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陈卫平:我为什么要创办民族联盟党? /

陈卫平:我为什么要创办民族联盟党?

“有一次,女儿在海边玩耍,我给她买了一些橘子。一个白人小孩也想吃,我女儿就把橘子递给了她。可就在这时,小孩的妈妈突然跑过来,打掉她手上的橘子,疾言厉色地对小孩说:‘不要理睬这群人。’这件事让我深受刺激。”

——在国外,西方人对华人的偏见以及没有人为华人利益奔走的现实,是刺激陈卫平建党参政的重要原因。

“今天,我们在这里说了些什么,或许后世没人能记得。但是,今天,我们海外华人携手,共同开启我们踏上政治舞台的历史,将永远不会被人忘记。”首次面对众多中英文媒体,书卷气十足的陈卫平豪情万丈。

6月8日,恬静的加拿大西岸城市温哥华,令全球华人瞩目;加拿大第一个由华人筹组及主导的政党——民族联盟党(NAP)正式成立。陈卫平就是这个新生小党的党领。

陈卫平

打破沉默 “以华人的名义发声”

华人组建政党,这可是加拿大前无古人的事。更让人惊异的是——49岁的党首陈卫平,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另外三位创建者,刘建是导游,年亚南搞装修,王正还在西蒙弗雷泽大学读书。

四个跟政治不沾边的人,怎么会想到组建政党?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驱车来到大温哥华地区华裔人口比例最大(40%)的城市——列治文市。

民族联盟党的党部设在一个静雅的住宅小区里。在一幢公寓楼的二楼,记者见到了小而“乱”的政党总部——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桌上、椅上、地上, 堆满了赶制出来的宣传册、海报和纪念T恤。最醒目的是屋子正中挂着的巨型宣传横幅:橙色的布条上,写着“民族联盟党”五个繁体中文大字;右下方写着 “The Nation AllianceParty”;右上角是黄色和黑色两片枫叶。陈卫平指着横幅,比划着说:“使用黄、黑作为民族联盟党的基本色,是寓意中华民族的‘黄皮 肤、黑头发’。我们要以华人的名义发声。”

与老外打交道 不断遭受刺激

陈卫平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师。1982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北京,在机械工业学院管理系任教。父母原本希望他 一辈子踏踏实实地教书。可10年后,他毅然抛弃了铁饭碗,到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并很快成为该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后来,这家公司筹划上市。陈卫平未雨 绸缪,于1998年飞赴澳大利亚攻读MBA,以确保自己能胜任公司上市后的工作。

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碰到一件事,让陈卫平终生难忘。“有一次,女儿在海边玩耍,我给她买了一些橘子。一个白人小孩也想吃,我女儿就把橘子递给了她。可就在 这时,小孩的妈妈突然跑过来,打掉她手上的橘子,疾言厉色地对小孩说:‘不要理睬这群人。’这件事让我深受刺激。”陈卫平知道,那个白人妇女对华人的态度 虽是“个别现象”,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方人对华人的偏见。

两年后,陈卫平读完了MBA课程。但是,他原来供职的那家公司并没有上市。于是,2000年5月,他移民加拿大。刚到温哥华那会儿,他像很多新移 民一样,经过长时间的辗转后,才找到一份苦力活:到一家建筑公司当建筑工人,同时兼任公司网站的设计员。但是,他只能领到一份工资。

为维持一家人在温哥华的生活,陈卫平曾同时打五份工:除了给几家公司设计网页、维护网络,还接了两份清洁工作。有一次,他在打扫一家公司的办公室 时,不小心被垃圾袋里的碎玻璃片划破了手,冒出的鲜血染红了他大半个袖子。他在医院缝了十几针,好一阵子都不能上班……即便如此劳碌,陈卫平每个月也只能 赚到3000加元。这在华人新移民中已不算少,但仍远远比不上其他族裔人的收入。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陈卫平经常思索:自己曾是大学教师,也获得了澳大利亚的硕士学位,现在却不得不做清洁工,这是为什么?而且,他发现,与他有相似遭遇的华人移民并不少,教授卖鱼、博士刷盘子、大提琴家切菜……这在其他少数族裔中绝对是稀罕事儿。

陈卫平感到困惑——现在,很多华人新移民的素质已直逼加拿大本地人,其中不少人甚至已超过他们,纵然如此,华人移民在加拿大的整体地位仍然不高,这又是为什么?

