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最大的赢家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
一、
史朝义在莫州(今河北任丘北)被唐军打得丢盔弃甲,只敢龟缩在城中死守。史朝义是伪燕末代皇帝,叛将史思明的长子。
眼看大势已去,部将田承嗣灰头土脸跑去见史朝义:“陛下,唐军攻势太猛,臣快扛不住了。”
史朝义本就是草包一个,听到田承嗣的话后更是惶恐,颤声问道:“爱卿,该如何是好?”
田承嗣叹息道:“哎!事已至此,只能兵行险招。”
史朝义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握着田承嗣的手:“爱卿快说!”
“陛下可亲自到幽州征兵,臣留下死守莫州;到时前后夹击,唐军必定大败。”
史朝义听后,眸光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田承嗣接着说:“这一招比较凶险,要是臣撑不到陛下到来,还望陛下厚待我家人。”
史朝义看着满脸忠义的田承嗣,感激道:“爱卿放心,朕绝不会忘记爱卿的赤胆忠心。”
君臣二人商量一番后,史朝义便选精骑兵五千从北门突围而出。
田承嗣负手站在城楼,望着史朝义离去的身影,嘴角微微勾起,紧接着就对身边的将领大喊:“大开城门,迎唐军入城!”
二、
史朝义离开莫州没多久,就被三万唐军给追上。
唐军为何来得这么快?莫非田承嗣败了?史朝义不敢再往下想,一家老小可都还在莫州城内,他现在只想着赶往幽州搬救兵。
奈何唐军死追着不放,史朝义只能便打边退,直到范阳县城下。
范阳县是叛军的地盘,属于叛将范阳节度使李怀仙辖区,他派属下将领李抱忠镇守。
到了城门下,史朝义就让人对着城上大喊:“皇帝陛下在此,还不速速开门迎接。”
没多久,守将李抱忠就出现在了城楼上。
史朝义焦急喊到:“李将军,莫州告急,你速速带兵前去支援!”
李抱忠沉默几秒,有些不忍望着史朝义,随即喊道:“不用去了,田承嗣必定已经叛变,不然唐军怎么能到这里?”
原来,史朝义前脚刚离开莫州,田承嗣就大开城门投降了唐军,并把史朝义的母亲、妻子、儿子当作礼物送给唐军。
史朝义有些不相信,刚要反驳李抱忠,转念一想,自己那么快就被唐军追上,没有田承嗣的帮忙是做不到的。
李抱忠没等史朝义开口,接着喊道:“上天不保佑大燕,今天我已归唐。本可以将你骗入城中,再拿下献给唐军。念在你我君臣一场,我没有那么做,你还是赶紧离去吧。”
在史朝义抵达范阳县城前,他的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主动向唐军请降了,兵马使李抱忠率领将兵三千人镇守范阳县。
史朝义抵达范阳时,自然无法入城。
三、
眼看唐军将至,史朝义决定用“君臣忠义”来感化李抱忠,这是他此时为数不多还能努力的事。
可笑的是,史朝义一生主要做了两件能载入史册的大事:一件是杀了老爹史思明篡位,另一件是派人杀了弟弟史朝清。
现在自己走投无路了,却想要用忠义来感化他人。
论君臣,史家父子造大唐的反;论父子,史朝义弑父。这样一个无君无父之人,却还敢妄谈君父之道。
李抱忠久经沙场,自然不会被史朝义诓骗!
眼看卖惨无望,史朝义像泄了气的气球,对着城上喊道:“我一大早就赶路,还没吃饭,你就不能送我一顿饭吗?”
死前吃顿饱饭也是应该的!李抱忠觉得有道理,便令人在城东墙下摆些酒食款待史朝义。
酒足饭饱后,跟随史朝义的范阳人便不再愿意往前走,纷纷拜辞而去。
史朝义望着墙倒众人推的场面,除了哭泣流泪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饭后,独自与胡人骑兵数百人接着逃命去了。
既然田承嗣已经背叛自己,那么再回幽州搬救兵就没有意义!
史朝义只能选择投奔他处。东奔广阳,广阳也不接受;想要北入奚、契丹,走到温泉栅,被李怀仙兵追上。
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选择在密林中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吊自杀。李怀仙赶到,砍下他的首级带回给唐军。
正月三十日,史朝义首级送到京师长安。
四、
史朝义死后,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算是正式被平定。
可以说,大唐朝廷是这场浩劫最大的失败者。
这场叛乱不但毁了大唐盛世,唐天子也从天可汗的威名跌落凡尘;接下来的百年时间里,大唐皇权轮番被宦官、藩镇随意践踏。
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繁华不再。
叛乱之前,大唐人口五千三百万;叛乱平息后,人口只剩下一千七百万,死亡人数高达三千六百万,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
八年时间里,平均每天有九千八百六十三人丧生在刀口之下,或是饿死在道路之中。
强大无比的大唐王朝,开始土崩瓦解。
内部藩镇割据,外部吐蕃、回纥、党项、契丹趁势崛起,不断蚕食大唐疆域。
唐廷却无力抵抗,甚至发生过多次天子被赶出长安的事件。
五、
那些参与平叛的大功臣,并未因叛乱的平息得以荣华富贵、安享晚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大唐皇帝对将帅的信任感跌到谷底,他们一边用将帅去平定叛乱,一边又用宦官监视、掣肘。
叛乱平息后,这些将帅已经无用武之地了,为了避免再出现一个安禄山,大唐皇帝就拼命排挤和打压这些有功将帅。
著名的平叛四将帅,除了郭子仪外,基本都没有好结果。
“中兴大唐第一臣”的李光弼,由于害怕被宦官暗害,至死不敢回长安;部将都认为朝廷不再信任李光弼,便对这位老帅越发不恭敬,李光弼最后羞愤而死。
带兵歼灭史朝义的仆固怀恩,为了交好回纥,两个女儿远嫁他乡,一家46口死于国难,可谓是满门忠烈。
叛乱平息后,却遭到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反抗,后被郭子仪所败,病死于鸣沙城。
名将来瑱,也是被宦官诬陷,最终赐死在贬职路上。来瑱之死也是仆固怀恩发动叛乱的导火索。
至于郭子仪,他虽然得于善终,可是活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就连祖坟被宦官挖了,都不敢吭一声。
作为“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他们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安庆绪则被史思明杀死,史朝义最终上吊自杀。
不管是大唐朝廷、以及平叛的将帅,还是安史父子,他们都是“安史之乱”的输家,区别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至于最大的赢家,就是那些跟随安禄山父子、史思明父子的叛将们。
六、
史朝义自杀后,大唐朝廷早也无力铲除余下叛军。
不管是为了脸面,还是从实际出发,唐廷决定跟那些叛将们达成协议,只要发个归降大唐的声明,就不再追究。
叛乱结束后,皇帝任命史朝义降将薛嵩为相州、卫州、邢州、洺州、贝州、磁州六州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州、博州、德州、沧州、瀛州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叛将们在名义上服从朝廷,接受朝廷的领导。
自此以后,大唐开始走向藩镇割据,田承嗣占据魏博,张忠志占据承德,李怀仙占据幽州,著名的河北三镇形成。
三镇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都是节度使一把抓,朝廷无权也无力干预,并且节度使还能世袭,俨然一副土皇帝的做派。
可见,安史叛将们才是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