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坏又蠢!司马南为中储粮喊冤 建议严查爆料记者
近日,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持续发酵,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然而,知名评论人司马南深夜发表的一篇文章(司马南:中储粮起风了,建言中央政府调查组),却将这场风波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7月2日,新京报一则深度报道揭露了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的惊人内幕:
一辆油罐车在宁夏满载煤制油后,未经清洗便直接装载大豆油运往他处。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更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舆论一片哗然。
中储粮作为央企,其品牌形象和公信力瞬间跌至谷底。面对舆论压力,中储粮迅速表态,称将全面调查此事,并开展专项大排查。
然而,公众对于中储粮的回应仍持怀疑态度,要求彻查真相、严惩不贷的呼声此起彼伏。
央视、人民日报等各种官媒下场:这与投毒何异?
但就在舆论持续发酵之际,司马南于7月9日深夜发表了一篇长文,却点燃了老百姓心中的怒火。
在文章中,司马南首先强调不应急于下结论,而应等待中央政府的调查结果。他认为,爆料媒体的报道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况,而下游公司的声明也语焉不详,不能作为定性的依据。
同时,他提出疑问:“运输车是谁家的?”认为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清楚责任方是谁。
随后,司马南进一步提出,爆料记者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怀疑是竞争对手或境外势力故意放出的消息,目的是抹黑中储粮。他建议对爆料记者、煽风点火的网络大小V,以及与中储粮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调查。
此外,他还建议国务院增加网络主管部门、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参与,倒查20年网络信息和舆情,以监测全网并整治网络风气和舆论导向势力。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司马夹头这货是在出馊主意,目的就是为了混淆是非,把媒体和大众的视线引向错误立场。
又玩意识形态这一套把戏,出了事就向外国甩锅,这都是别人的问题,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太离谱了!
因此,司马南的这篇文章迅速在网络上遭到炮轰。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司马南的言论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显示出他对公众健康的漠视和对食品安全的无知。有网友直言:“司马南这是又坏又蠢,真是国人的悲哀!”
网友们指出,无论油罐车是否属于中储粮直接所有,中储粮作为上游公司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食用油关乎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中储粮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试图通过转移视线来逃避责任。
此外,还有网友们还对司马南建议调查爆料记者,和竞争对手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他们认为,记者的职责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而司马南却将矛头指向了揭露问题的媒体和记者,这无疑是对舆论监督的公然挑衅。
记者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其职责就是揭露真相、监督权力。如果因为报道了不利于某些方面的内容就受到打压和追责,那么社会的公正和正义将无从谈起。
同时,将问题归咎于竞争对手和境外势力更是无稽之谈,只会进一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
他们认为,司马南的言论实际上是在为中储粮开脱责任,试图转移公众的视线。更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表示:“司马南这是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面对这场风波,一些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专家还强调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他们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中储粮油罐车混装事件,不仅是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一次对公众信任和社会责任的考验,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像司马南这样又蠢又坏的人,居然还能占据国内舆论阵线,频频夹带私货,试图洗白那些肮脏不堪的利益输送群体,真是国人的悲哀。
司马夹头一日不出,国无宁日!
生活服务
-
APP用户__F51uSk@ 07-10 10:40您已点过赞先调查再下结论,不算错
-
Sine@ 07-10 12:24您已点过赞就想问一句,大家鼻子都塞住了,闻不出煤油味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