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多维: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命案探疑 /

多维: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命案探疑

田家英是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这早已成为“历史的定论”。施害者为一场巨大政治阴谋扫清道路,当事人迫於一场大的政治运动来临时形成的心理压力,这总是第一原因。但是,随着文革研究和对毛泽东责任追究的深入,这桩文革“第二大命案”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探究发生在毛泽东周围的命案,不可能不注意到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之死。他死前,曾担任毛的秘书长达18年之久。

田家英,1922年1月4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一个药材商人的家庭,原名曾正昌。1937年12月到达延安。1948年8月,经陈伯达推荐,成为毛泽东的秘书。先后掌管毛泽东与亲属的通信、交往,及群众来信;掌管毛泽东的图章、稿费和书籍;参与毛选与毛泽东诗词选集的编辑工作;并直接秉承毛命,参与起草第一部宪法、起草毛在中共八大的开幕词,以及从事基层调查研究工作。1966年,中共颁布发动文革的“五一六通知”后的第七天——5月23日,死於毛泽东的藏书室——中南海永福堂内。终年44岁。

众说纷纭的“田家英之死”

1959年夏,田家英赴庐山途中。(资料图片)

田家英是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这早已成为“历史的定论”。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来源於它的“概观性”。不论这其中有多少曲折和公私原因,施害者为一场巨大政治阴谋扫清道路,当事人迫於一场大的政治运动来临时形成的心理压力,这总是第一原因。

但是,也正是由於这种“概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具体事件描述的“模糊性”,并不能满足公众对重建历史原貌的要求,随着文革研究和对毛泽东责任追究的深入,这桩文革“第二大命案”自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事的最近起因,可以追溯到1989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的问世。这本书,是由田家英的妻子董边和女儿曾自等主编的一本亲友纪念文集。但据董边在“编后记”中说,由於该文集把田家英的秘书、也就是后来《毛泽东传》的主编者之一的逄先知的同名缅怀文章作为首篇、并收入毛泽东给田家英的25封信,所以该书被冠以今名。不论编者这个处理方式的主观动机如何,它在客观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毛泽东的亲密的秘书之死,与毛本人是无关的。

在这本书中,田的亲友们关於田家英的死,是这样叙述的:

【1966年5月,大动乱开始了,面对陈伯达、江青这两个掌握“文革”大权,长期藏在共产党内的野心家、阴谋家的威胁,在被宣布“停职反省”的巨大冲击下,田家英选择了他的同志和朋友不希望他选择的道路。(逄先知《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载董边、镡德山、曾自编《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第82页)

王关戚一伙故意捏造罪名,5月22日,戚本禹、王力等三人以中央代表为名,宣布田家英的罪状,逼迫家英迁出中南海。家英忍受不了对他的诬陷和侮辱,不得不在5月23日衔冤辞世。(胡乔木《我所知道的田家英》,同上书,第124页)】

1994年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的《毛泽东的秘书们》在写到田家英之死时,虽然有意纠正了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尽可能还原了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但在大的结论上,基本沿用了这个观点。

也许是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满意,2002年香港《动向》杂志刊登出一篇罗冰的文章——《毛泽东涉暗杀田家英案》,对田家英之死又给出了新的说法:田不是自杀而亡,而是被汪东兴的警卫开枪打死,并暗示,此事与毛泽东有关系。

自此,关於田家英的死亡,大致有了三种说法:

其一、用绳索上吊自尽;

其二、用五四型手枪自杀;

其三、被击毙。

而关於田家英的死亡原因,也可以概括为三种说法:

其一、陈伯达、江青迫害致死;

其二、王力、关锋、戚本禹迫害致死;

其三、毛泽东、汪东兴谋杀致死。

而所谓“谋杀”论,据说又是以“三个悬疑”为依据的:

其一,田家英死后,为什么没有经过法定的“验尸”程序?

其二,有关田家英问题的档案资料为何失落?

其三,与汪东兴一同前往,同田家英谈话的警卫朱国华为何自杀?

据罗冰文章说,这三点悬疑,是在中共中央组织部1978年已经作出了关於田家英命案的调查结论之后,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陈云、彭真,於1980年4月,根据田的家属来信要求,责成汪东兴交代的。

但是,罗文的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1989年由田的亲友、同事编纂的那本纪念文集的支持。而且,2002年12月的《明报》月刊又刊出一篇当事人戚本禹所写《毛泽东秘书田家英被暗杀?自杀?——一宗至今未了的历史要案》,全面反驳了罗文的要点。不仅如此,还把本案的直接掌控者周恩来和安子文一派人物抖落出来。一时间,这桩本来看似尘埃落定的命案,又陷入众说纷纭之中。

显然,关於本案的争论,已经不仅仅局限於事实的真相、党纪国法、正义与非正义,而且牵扯到中共党内的派系斗争。若要?清这桩历史旧案,就必须分清事情的层次,才可能有公允之论。以下,是脑伤之后的笔者,於阅读之馀暇,对事件过程及相关评论所作的一种“梳理”的尝试,在此提出,希望就教於方家。

田家英究竟是怎么死的?

