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过于传奇,后半生查无此人
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他父亲朱标生过一回病,虽然说当时病得不太厉害,但是也得卧床休息了,朱允炆非常着急,干脆跑过去亲自服侍父亲的生活起居,昼夜间寸步不离。
其实,朱标的身体状况一直很不好,到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就死了。
父亲的死显然给了朱允炆很大的打击,他为父亲守孝的时候,那是不吃不喝不睡,几天时间就搞得自己身形消瘦,脆弱不堪。
朱允炆这么整,他爷爷朱元璋很着急,安慰孙子说:
你这么孝顺是好事,可是你也要为我考虑啊,你如此伤害自己的身体,爷爷看在眼里也难受。
朱元璋为什么难受?不仅仅是因为朱允炆是他最喜欢的孙子,还因为朱元璋已经决定,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其实,朱允炆也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但是他并不以成为皇太孙,未来则可以成为皇帝而开心快乐,相反,他总是忧心忡忡的。
我们知道,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边疆地区封了九个藩王,什么宁王啊,晋王啊,燕王啊,代王啊等等,就都包括在内。
(懿文皇太子朱标 形象)
这些藩王,不用上班,不用工作,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和义务,却能按时从朝廷领取可观的俸禄,这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为,这些藩王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家子,藩王会生孩子,藩王也有亲戚,王位也是一代传一代的,这就会形成庞大的朱氏宗族群体。
明末有个大臣叫做徐光启,他就推算说,明初太祖高皇帝分封皇室宗族,总数量不过五十八人,成祖朱棣年间增加到了一百二十七人,世宗朱厚熜时变成了一万九,而神宗朱翊钧时这个数字则变成了八万。
上海复旦大学有个历史学家叫做安介生,根据他推算,到崇祯末年,大明朱氏皇族的总体繁衍数量,已经直逼百万。
(徐光启 绘像)
这一百万人吃得好,住得好,睡得好,工资一分钱都不带差的,可九边的粮饷却很少有发齐的时候。
明朝宗族成员数量的膨胀,不失为明朝灭亡一个细致入微的原因。
当然了,朱允炆未必心疼钱,出于事情发生之久远,他也考虑不到这种经济问题,他所关心的,是藩王们的能量太大,会对自己未来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
这不是开玩笑的,戍边的这些藩王们,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有用以护卫的甲兵,多的能上万,少的也有几千,朝廷里的大臣们见了他们都要跪地而拜,而地方上的政务处理,以及军事指挥调动,也都要先请示藩王。
不过这对朱元璋来说,似乎不叫个事,朱元璋看待他的这些儿子,总是会往好的地方想,于是他就对朱允炆说,我把你的叔叔们封为藩王,让他们戍守边境,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替你抵挡胡虏的入侵,边关安定,你的皇位就能坐稳。
想法很好,似乎是在给朱允炆谋福利,可是朱允炆是个很能举一反三的人,他立刻就反问,说皇爷爷啊,边疆不安定,胡虏入侵,藩王们可以替我平定,可如果有朝一日藩王作乱,他们要反对我,我又该怎么办呢?
朱允炆自小通读儒家经典,遍阅史书,他不可能不知道汉时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所以他必须要从自身出发,来质疑藩王制度的合理性。
朱允炆这么一问,反倒是把朱元璋给问住了。
因为,朱元璋在设计这个藩王制度的时候,他就没有想到过这一点,老皇帝相信,藩王叔叔们不会造皇帝侄子的反,这是基于父亲对于儿子的信任,可是政治斗争异常残酷,你不能说把所有事情都用“信任”两个字来解决。
(明太祖朱元璋 绘像)
朱元璋也很聪明,他没有直接回答朱允炆,而是反问朱允炆有什么对策。
那么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可以说是提出了一系列十分典型,有效,有前瞻性,有实施性的计划,他的回答非常之完美,他说:
我应该是一个贤明的君王,有德行的君王,如果我有政绩,我做得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那么他们就没有理由反对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还要作乱,那我凭借身为君王的德行,就可以感化他们,而且虽然他们是我的叔父,但是我皇帝,在礼制的束缚之下,他们不应该反叛谋逆,我可以凭借礼法来制约他们。
这,是朱允炆在意识形态上对藩王们的处理办法,而之后他又提出了具体的思路,那就是,要削减藩王们的封地,使他们的活动范围变小,要废黜他们的王位,使他们变成普通人,让他们失去和中央朝廷抗衡的能力,最后,朱允炆还说,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那么就应该举兵讨伐他们。
您看,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朱允炆其实在脑海中就已经有了危机意识,甚至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设想出了解决方案,这和我们印象中软弱无能的建文帝,似乎压根就不是一个人。
这种对话,频繁的出现于建文登基之前的史料中。
朱允炆有一个亲信大臣,名字叫做黄子澄,他曾问黄子澄,说藩王们的地位尊贵,而且都掌握兵力,他们如果有不法的行迹,应该怎么办呢?
