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多维月刊》:李源潮的政治“迷彩服” /

《多维月刊》:李源潮的政治“迷彩服”

多维社特约记者白晓云/李源潮丰富多样的背景渊源,使他仿佛穿上一件五顔六色的“迷彩服”,能够很快地融进不同的环境。《多维月刊》刊出两篇长篇文章指出:李源潮既可归为“太子党”,又是“共青团派”,还可以算“上海帮”。在这一点上,他和刘延东一样是兼具三项背景的人士;由於师从北大厉以宁教授拿到硕士学业,李源潮更与“北大帮”也沾上了边。与哪个山头都搭得上,给他接过中组部长这个新职务带来了左右逢源的便利。

十七大之后最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是李源潮。十七大闭幕之后第三天,10月24日,新的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会议,拉开了中共十七大后人事变动的序幕。第一批的新任命之一,就是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任中央组织部长,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

李源潮可归为“太子党”,又是“共青团派”,还可算“上海帮”,他与“北大帮”也沾边。

将李源潮放在第一批任命,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后面众多省部级首长的重要任命,都需要他顶着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长的新头衔,去代表中央宣布。李源潮立即走马上任,短短几天中,奔波於全国南北,宣布三个新任政治局常委不再兼任原职的决定。

虽然身跨“太子党”、“共青团派”、“上海帮”等多种派系,但人们公认,李源潮并非靠父辈庇荫青云直上的纨絝子弟,他拼命干工作,在江苏有口皆碑,被称为“工作狂”。他到南京工作后,妻子仍在北京,并未随行,他一个人住在宾馆里,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

南京官场圈内人士告诉多维记者,李源潮作为省委一把手,免不了经常设宴接待中央领导机关前来视察的负责人。但他有个特点:到八点半左右,要么结束宴请,要么提前告退,然后一个秘书随从都不带,让司机开车带他单枪匹马下市、县、区“微服私访”,然后通知市委、县委、区委书记,连夜听取他们的汇报。省委书记的这一招,让下属不敢懈怠、拖沓。

李源潮仕途的转折点是2000年。正当知天命之龄,他从北京来到中国最富庶的省份之一的江苏。

胡锦涛10月16日全程出席江苏代表团的审议,同来自基层的代表交谈。右三为李源潮。

“21世纪的李源潮是20世纪的李源潮吗?南京的这位李源潮是北京的那位李源潮吗?”一位熟识他的人这样半带调侃、半是惊诧地问,因为在她看来:李源潮以2000年调到南京之日起划界,脱胎换骨,判若两人:此前的李源潮,稳重有馀,胆魄不足;儒雅有馀,生猛不足;细密有馀,恢弘不足;没想到,此后的李源潮,竟然一改只适合当幕僚、智囊的架势,将封疆大吏当得有声有色。

海外有媒体评价李源潮“得胡总真传”,在这一点上还说得真有道理:他像胡锦涛一样,在当副手、助手、二把手的时候,低调韬晦,不强出头;当上一把手、主政一方之后,才大刀阔斧,令出法随。

“六四”以后中国度过一段低迷沉闷岁月,邓小平南巡,中国才重新回到改革开放的轨道上。胡锦涛在十四大上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李源潮正是这个时候从担任了十年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岗位上转业。不过,他的仕途命运飘忽不定,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显然是压低使用。消息人士透露,他之所以被“压低”,原因之一是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六四”之前发出大批同情学生的稿件,记者李大同还挑头代表中国新闻界递交要求新闻改革的请愿书,分管领导李源潮被指“态度软弱”。

1993年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1996年3月李源潮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在这把算不上重要的交椅上,一坐就是四年半,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他的仕途之路“也就是这样了”。

世纪之交,2000年10月,当他调到故乡江苏担任省委副书记,很多人也没有看好他:职务级别仅算微升而已。据江苏省委官员向多维记者透露,李源潮初来乍到,分给他的宿舍条件以及工作用车都很一般。

多维社获熟悉内情的人士告知,是李源潮主动要求“下放”到地方上“锻炼”,这是他为打破自己升迁上的“僵局”,争取更广泛更全面政治资历的一步棋。到南京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在他两年多的省委副书记生涯中(中间到南京市担任市委书记一年),履新不久,李源潮作为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选派的两人之一,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发展中的领导者”培训班学习。

几乎就在十六大刚刚落幕,李源潮突然时来运转,摆脱冷宫生涯,2002年12月中央就宣布他升任江苏省委一把手——南京市委书记这把交椅他才刚刚坐了13个月多,还没坐热呢。整整五年,李源潮是中国省委书记中少数几位不是中央委员中的一员。多维社在2005年、2006年都发表报导,预测他虽然当时只是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但是他的超常跃升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多维於2007年2月19日报导:熟悉北京政坛的消息人士说,“李源潮被点将进入筹备十七大班子。他被如此器重,释放出他未来青云直上的强烈信号”。

据称,在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翻船落水之后,选派谁来主政上海,成为中南海一个棘手难题。经过中组部多方考察筛选,最高决策层和虽然离任但还保持强大影响力的元老们反覆磋商折冲,集中到三个人身上,这就是: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和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

进入最后候选名单的这三人各有所长。中央组织人事部门派专人分别在三个省用各种方式调查,徵求意见。结果,习近平最受各方好评,拔得头筹;李源潮得分也很高,但本省有政治老人因他“不够周到”而有微辞。

如此差之毫厘,最终失之千里,“上海市委书记”的桂冠,就戴到了习近平头上;其后续连锁反应就是:李源潮没有能够进入政治局常委。知情人士向多维记者披露说,“如果李源潮在对南京各位党内老人态度更圆通一点,照顾更周到一点,那麽,2007年3月份当上上海市委书记的可能就不是习近平,而是李源潮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