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赵平波:就“陈太事件”的几点个人看法 /

赵平波:就“陈太事件”的几点个人看法

近几天以来,多伦多大陆新移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关于“陈太事件”的讨论:身为多伦多警察总长顾问议会成员的陈林暖碧女士,在3月1日接受《星岛日报》的记者采访时,发布了涉嫌对大陆新移民的歧视性言论,这个事件已经激发了许多大陆新移民的不满。《星星生活》报更是发表了要求陈林暖碧女士道歉的评论文章,许多网民也在《多伦多在线》、《多伦多信息港》和《加国无忧》等网站上,发布了大量的情绪激昂的贴子和评论。

本人作为《加国无忧》网的网络编辑,就该“陈太事件”特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看法:

一、陈林暖碧女士的本意可能并未含有对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任何恶意,但她的言论涉嫌种族歧视,是毫无疑问的。

事实上,对近几年大量涌入加拿大的、来自中国大陆新移民做出某种评论,无论这种评价是好是坏,就评论这件事情的本身而言,都并无不妥。但是,任何评论都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比如,您认为这个种族的人犯罪率高、或者这个种族的人好吃懒做光拿救济金、或者是这种族的人又脏又乱不讲卫生,那么您完全可以认为,这个种族的人的到来,可能会引起社区关系紧张。但是,陈太的言论似乎没有涉及到任何事实依据,只是含混地说到“为人处世的方式”不能被人接受,就认为中国大陆新移民可能导致社区关系紧张:这怎么可以令人接受呢?理所当然地,人们会认为这是属于种族歧视的言论。

二、人要有尊严地活着是一回事,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有所差异则是另一回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笔者注意到了,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瞧你大陆新移民的穷酸样,人家说你几句还受不了了,好好奋斗吧,等你混出个模样来,有谁还会说你??”这种观点不能不说,有一定道理:假如大陆新移民个个都是投资移民,估计“为人处世的方式”哪怕再不得体,陈林暖碧女士也不至于会有如上言论。同样是中国大陆人,到非洲去发展的,听说就过得很滋润:据说不少在非洲的中国人在雇佣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而大陆新移民在加拿大,只能成为这里的廉价劳动力。

但是,问题在于,加拿大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人权的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不能说,大陆新移民仅仅因为是低收入阶层的人士,就应该收到歧视。如果认为这种歧视有理的话,那么,新移民经过几年奋斗,经济上翻了身成了老移民,是不是又可以回过头来,歧视新移民呢?人人都要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回事,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有所差异,则是另一回事,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三、为何此刻华人社团不能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

这次“陈太事件”,居然没有任何一家社团的头面人物出面,做任何解释调停工作,令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许多网友们都感到意外,昨天本网刊登的野夫先生的文章《对新移民,比歧视更难忍受的是漠视》也持同样的看法。

据笔者间接地了解到,许多社团的头面人物之所以没有公开表态,是担心这个事件多伦多的警民关系:因为自前不久的“张东岳案” 以来,多伦多的警察局一直与本地的华人社团合作密切,最好不要因为这一华人内部的争执而破坏了警方对华人的印象,另外,这件事可能引发来自港台的移民和来自大陆移民之间的矛盾,所以最好淡化处理。

当然,以上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是来自港台的移民还是来自大陆的移民,都是华人,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生存都不容易,大家都要“顾全大局”、不要“窝里斗”。

但问题在于,第一,这件事情会影响到本地的华人社团与多伦多警察局的关系吗?陈林暖碧女士只是多伦多警察总长顾问议会成员,而广大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只是对陈林暖碧女士的歧视性言论表示不满,严格地说,这只是对林太个人行为的不满,这件事情会有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华人与多伦多警察局的关系?

第二,新移民对于要求陈林暖碧女士道歉的呼声,还只是限于华人圈的内部。对于敦促陈太大道歉的要求,我想陈太也只是需要在本地的华人媒体上解释一下就可以了,丝毫也没有必要在西人主流媒体上大肆渲染,这当中会对华人整体形象有什么破坏作用呢?又存在什么“顾全大局”的问题呢?

第三,退一步说,难道说这一事件以陈林暖碧女士不闻不问而告终,就证明了华人圈内没有“窝里斗”,而成为这个事件的最圆满的解决?不!这样做,只能加深中国大陆移民与港台移民之间裂痕,使得彼此之间更加不买账。

所以,笔者个人认为,本地的华人社团的侨领们应当出面了,在这次“陈太事件”中,他们在大陆新移民与当事人陈林暖碧女士之间,做一些沟通和解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个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才能使得早年的港台老移民和大陆新移民抛弃前嫌、和睦相处,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共创华裔世界的美好未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