会在多个领域定下基调,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陈道银有此分析,是因为习近平今年5月在山东考察时与多名国企负责人及专家召开座谈会,当中提到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全球性策略咨询与公关公司Teneo专研中国政治风险的总经理维尔道(Gabriel Wildau)表示,三中全会会安抚投资者及企业家,说服他们中国领导仍然重视经济成长、私部门和市场力量。

报道指出,除了经济改革外,三中全会是一个展示对党内团结的场合。

观察家也会留意,三中全会会否就此前一些高层突然落马作出相关公布。 如前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及前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被免职,中国官方没有解释原因。 两人仍是中央委员会委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