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房地产真回不去了…
前几天,北京暴雨。雨势最大时,面对面都看不清人。
一个朋友感概,两年前被公司优化时,也是这种天气。他在那家房企干了八年,经历了暴雷、降薪、调岗。一天,人力给他发了一封邮件,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您这些年为公司的付出……”
离职那天,他的车还被树枝砸了。从此,每到雨天,他就会想到曾奋斗多年的房地产业:也在风雨飘摇。
前几天,中指研究院发布了楼市今年前7月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39万亿元,同比下降:40.1%。而这,还是“517新政”加持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真不知道市场还会怎样糟糕。
2021年,中国商品房销售规模曾攀上18万亿的颠峰。短短两年后的2023年,就掉到了11.7万亿,缩水四成。今年上半年,统计局公布的销售规模是4.7万亿。按照这个势头,全年可能不到10万亿,继续下降。
但房地产行业的人可能比统计局更保守一点。一位开发商朋友认为,看中指院的数据,不知道今年行业的销售规模能不能过7万亿。
这位身处头部公司的朋友,说的可能悲观了点,这也是因为他所在的公司“投得比去年少很多”,在销售榜上的排名,却“窜得比去年高很多”。他说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大家都在减产。
这两年,房地产大环境不好,房企拿地规模连年下降。去年TOP100企业的拿地支出,只相当于2021年的一半。今年的情况还是没变。中指研究院的报告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307.1亿元,同比下降38.0%。
今年开春,万科一个城市公司用退地的钱新拿了两块地,一共花了才不到5亿。总部知道后,将他们一顿痛批。因为今年万科给地方公司下了命令:不准拿地。所有资金归集到总部,用来还债。
别忘了,虽然不再是民企之光,但万科毕竟还没公开暴雷。
这几年,民企在土地拍卖中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国企、城投、AMC进场托底,已经成了惯例。在今年前7月拿地支出前二十名的企业中,只有两家民企。
那位开发商朋友说,房地产“真回不去了”。规模缩水,玩家洗牌,乃至于韭菜们的素养,都跟以往不一样了。但牌桌上总归是有人的。
今年拿地最多的是建发房产,他们足足花了279个小目标。除了建发,还有两家福建国企杀进前二十,分别是国贸地产、泉州城建。于是时隔多年,又有人发出了“闽系凶猛”的感叹,会不会赢不好说,福建人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是真的爱拼。
志在当大哥的中建,势头也很猛。中建系旗下的中海、中建壹品、中建智地,拿地支出甚至都排进了前十。还有两家区级政府投资平台跻身前二十,分别是:海淀区的海开控股、大兴区的兴创投资。
有人说,“房住不炒”的目的毕竟还是达到了。随着居住属性回归,国企唱主角应是大势所趋,而且国企“更加稳健、更具责任感”。但北京最近的暴雨过后,位于大兴瀛海的星光里项目的业主发现,屋顶、车库、楼道、地下室,到处都在漏水,项目外墙的墙皮还被雨水冲烂了。
这是一个共有产权房项目,今年6月刚进行了第二批摇号选房,项目的建筑方是中建三局,开发商是中建三局旗下的中建壹品。
今年前7月,中建壹品花了213亿拿地,仅次于建发、绿城,排名第三。作为“中建八子”中最猛的一子,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冲击千亿。
看看排行榜,房地产真的变了。但看看项目,咱还是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因为猜得到结局。
所以亡国之君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崇祯泉下有知,一定不愿和习近平分享煤山那棵歪脖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