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妩媚灵魂博客:我的“移”路风情[1-3] /

妩媚灵魂博客:我的“移”路风情[1-3]

周一,不应该忙碌的工作日,我应约了CCETV的《移路风情》栏目的采访,记者是来自我家乡的漂亮小妹,摄影师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有缘的是,他的爱人也来自我的家乡,顿时场面轻快了许多。

原以为是个清闲的周一,岂料客人不时的出入,他们的采访就在我的工作中边聊边进行。我的发屋是个曾经经营了半个世纪的半百老店,里面设施虽旧,但特具历史特色,古老的收银机,我打赌没几个人见识过,我笑称再用多几年,真能进博物馆了。墙上些微发黄的黑白图片的POSTER,传统的但结实笨重又万分舒适的理发椅,以及装置在前面的洗头池,虽然没有现代的简约气息,但更能透出它沉淀了半百的繁荣岁月,还有墙上那古老的音响盒,真的具有30年代旧上海电影中的味道。

在我工作的时候,他们细细地捕捉着小店的历史影像,全方位的拍摄着半百小店风貌。好容易送走了一帮客人,我郑重地坐在摄像头下,随着记者小妹的问题,娓娓道来我的移路风情:原来也曾往事不堪回首哟。

初来乍到

2001年的夏天,顺着移民大潮的热浪,来到了异国他乡的加拿大,盛夏午夜的多伦多,竟自透出丝丝凉意,与刚刚离开的家乡的一阵又一阵热浪的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机场的广播里次次响起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英文,让初落地加国的好奇蒙上了一层怯意,听不懂,说不出,象个哑巴,象个聋子一样的开始了异国的探索。

语言是生活中最大的障碍,记得最惨烈的是无论去哪里必定带上纸与笔,遇到难解的问题,实在需要别人的帮忙时,硬着头皮冲上去,每每自己费劲地讲了一大堆,看着双方不知所然的茫然表情,只好颤抖着着急地用笔写下来,就这样连滚带爬地一步步闯进英语的环境中。

幸运的是在上ESL时,遇到了一位特别热心负责的老师,现在都清楚地记着她爽朗的笑声,PORLA,她一次次地PUSH 我们OPEN THE MOUTH, SPEAK ENGLISH,LATER,STEP BY STEP ,WILL FIND EASIER。她不但是位认真的ESL老师,更是一位生活中经验丰富的长辈,她用英文慢慢地一点一滴地讲解着加国生活的种种。还有一位叫阿华的同学,更给了我初来加国的多多关怀与对职业的重新认识,她善意的引导,建设性的忠告,让我一步步朝着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闯进去。

勇敢的迈出打工的第一步

记忆中01年的夏天异常的炎热,尽管四周碧绿的草地、美丽的花儿摇曳生情,但在新移民我的眼中却也没有过多欣赏的心情,走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一步,躲在家里,恐慌胆怯依然如故。经阿华的介绍,我来到了她原先打工的电子厂,开始了我加国的第一份LABOUR 工。
据说,能找到电子厂这样的工作,于当时的我还是非常幸运的。01年突然间的北美经济萧条,加上大量的移民涌入,使原来紧俏的就业市场一片荒凉,许多加国本地人都加入失业的行列。所以我还要强调我的幸运,阿华的推荐,使我的找工经历走了一条捷径(后来才知道加国公司真的很注重推荐、本地经验等等),后来我断断续续介绍了周围认识的人一同进了这家电子厂,我们慢慢成了很好的朋友。

对于电子厂的环境,至今想起都有一种坐监的感觉。每日8点上工,铃声一响,大门吱啦一声关上,里面各种声音便轰轰隆隆地此起彼伏地响起,一片忙碌的景象,不忙也不行,监工,领工,MANAGER各种头衔的人两眼紧盯着第个工人。10点钟有15分钟的BREAK,铃声一响,各种声音顿时静了下来,大家忙着从原来的地方走出来,伸展懒腰的,打哈欠的,出去买早点咖啡的,说话声唱歌声一阵飘扬,最壮观的还是大伙排队轮候上厕所,长长的一条龙。15分钟简直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上工铃声又再响起。

12点开始是半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工人们总算可以轻松一会了,放展身体,好好地吃顿午餐,不过人多,微波炉少,也得抢着先热饭。每每感觉半个小时也仅有5分钟的短暂。下午2点的BREAK时,好多人渐感疲倦,趁休息时分赶紧打个盹,有时候真能听到沉睡的呼噜声。下午4点终于放工了,又是铃声一阵响起,大门吱啦一声徐徐开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不再有精神嘻闹了,大家都慢慢的涌出大门,朝着家那个唯一温暖的地方飞奔。

我当时在电子插板的流水线上,那条线上有6个中国人,2个印巴人,3个菲律宾人,不过MANAGER、领工员全是菲律宾人,所以菲律宾人很是骄纵整个线上,好在他们从不刻意欺负别人,只是言语霸道而已,可仅有的那2个印巴人,却是一块臭肉坏了整锅汤,把整个线上常常搅得乌烟障气,别别屈屈,他们不敢正面同菲律宾人冲突,所以尽可能无聊可恶地欺负着我们英文不好的国人移民。

寻找新的出路

在电子厂做了四个月工,比我在国内干了5年的工作强度都要大,更累,圣诞节前夕,赶上最后一拨LAID OFF。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开始申请EI(至今唯一的一次享受政府如此好的福利,想念ING)然后联系COUNSELLOR,同时又上了ESL班,因为几个月的工厂工,我的英文始终没了丝毫进步,找专业工作,依然是信心不足,再说了,从没喜欢过自己的专业工作,成天在一堆枯燥的数字间做着笼统的概预算,什么定额、标高,什么图纸、汇总,统统一边去吧,好在这里再不信奉终身职业,又听取了一些朋友的建议,我一头扎进了西人的COLLEGE,专心学起了HAIRSTYLING。后来才明白,只有硬着头皮闯进全新的英文环境中,评议的最大障碍才可以慢慢消除。

那是又一段痛苦的蜕变期,我的同学们大部分是高中刚毕业的TEENAGEERS,他们冰冷的眼神,粗鲁的举止,象对待一个白痴一样践踏着没有听说能力的我,那真是段精神异常困惑的时期:那群连60减去15等于多少都要BAI半天指头,待我告诉他们答案时,都要疑惑的问句REALLY的目中无人的、浅薄无知的、夸夸其谈的孩子,当时真痛恨自己的误入“红尘”。好在后来另有一位来自国内的移民学员,还有一位越南华侨,我们三个总是聚在一起聊天、日常交流,也不太孤独了。

再有我们的英文听说虽然差极,但笔试、动手成绩总是一流,慢慢老师们开始理解了我们的长处与短处,有些同学也慢慢试着接近我们(只为了考试时能帮帮他们)。直到毕业,都有同学老师问我:“真不可思议,你的成绩咋那么好?”鬼佬真的不懂得中国人哟,考试动笔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哟。

毕业晚会上,我出其不意地荣幸的拿了一个AWARD,我倒也为此深深感动了一回,原来时间用在哪里都是能够看的见的,鬼子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选自妩媚灵魂博客“花儿梦园”:

http://blog.51.ca/u-117232/2007/07/19/%e8%ae%b2%e8%ae%b2%e6%88%91%e7%9a%84%e7%a7%bb%e8%b7%af%e9%a3%8e%e6%83%85%ef%bc%881%ef%bc%89/
http://blog.51.ca/u-117232/?p=140
http://blog.51.ca/u-117232/?p=141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