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对CCTV的评价:有点失望
提要: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满意度颇高,然而外国人却总能挑出毛病。这不,美国的June Shih对CCTV牢骚满腹。毛主席曾告诫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对方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好,是狗嘴里吐象牙也好,或者真是忠言苦药,我们先看了再作评论。
原文,翻译过来:
若说中国现在铺天盖地都是奥运会的报道并不为过。CCTV多个频道、北京台及其它省级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赛事。早在开幕式前的数星期,旷日引月的火炬传递便无休无了地重播。看着第61个火炬手,一个矮墩的当地政府官员,将火炬传递给第62个,一个来自联合国的高挑的欧洲人。看着火炬在成都街上传递!然后天津!然后是北京外环的郊区!然后又是——天津!
现在比赛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任何比赛,不论是射箭还是排球,都可以看到直播。主播刺刺不休地播放中国的举重、射击、体操和游泳夺金的精彩瞬间。不报道赛事时,便充斥着诸如《奥运会里的妈妈选手》,《剃奥运头的少年们》这样的节目。激情满腔的报道当然不只限于中国运动员——我也看了伴着惠特尼·休斯顿《流光》(One Moment in Time)的美国金牌得主的慢镜头。中国电视的问题在于将国家凝聚力与对体育赛事过度热情地、充满爱国主义的报道联系在一起。CCTV就像是注射了类固醇、生长激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沙丁胺醇的NBC。
随同当记者的丈夫(为了写好稿件,他穿梭于人山人海的赛场间)一起来到北京的还有行动不便的老父老母,和每天下午都要睡个长觉的刚学步的宝宝。我呢,只能说已经在北京的电视机前停工很多天了。如果你只通过CCTV观看奥运会的话,你就不得不关注中国队。这一点对我来说,其实并不是大问题。我是美国人,但从12岁时中国派出规模庞大的运动员参加洛杉机奥运会起,我就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队。(请别因此取消我的户口。)我向来乐于支持弱者,而1984年,在屡战屡胜的美国和紧随其后穷追猛赶的苏联军团面前,中国确实很弱小。作为中美混血儿,看着自己族类赢得金牌自然欢欣雀跃。那个夏天,我便深爱上一举夺得六枚奖牌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因此上个星期,看到我七年级时的天神,矫健和荣光不减当年地绕着鸟巢环行一圈,点燃奥运圣火时,我吓了一大跳。
13号早上,虽然我们已经买了沙滩排球的票,但全家人还是决定呆在住处观看男子体操决赛。中国运动员自是众望所归——我们不想错过这精彩的比赛。几分钟后,我们便期望是在家里看这场比赛。“为什么没有零度接触环节(up-close-and-personal segments)?"我姐姐问道。评论自然有很多,但完全不似NBC的雕章琢句和取精用宏。除了这些选手的籍贯,其它的历史或背景几乎不着一字。自然也没有到他们家乡采访,因此也没有了满面骄傲却泪光闪闪的父母。虽然这些关于牺牲、受伤和不幸的故事是媚俗的,但它至少让你我了解了一个从前没有听说过以后可能也不会再听到的运动员。为了对中国其他一流体操运动员,比如杨威,有进一步的了解,我竟得去美国网上搜寻他们的履历。
CCTV抛弃这些人情之常(soft-focus)的资料,取而代之的却粗糙且以偏概全。不难想像,事先进行了训练保证些摄像机只对准中国体操运动员。在前面的项目中,当中国尚处于第五名时,CCTV却极少甚至只字不提第一、二、三和四名的团队。甚至,当中国体操运动员在等待评分时,CCTV的镜头仍停留在他们身上,即使他们闲坐无事,而其他的选手在这几分钟里还在进行比赛。为了避免尴尬,评论员不时地说句“队员看起来都很紧张。他们应该完全放开。如果他们完全放开了,他们会表现得更好。"而此时我们对其他队的赛况一无所知。“让我们看美国运动员的表现!"我姐姐大叫起来。
这不能不让人失望。即使NBC也一直都只关注美国队,但起码他们知道拍摄运动员等待分数的时候,于好的电视制作并无益处。他们懂得如何讲述一个竞争故事,有竞争,就有对手。这就是取缔了电视制作自由市场的问题:任何不卑不亢,以收视率为导向的广播机构,都会在此时考虑他人的需求切换到其它比赛。
但昨天CCTV表现得根本无法容忍离开它的团队哪怕一会儿。不得不提醒的是,截止昨天为止,这还只是奥运会庞大宣传计划中的一个齿轮而已。NBC之所以标榜爱国主义是因为它热售;CCTV的爱国主义却因为它就是律法。CCTV的首要关注点不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宣传中国的辉煌灿烂和中国的政权。这无疑会使观看体育赛事的乐趣大为缩水。
抛开失望不讲,这次的奥运会仍有许多虽然俗但却值得津津乐道之处。每每看到《北京欢迎你》,我平静的心就会顿生温暖,这首长达七分钟的歌曲似乎在每天的固定时刻循环播放。视频里,中国最热门的100名流行歌手唱着这首甜蜜的,但也并不激动人心的歌,庆祝奥运会的开始——有谁不被站在长城上面对着镜头伸出双臂,用普通话说“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的成龙所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