黄子澄认为,藩王的确有兵力,但是他们的兵力仅仅限于自我保护而不能发动局部的大型叛乱,因此一旦情况有变,朝廷只要集合全国之力进行讨伐,藩王们就一定会失败。
朱允炆对黄子澄的看法表示认可,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朱允炆对藩王们的威胁,他发自心底其实持的是一个轻视的态度,因为,朱允炆相信自己的能力,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圣明的君主。
的确,他也是这么做的。
(建文帝朱允炆 形象)
登基之后,朱允炆政绩斐然,他一改朱元璋执政晚期大肆杀戮的黑暗政治,赦免罪犯,宽仁执政,这为他在朝野中争取了不少的好感。
对百姓,他同样展示出了仁善的一面,子民们积欠的赋税,他大多减免,逢年过节,他还经常往民间派发米面粮油,皇帝还开创出十分贴心的社会福利制度,收养那些因病因伤因困而导致的鳏寡孤独,这使得民心依附,社会矛盾大大减少。
同时,皇帝还发展农业,兴办学校,积极考察官吏,甚至还提拔了如夏元吉这样的名臣。
因为朱允炆在位只有四年时间嘛,所以相对来说有关他的史料记载就比较少,而且朱棣登基之后曾经刻意的大规模的销毁这四年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其实已经很难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解读朱允炆。
但是,仅从现有的史料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朱允炆是一个深受儒学熏陶,性格和他的祖父截然相反而和父亲大抵相同的温和派君王。
我们当然很难说朱允炆是什么圣明君主,千古一帝,但至少他不是昏君暴君,更绝非庸主和泛泛之辈。
那么问题来了,掌握全国军民财,自己本身又处于及格线以上,为什么还会被仅有一城之地,数万兵力的燕王朱棣消灭呢?
两者之间的实力如此悬殊,因此成败为人所大为诧异。
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太祖高皇帝即位后的肆意屠杀,中央朝廷可以用于军事指挥的人才被消灭殆尽,朱允炆无人可用,这才导致了后来靖难之役的失败。
其实仔细分析史料我们就会发现,朱元璋不会蠢到为了给孙子铺路而把所有可用之人全都杀掉,高皇帝一边杀害功臣的同时,也早就在对北元的多轮征讨中为朱允炆训练出了一批能征善战的新兵,所以朱允炆不是无人可用,而是用错了人。
(明成祖朱棣 绘像)
自小出生在儒学教育的蜜糖瓦罐中,朱允炆对大部分文臣报以相当之大的好感,而在这些富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军事才能的文臣的影响下,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屡屡出现巨大的指挥和调度失误,最终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这不是朱允炆太过自信,而是朱元璋太过自信。
在这位堪称有史以来最传奇的帝王的设想下,由君王,藩王,外戚,驸马所组成的家天下蓝图,可以在封建皇权的引导下团结在一起,朝着大明江山万世永昌的目标一齐前进,可是,朱允炆能提出看似有效也的确有效的削藩办法,但是年轻的皇帝终究是稚嫩天真的,说到和做到,那是两个概念,以他为中心的书生权力集团无法贯彻落实朱允炆的削藩进程,大明宗室成员更是在这一场惊天之役中快速分化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支持朱允炆的,和反投朱棣的。
亲戚,有时候比陌生人还不靠谱,尤其是在朱允炆和朱棣这种血缘关系相近的势力中斡旋,进而做选择,为人臣者会大大的减少背德感。
给谁干不是干呢?这毕竟是你们老朱家的内乱。
如果起兵的不是朱棣,也许结果会有所不同,因为朱棣毫无疑问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帝王,面对这样的对手,朱允炆本来就已经是弱势,任何微不足道的失误都会让朱允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而如果即位的是朱标而不是朱允炆,结局也许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朱标的个人能力以及政治影响力都要远远超过他的儿子,如果朱标是皇帝,中央朝廷的崩溃将不会如此之迅速。
只是,历史不容假设,更没有如果。
四年的靖难之役几乎波及了整个华东和华北地区,四年中的大小战役,还都是那种反反复复的拉锯战,淮河两岸的民生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极目远望,荒芜破败,鞠为茂草...如果历史可以如果,天下百姓又何尝不想,如果战争没发生过,人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那该有多好?
参考资料:
《明史·恭闵帝》
《皇明史窃·卷三·革除记》
《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诸王二》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九上》
明清“靖难之役”小说书写的语境变迁与赋义转移,《明清小说研究》 2024年第3期
洪武帝对宗室军权部署与制衡的再认识——与“明初宗藩重兵”之说的商榷,《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1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