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高福利≠幸福:你选择主动还是被动? /

高福利≠幸福:你选择主动还是被动?

我不太喜欢被动的态度。被动这个词,经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太好的词,比如:懒惰、麻木、没有主动性等等。被动让生活少了很多乐趣。

在我的国家瑞典,大概因为是高福利国家,很多东西从来不用自己安排,每个人从躺在摇篮里到走进坟墓,国家都会给你安排好。有时候我觉得,在瑞典好像每个人都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人们都觉得什么都应该是免费的、什么都应该被国家安排。

因此,从责任的角度看,这种社会环境把人养得比较被动。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老年人的生活。因为瑞典老人有养老金等福利保障,在物质生活方面并不欠缺,但精神生活却不是很好。不少老年人年龄大,身体不好,经常呆在小公寓里悲观地等待着生命的结束。有些则是因为老伴儿去世,失去了生活的意志,顾影自怜。

可是中国的老年人却不是这样。在中国,无论是哪儿,都能看见老年人聚在一起,或是聊天,或是打太极,或是扭秧歌,要么就是搓麻将、打牌、唱戏等等。他们给我的印象是,没有一个人觉得很孤独寂寞。我隔壁的老大爷经常很早就起来遛弯儿,到公园和朋友下象棋,平常还负责维护小区的治安,谁家有什么事都热心地帮忙。用他的话说,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中国的老年人年龄那么大,但还是特别主动乐观地生活工作,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应该是瑞典老年人的榜样吧。

同时老年人的主动也应该是年轻人的榜样。我碰见过一些外国人在抱怨说和中国人一起工作很难,因为他们很多东西不愿主动去做。我认识一位在中国拍戏的外国导演,他很无奈地说:“我在片厂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如果时间到了但我还没来的话,你们自己开始吧。”他的意思是,无论他重复这话多少次,人们还是不会开始。他们不会主动地去准备拍摄之前要做的安排,一定要等导演来了之后,再次分配好了才会做。

我也有别的外国朋友经常说:“如果你不具体地跟中国人说该做什么,他们经常都不会做。”我听一些中国朋友和我解释,在中国有些人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他们认为最好不去做一些即使自己觉得可能是对的事情,还是等上级或是别人具体给自己指派吧。

每个人做事都难免会做错,因为怕做错而受到批评就变得被动,会让自己的生活失去很多机遇和挑战。看看身边那些主动寻找乐趣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精彩。难道我们年轻人就愿意因为被动,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吗?主动和被动,你会选择哪一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