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中时报:褒贬两重天的加国医疗服务 /

加中时报:褒贬两重天的加国医疗服务

你对国医疗服务满意吗?可能得到的答案截然不同,赞美者称,加国具有全球最一流的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尤其像「老有所医」、儿童、妇女医疗保障等,即使贫穷者都能得到最完善的医疗保障,且医护人员医德高尚,职业规?严格;诟病者则批评,医疗资源日见匮乏,家庭医生不堪重负,慢性病患者长期轮候医治,急诊病患积压严重,等候床位时间过久。每个人医疗境遇不同,感观完全相异。

由於移民可以比较不同地域医疗服务情况,所以是最能直接反映对加国医疗状态的看法,但同样因视角、际遇的不同,看法差距也很大。满意度最强的主要集中於老年、妇产、儿童医疗服务,特别是免费住院医疗,负责热心的医疗照料,使许多新移民改变初至加拿大的不少负面印象。

的确,在社区中因感受优质医疗条件而改变对加国负面态度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一对来自上海的许姓夫妇,移民后在加国尝试过不少生意投资,但大多因人工成本、税收等负重,收益并不理想,也萌发重回国内的想法。前年考虑孩子照顾问题而申请父母移民来加,但母亲不久却因心脏病急发入院,最后做了心脏手术,经历一段家庭波折后,许姓夫妇对加拿大的印象大为改观,在国内数万元的心脏手术在加国是免费医疗的,而且住院的环境堪比国内的贵宾房,护士的礼貌素养更是国内所远不能比的,他们认同,这种医疗环境必须以高税收为基础,所以根本不必不满现况。

另一位菲律宾华裔富商原来一直抱怨加国税收过重,但一次住院治疗肝炎的经历,使她彻底改变高税收的负面批评,了解全民医保正需要每个公民的高赋税。另外,很多新移民来加后追生第二、三胎,这方面的感受也很强烈,特别是来自亚洲、非洲的移民比较原居地妇女生育医疗、福利制度,无不对加国医疗环境、条件赞不绝口。

在中国国内享有离休干部待遇、移加后开创老人俱乐部的陈先生,特别对两地的老人住院待遇简单作了比较,更明显体现加国「老有所医」的优越性。他指出,老人在加拿大从挂号费、药费、住院费乃至餐食费等全部免费,但在国内住院医药按每人每年社保规定支付,超额均一切自理,挂号费、餐食费都需自理;病房内的设施就更有很大差别,从洗浴设施、用品、电话电视、生活用品等,加国医院都很齐全,但在国内医院病人大多需自理,就连陪夜的躺椅都需租用;更大的差别在於护理服务,本地护士为病患洗身换衣,扶送大小便等,无需家属担心,但在国内家属除自己护理外,还需另雇护理工;遇到病患危急弥留之时,本地医生会与家属建议一些用药情况,尽量减少病患痛苦,但在国内普遍存在向家属推销贵重药的情况。

医院硬件仅是一方面,而在管理、服务质量等软件方面,加国医院更令陈先生及一批移民老人感到欣慰,医生、护士亲切的关爱照顾是他们最珍爱的,特别如住院期的夜晚护理,医院方面根本无需家属担心,细心热情的护士可以承担所有照料工作,甚至繁杂脏乱的护理工作,这在中国国内普通医院中是难以想像的,家属陪夜是劳心劳力的苦差事,加上护士普遍缺乏热情及医德,有时日夜照料病患成了很重的家庭负担。

另外一个令很多移民感到惊喜的是,在加拿大不用送礼、托关系,就能遇上最一流的医生动手术或治疗,然而在中港台,乃至其他亚洲地区,用各种方法找名医治病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在加拿大你无需担心,也基本上无门可托。一位李先生曾因颈椎毛病入院动手术,手术后情况很好,后来才得知动手术的医生是国际上都有名望的教授,不仅有名医治病,而且所有医疗、餐食全数免费,另外还有护士日后跟进家庭服务等等,令他感激不尽。同样他有一位「大款」朋友在上海接受脊椎手术,私下花了十万元请名医主刀,而且住的是花费很大的最高级贵宾房,但数年中动了三次手术,至今仍未痊愈,妻子不断叹气,现在有钱也没用,生活素质越来越差,连一个安稳的觉都睡不好。

自然由於国情的不同,简单比较医疗环境可能会失之偏颇,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医疗困境,即使加拿大也开始医疗基础不适应人口增长需求的局面,面对长久美誉无数,现在仍然有很多加人对目前的医疗体系存有很大的不满,包括家庭医生不足,医病轮候期过久等,而最焦点的问题就在於急诊,最近主流传媒披露的救护车送病患入急诊室,因急诊等候过久,造成数人死亡的事件,这就是一个最令人诟病的焦点,也是移民所遇最大的医疗困扰。在多伦多,由於九十年代前安省保守党大幅合并精减医院服务资源,加上大都会人口急增,现在急诊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每到换季多病发期,救护车、急诊室不堪重负已成了常态,吓得很多移民去了一次急诊后就心有余悸,不到万不得已,死活也不敢轻易造次。

小李几年前因发高烧,神智不清,夜晚被朋友送入急诊室,光等初步检查就两个小时,吃了退烧药后,其间都没人来询问过,他一直感到很冷,但连叫人的气力都有,到第二天早上七时多,朋友来探望才找到他,小李马上让朋友送他回家,发誓以后死也不入急诊室。到现在他自备很多从国内带来的药,有病自医,怕了急诊。

急诊长时间等候是很普遍的现象,而新移民更会遇上语言沟通困难,面对一些疑难杂症,乃至精神病情况,还要找其他资源的帮助,有时更拖延医治时间,在华人社区中以往都传出过一些闻人得不到急诊医治而不幸死亡的情况。另外,医疗程序的不同,也令很多外来移民「吃不消」,感叹「过於死板」。对中国大陆移民来讲,最不适应的是加拿大急诊打吊针很鲜见,而在中国打吊针、吊盐水成了急诊疗效最快最强的方式。不仅如此,有些医疗程序过於条规繁琐,也使很多病患不满,吴太太有次牙痛看急诊,也是等了四个小时才见了医生,最后医生要求一段时期内每天回医院打吊针,但却不知吴太太每天去,每天等,一个多小时是普通的,而且到了打吊针时,每天护士都要从头到尾再查询、登记个人资料,烦得吴太太抱怨不断。

医疗是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很多移民选择来到加拿大,医疗保健是一个重要权衡因素,加拿大可以自傲拥有全球一流的医保体系,但随着大都会人口的激增,大众医疗环境正在走下坡,只要问一下20年前来的移民,就能比较出如今医疗困境,甚至现在新移民找个家庭医生都不容易。如果世界很多地方的人是「生不起的病」的境况,那加拿大需要调整医疗体系,让所有急需治病的人,有平等医疗的机会,都能更好享受到加拿大的医疗福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