综合董边、曾自、叶永烈、戚本禹、王力等人的文章提供的细节,我们大致可以对田家英死亡前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966年5月21日下午二时半,中联部副部长王力、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科长、《红旗》杂志历史部主任戚本禹接到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的电话,到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合。安子文说,周恩来交代,马上要找田家英谈话,要他停职反省,由本禹接管他的工作,特别是毛泽东的手稿。之后,三人一同上了安子文的车,直奔田家英住的中南海永福堂。

三人到达田家时,只有田的夫人董边在家。三人略等了一会儿,田家英和他的秘书逄先知回来了。看见这三个人在家,田的脸上显出焦灼的表情。安子文招呼田家英和逄先知坐下之后,对田说:

“我们是代表中央的三人小组,今天向你宣布:第一,中央认为你和杨尚昆关系不正常,杨尚昆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你要检查;第二,中央认为你一贯右倾。

“现在,我们代表中央向你宣布:从即日起你停止工作,进行检讨。你的工作、文件,都交给戚本禹,等一会就办交接手续。”

安子文还说,“你的问题多大,怎样处理,要根据调查结果和你的态度决定,你要相信中央、相信主席,这几天就在家里反省,不要出去了。”

安子文讲完以后,田家英问:“关於编辑‘毛选’的稿件是不是也要交了?”

“文革”初期中央文革小组四秀才一度炙手可热。左起:戚本禹、王力、关锋和穆欣。(资料图片)

安子文回答说:“统统交。”

这时,戚本禹像是在暗示田家英,问道:毛泽东关於《海瑞罢官》的讲话记录,是否在他那里?

田家英的回答很乾脆:“没有!”

戚本禹又问田,毛的手稿有多少?田家英回答说,毛的手稿都退回档案馆了,他这里只有《毛选》第五卷的排印件。

此时,戚本禹通过田家英处的“红机子”(中央保密电话)拨通了给汪东兴的电话,告诉他安子文与田家英谈话的情况,要他派机要人员来协助清点文件。汪东兴随即派遣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机要员王妙琼到场,又指派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办公室主任张纯协助清点工作。

这以后,田家英问安子文,自己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始检查?安子文说:“你自己先想想,从庐山会议到现在,自己有哪些错误。”田表现出无奈而委屈,但并未多言。

下午四时左右,王妙琼到场,同逄先知一起登记、清点田家英处的文件。安子文与王力先在旁观看。大约五时以后,二人分别乘车返回。戚本禹则回到中央办公厅甲楼向汪东兴通报了情况。戚本禹对汪东兴说,自己只负责接管田家英的工作,永福堂的警卫、人员出入、田家英的安全要由他布置人管起来。汪东兴说他早有安排。

田家英家吃晚饭时,清点文件的一行人尚未离开田的办公室。他的一双女儿曾通过门缝往里张望,看见桌上、地上到处散落着文件和纸片,田家英站在桌边,紧锁双眉。她们感觉,来人同爸爸说话的语气很强硬。

大约在傍晚六时许,田家英处的文件清点完毕。

晚七时许,汪东兴召开中南海各单位科级以上干部会议,宣布田家英停职检查,戚本禹接替工作。他在会上讲了田家英的各种错误和他同田家英的斗争,还讲了毛泽东对田家英的批评。

戚本禹走后,田家英像塑像一般,一动不动坐在那里。董边劝他吃晚饭,他也不吃。其间,田家英问董边:“中央把我当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我看是当成敌我矛盾了。”

夜深以后,田家英与戚本禹通了一个电话。戚本禹在那头讲完以后,田家英“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并满脸怒色地对董边说:“戚本禹是什么东西?!”

又过了一会儿,田家英咬牙切齿地说:“我的问题是江青、陈伯达陷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相信这些人有好下场!”

深夜12点,田家英要董边去休息。此后,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

不久,戚本禹带王妙琼再次来到田家英的书房。田家英开始向二人交代遗留的文件,因为文件交接要经过他的秘书,戚本禹便到永福堂东厢去找逄先知一起来。田家英见此机会,马上跟过来,在卫生间的转角处紧张地问戚:究竟出了什么事,是谁在审他?戚感到,这是一种违反纪律的违规操作……

(《多维月刊》。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