在痛苦思索的同时,陈卫平挥汗如雨地努力赚钱。一年多后,他的境况大为好转。如今,他已是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位知名地产经纪人。

200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班达里的印度裔老板找到陈卫平,称自己打算参选华人人口众多的素里市市长。

班达里:“你的教育背景不错,形象也不错,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陈卫平:“一个印度裔为主的团队,为什么要我这样一个华人加入?”班达里:“因为你能代表华人。”陈卫平:“我可以加入你的团队,但你当选后会为华人做什么?”

对陈卫平的最后一个问题,印度裔老板无言以对。陈卫平心里一沉:这不是在利用我们华人的选票吗?于是,他谢绝了对方的邀请。

这次谈话让陈卫平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使少数华人参加了一些党派,也不可能改变华人移民的整体处境;一个族群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组织,就不会有人真正维护它的利益。

民族联盟党的四位创始人:王正、年亚南、陈卫平、刘建(左起)

第二位党员 是建筑装修工

“你想,你们都把自己当作加拿大社会的局外人,别人又怎么会注意到你们的存在呢?”一位加拿大朋友的话,是触发陈卫平自建政党的最直接诱因。

这位朋友说的是实情。在加拿大,当地华人由于很少参加公众活动,因此往往被主流社会所忽视,其利益也就得不到重视。而且,现存的华人社团在保护华人利益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

经过一年的冷静思考,2006年,陈卫平终于决定——组党参政。“迈出这一步,我心里也斗争了很久,但总要有人迈出这一步。”

最初,陈卫平希望能组织一个由印度、韩国、越南等少数族裔共同参与的政党,因而取名为“民族联盟党”。可在他游说的过程中,一位越南裔人士反问 他:“你们华人自己还是一盘散沙,怎么可能将其他族裔团结到一起?”这句话点醒了陈卫平:民族联盟党若想形成影响力,必须先从华人做起,让加拿大华人在政 治上真正站起来。

听说陈卫平要自组政党参政,一家主流英文报刊的记者惊讶地问他:“怎么还要自己组党?难道华裔社区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是主流社会不知道的吗?” “当然有!你知道大温哥华地区著名的华人超市——‘大统华’里售货员的平均学历有多高吗?”陈卫平告诉这位记者,在里面卖菜、卖鱼的,不少都是硕士甚至博 士,他们来到加拿大后,学历不被承认,只好去干体力活。“对加拿大来说,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但这个问题从来没人真正关心,偶尔有人提起,也是在选举的时 候,选举过后,一切又恢复原状……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靠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决心下定后,陈卫平开始奔忙起来。加拿大法律规定,新成立的联邦一级政党,必须有至少250名有效注册党员。“光杆司令”陈卫平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发展党员。

他首先瞄准了律师、医生、会计师和工程师等行业的华人精英。然而,在他接触的目标人选中,90%都不愿参与政治。

就在陈卫平四处碰壁的时候,周围一些知识水平并不高的朋友,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年亚南是一位建筑装修工,他听完陈卫平的介绍后,当即表示: “陈卫平,算我一个!”于是,民族联盟党有了第二位党员。随后,又有了第三个、第四个。然而,几个月后,陈卫平只拉到了20多人——尽管加拿大华人移民有 百万之众。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对党员人数要求相对宽松一些的卑诗省,将民族联盟党注册为省一级政党。

各国华人 踊跃支持

如果加拿大华人积极参政,其选票之多,足以对一些政治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加拿大几乎所有主流政党都在争夺华人票仓。

记者不禁担忧:民族联盟党如何与它们展开竞争?陈卫平乐呵呵地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沓信件和剪报,递给记者看。“90%的反应都是正面的和鼓励性质的。这些信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芬兰等地的华人寄来的,还有人邀请我们去当地建分部呢。”

“民族联盟党的成立,点燃了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热情之火,令我们热血沸腾!”这是一位北欧华裔在申请加入民族联盟党的信中写的一段话。陈卫平告诉记 者,目前,海外申请加入民族联盟党的人数已有二三十人,反而多于民族联盟党在卑诗省的党员人数。他已开始考虑是否放宽入党的国籍要求,“对华人来讲,站出 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太重要了。我们党虽然很小,但它毕竟是个平台,可以给华人等移民群体带来新的选择和希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