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办公桌上的新宠:美国推出"蚂蚁工坊" /

办公桌上的新宠:美国推出"蚂蚁工坊"

早在1956年已经有个美国闲人制造出了批量生产的蚂蚁屋。他找到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用两块玻璃造出一个近似镜框的半封闭装置,在玻璃间填入沙土。两块玻璃夹出的空间毕竟比一个圆玻璃瓶有限,蚂蚁的工作效率不仅有所提高,挖出的隧道也清晰可见。

那个美国闲人名叫密尔顿·莱文(Milton Levine),现年93岁。他所创建的品牌叫“密尔顿大叔(Uncle Milton)”,旗下的蚂蚁屋也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蚂蚁农庄”(The Ant Farm)。时至今日,“蚂蚁农庄”已经在全球销售出超过2000万个,品种上也已分为传统纤薄型与现代创新型两大类。传统纤薄型仍维持了两块玻璃的镜框式造型,现代创新型在外形上更像花样翻新的“雪球”玩具,“雪球”里甚至也出现了滑梯之类当年我未能遂愿的蚂蚁“游乐器材”。

“密尔顿大叔”的“蚂蚁村镇”(The Ant Farm Village)在外形上属于“现代创新型”,而且实现了三个蚂蚁屋连通一体的设计。全套“蚂蚁村镇”包括两个“微型蚂蚁农庄”(Mini Ant Farm)和一个“蚂蚁镇”(Antville),每个“屋子”又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有沙土的“生活区”,上层有学校、食堂、糖果店和市政厅等“设施”。借助可弯曲的透明连接管道和专门的“蚂蚁台阶”,蚂蚁们在三个蚂蚁屋间穿梭,颇有些“乡下蚂蚁进城”的忙碌感。

“极限蚂蚁农庄”(Xtreme Ant Farm)是“现代创新型”蚂蚁农庄中最新的产品。与更适合观察蚂蚁隧道的传统纤薄型相比,现代创新型蚂蚁屋原本就是投合儿童心理的设计,“极限蚂蚁农庄”从名称上看更带有明显的顺应潮流痕迹。不过它也确实堪称蚂蚁的极限运动场,急转滑梯、攀登墙、蹦极乃至滑板道一应俱全。至于蚂蚁究竟能多充分地利用这些设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它们的期望。

蚂蚁工坊的诞生可以上溯到NASA2003年做的一次空间实验。当时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生物在失重状态下行为状态是否会发生改变。无论接受测试的蚂蚁是否如同在地球上一样“向下”挖了隧道,为保障蚂蚁们生存而特别研发出的凝胶物质保留了下来,进而成为新一代蚂蚁屋的主流装填物。

蚂蚁工坊使用的凝胶以海草提取物制成。与传统沙土相比,这种凝胶不仅抗震还能同时为蚂蚁提供必要的食物与水分,从而达到整个蚂蚁屋的完全“自给自足”。优质的凝胶可以达到几乎完全透明,凝胶装填的大型蚂蚁工坊甚至能提供一种近似水族箱的装饰效果。如果再辅以特制的LED背景灯,只要你不是对六足生物有特别的敏感,夜半无人目睹蚂蚁的忙碌或许能比猜度鱼儿的心思更能让人入静。

再好的装填物也不能取代真正从事工作的蚂蚁本身。对于一种随处可见、似乎微不足道的生物而言,“观赏蚁”这一概念或许有些突兀,但这种家伙也确实到了身价可沽的时代。尤其是对于以凝胶装填的蚂蚁屋来说,选择血缘纯正、尺寸匹配的蚂蚁已经成为能够直接影响观赏效果的因素。当然,各种蚂蚁屋的厂商也并不反对顾客自己动手捕捉蚂蚁,只是这样做需要顾客具备一点有关蚂蚁的基本常识,比如“不要捉树栖的蚂蚁”、“不要把来自不同蚁群的蚂蚁塞进一个蚂蚁屋”以及最基本的——“不要捉白蚁。”“要捉能挖隧道的工蚁”这一条其实倒不必特别说明,毕竟日常能见到的基本都是工蚁,若想赶上新蚁后的盛大婚礼,还真得需要对蚂蚁习性更精深的了解与一点运气。理论上讲,只要照顾得当,一个有蚁后的蚁群能在蚂蚁屋中繁衍生活好几年。在办公桌上陈列一个“三年陈”的透明蚁巢会是什么感觉,一时还真有些难以想象。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