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条文去“殖民化”香港彻底告别“女皇陛下”
这两天,港府敲定了一件大事。
香港(专题)要废除及修改,法律条文中“殖民化”的过时条文或提述!
图源:网络
简单来说,就是废除“女皇陛下”“总督”“立法局”……这些非常“殖民化”的用词。
也就是,从法律条例方面,正式开始“去殖民化”。
众望所归
等等,现在香港的法律条文当中竟然还有“女皇陛下”?!
是的,而且还不少。
圈妹在这里选两个例子:
背叛女皇陛下
图:电子版香港法例
袭击女皇陛下
图:电子版香港法例
香港法律跟女皇陛下有什么关系?
不只是女皇陛下,还有皇室、总督、立法局、国务大臣……都是明显的殖民痕迹。
甚至在1997年之前,一些法律程序上,因为遵循的是英国的制度,有些案件需要“等候女王发落”。
比如1985年的宝马山双尸案,有两名未成年人犯罪,这两人就需要英国女王来决定刑期。
宝马山双尸案震惊中外(图:网络)
近几年,不少议员都在提议:希望港府删掉这些字眼,更有议员直言“等到颈都长”。
图源:网络
时至今日,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7年,也早已是时候修订了!
香港法律修改了什么呢?
以后香港的法例中,将不再有“女皇陛下、其世袭继承人或继位人”。
而是用“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和其它法律的规定”取而代之。
图源:紫荆网
“总督”这种称呼也将不再存在,而是“行政长官”。
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取代“总督会同行政局”、以“香港”取代“殖民地”、以“立法会”取代“立法局”……
有关“香港、中国沿岸、台湾(专题)”的提述将废除,并以“中国”取而代之!
此外,还要修改或废除“官方”(英文文本内的“Crown”)、“英国政府”、“国务大臣”、“维多利亚”、“领海”等。
图源:大公文汇
其实抛开这次的法律“去殖民化”之外,香港的去殖民化行动其实早就开始了!
早就开始了
以前看港剧警队训练新人时,最先学的三句话就是“yes sir”、“thank you sir”、“sorry sir”。
但请记住,这三句话早在2022年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图:网络
现在警队警员回复上级,需要回答:明白,长官!知道,长官!
看似是一个英译中的关系,但其实这也是去殖民化。
图:香港01
和“yes sir”一起改掉的还有英式步操。
2022年以前,香港纪律部队一直以来用的都是英式步操,走起来是这个样子:
但香港回归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搞英国那套?这事一直有争议!
图:微博
港府也一直计划将英式步操改为中式步操,中式步操长这个样子:
图:网络
两者的具体区别可以看这里:
图:明报
这个解释太学术,可能不够直观。
圈妹的理解是,中式步操特点是腿绷直,踢正步,想必大家上学军训的时候也都练过。
图:HK01
而英式步操的特点是高抬腿、跺脚踏步,像港剧《学警雄心》里经常有他们原地踏步的训练。
图:网络
终于在2022年,香港回归25周年升旗仪式上,香港警队踏着中式步操进场,看似只是一个动作上的变化,实际是一个时代转变!
而且,全港中小学都开始了,必须升国旗、奏国歌。毕竟,推行国民教育也是去殖民化的一部分。
图:东网
除了圈妹上边说到的这些,说起去殖民化,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香港法官的头套”!
头套要不要摘?
想必不少追过港剧的小伙伴都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
图:网络
是的,不止港剧,香港的法官至今还在戴假发穿黑袍!
戴假发穿黑袍是英国法律的传统,香港也受到影响。
其实政府没有规定这些装束,但是香港司法界认为这些都是法庭的庄严,以及司法制度独立的象征。
还有人认为戴上假发能够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
就有很多网友觉得,这个假发戴的实在没有必要:
也有香港退休法官一针见血地指出,法官的尊严、审判的公正如果要靠戴起假发来维系,就太可悲了!
图:坚料网
除了司法体系,还有大家最常接触的街道。
香港不少街道是以英国皇室贵族或是总督、社会领袖的名字来命名的。
光是以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命名的街道就有八条之多,更不用说英皇、王子和公主们了。
图:维基百科
像是皇后大道、砵甸乍街(香港第一任总督)……
还有位于中环半山的麦当劳道,西起花园道,东接坚尼地道。它是以第六任港督麦当劳爵士(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的名命名。
图:网络
还有大家想不到的呈祥道。
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满脑子的龙凤呈祥:
图:网络
其实这条路是以第二十四任港督戴麟趾爵士(Sir 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命名,只不过取自吉祥语“麟趾呈祥”。
图:网络
除了街道名,还有邮筒。
香港的大街小巷分布着约1480个邮筒或信箱。
有这种香港邮政统一的白色蜂鸟标志:
图:网络
但是,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过这样的邮筒:
还有这样的:
铸有君主标记的邮筒 (图:网络)
这种铸有君主标记的邮筒现在只有59个,下面的标记的作用是表示建立这个邮筒时的在位君主。
上图中“E”是Elizabeth,“II”是二世,而“G”是George 。“R”则是拉丁文“Rex” (皇帝)或 “Regina” (女皇)的缩写。因此这两个邮筒上的“EIIR”是指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而“GR”是指英皇乔治。
这批邮筒有些已使用逾百年,可以算文物级别,因此香港政府没有彻底更改。
图:长春社
甚至有不少年轻人专门去寻找这些邮筒拍照打卡。
关于街道改名去殖民化的提议,其实民间早有讨论。但也有人觉得这是历史,是香港特色,是一种文化。这和司法制度不一样,没必要矫枉过正,应该继续保留。
香港已经回归,去殖民化无可厚非,但是哪些该改?哪些该保留?你们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