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元暴涨,为何加国零售价格下不来? /

加元暴涨,为何加国零售价格下不来?

近日,加元一路暴涨。昨日,加元对美元汇率继续保持高位,一度上扬到100:103.90,并以100:103.51收盘。随着加元的持续坚挺,出境购物的人日益增多。而看着这滚滚的出境购物大潮,本土的零售商们再看看自己这里的商品比对岸高出足足一截的价码,也只能望"潮"兴叹。而让南方的美国人赚得盆满钵盈,且还搭上了来回汽油费的加拿大消费者们在回程的路上,心中不免满是问号:加元暴涨,为何加国零售价格下不来?根据主流英文媒体的报道,其原因大致有三条:

加元升值使成本升高

其实,零售商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一个卖牛仔裤的业主向《环球邮报》的记者倒出了满肚子的苦水。他说:"我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和美国卖那里一样的价钱,我们的成本实在太高啊!"说着他拿出了纸,画出了一个大致的成本一览图,边画边说:"就拿服装类商品来说,我们的成本平均比美国那里高20%。加元是涨了,我们的成本可也上去了!"叹了口气他接着说:"就拿航运成本来讲,加拿大的航运费用比美国高15%!因为加拿大本土的商品购买力小,加航没有多少货运航班,所以成本高,而我们的选择余地少了,自然也就不能和他们还价。不如南边的美国,货运航班多,价钱也就低了不少。"最后他说:"我们和美国的同行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

本地销售商缺乏竞争力

而在零售商们叫苦连天的同时,一些经济学家也针对这一现状做出了补充分析。TD银行的一位经济评论家向《环球邮报》的记者拿出了他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利益在商品流通的第一环节(即从进口商出售到批发商的环节)流失极大,而从临售商到消费者这一环节的利益流失虽然不如前者,但是也十分可观。换句话说,这些商人都太"贪心"了。而他们认为,零售价格下不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除了成本增加,也因为缺乏竞争。在长期的商业运做中,加拿大的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们似乎已经形成了"默契",他们不用担心本国的主要商业对手们会忽然降价,而迫使其他同行也不得不一同降价。

国际大供货商的垄断

国际大供货商的垄断也是本土零售价格下不来的另一原因。《环球邮报》记者引用一位Best Buy Canada的发言人的话,提到一些国际大供货商无视加元增值之现状,而不肯降低发货价格。该发言人指出,垄断对品牌商品的价格影响尤其大。而这些国际大供货商的举动,很明显是在以牺牲加拿大销售业的代价维护本公司的利益,甚至有偏袒美国商品零售业的嫌疑。

政府官员给消费者打“安心针”

与此同时,从首都渥太华传来声音呼吁大家不要过于担心本土居高不下的商品零售价格。据《多伦多星报》报道,本周二(23日)财政部长Jim Flaherty 在一场同大型零售公司的行政主管们开过见面会后说:"价格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跌下来,总要给点时间吧。"在问及官方的立场时,Jim Flaherty则表示"站在消费者一边"。当说到美加零售商品的价格差异的时候,财政部长则肯定地说:"从理论上来说,两地同类零售商品的价格差异,应该不会太大。"言下之意,今天两地商品间巨大的价格差异是不正常的。但是他却同时又表示,政府不会使用宏观的经济调控手段来强迫商品降价。

《多伦多星报》的记者还从其他方面的渠道获悉,加拿大零售局(Retail Council of Canada)22日曾向财政部长Jim Flaherty建议降低进口关税,以便使零售商降低进货成本,以消除美加两国零售商品的价格差异,但是政府尚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加拿大零售商品的价格何时才能降下来呢?而广大的消费者何时才能结束又浪费时间且又耗费汽油的越境购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