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名领养中国孤儿的老外对毒奶粉的看法 /

一名领养中国孤儿的老外对毒奶粉的看法

中国毒奶粉问题,再次引起世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新闻网社论版副编辑、资深驻外记者里格-科亨(Martin Regg Cohn)作为领养中国孤儿的家长,对此深有感触。

他在9月23日的评论中说,自己领养的女儿,婴儿时期就是喝中国的婴儿奶粉。所以当他获悉目前毒奶粉恐慌席卷中国大地时,即使表面上身处安全距离外的加拿大,也感到震撼。

事实上,尽管他和领养的女儿已经返回加拿大几年,过着有保障的生活,但仍然没有安全感。像他的女儿,出生后最初几个月在孤儿院里,都是喝当地的奶粉,所以他和女儿也都承担了风险。即使他们现在特意不消费中国的食品,但也要受到全球食物供应链的束缚。

例如,多种维他命中可能含有草药成分,猪肉香肠里使用了血液稀释剂,或者由几种水果汁浓缩制成果汁等。所以大家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吞咽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来自哪。

在他担任加拿大《多伦多星报》(the Star)驻香港记者期间,曾经历了一次类似的食品丑闻。2004年,他在中国领养了女儿。就在同一年,中国爆发了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安徽省有13名婴儿食用了假奶粉后,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抚养他女儿的孤儿院没有受到假奶粉的直接影响,但也令人感到不安。当他返回香港后,当地超市的常客提醒他,避免购买中国食品。香港超市的肉鸡是从18,000公里外的巴西运来,取代过去跨越陆路边界从中国大陆运来的鸡。而莴苣则来自澳大利亚,绿花椰菜从美国进口。香港超市进口的食品不计成本,不考虑燃油消耗。在新近繁荣的中国,既有像这次揭发出的有毒婴儿奶粉,也有高价进口的外国食品。

这是人的天性所致。但加拿大人虚假的食品安全感还是令人吃惊。他认为,在全球化的许许多多好处中,食品安全却是全球化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因为谁也难以保证,远在万里外的食物供应商,像加拿大自己的农场主和食品加工商一样负责任。

他曾经访问过印尼的一家养虾场。那里遍地泥泞,污水横流,却向加拿大供应急冻虾。然而加拿大也有自己的问题——最近闹得纷纷扬扬的枫叶食品公司(Maple Leaf Foods)李斯特菌污染肉食品事件,以及前几年安省沃克顿(Walkerton)自来水污染事件等。

但在这里,公众最后可以找到负责任者——公司行号和各级政府,因为我们生活在成熟的民主国家。而中国是仍然容忍贪污、各级都遮掩丑闻的国家,大家对其制度如何能有信心?中国当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封锁有毒婴儿奶粉丑闻,因为他们认为,国家的面子比拯救婴儿的性命重要。

他原来以为,他的家庭离开中国后,已经远离了食品威胁的第一线。但殊不知正是拜全球化所赐,食物威胁的第一线也随他们一家,搬到了加拿大——因为在这里同样没有办法知道食品的庐山真面目。当他在加拿大超市拿起一盒芒果汁,发现标签上赫然写着“加拿大产品”,好像加拿大生长着芒果树一样。

目前渥太华当局正修订食品条例,规定从明年开始,只有本地成分高达98%的食品,才有资格标示为“加拿大产品”。如果产品制造成本中,本地份额只达到51%,那么包装上只许标示为“加拿大制造但含有进口成分”。可是并没有特别要求注明进口成分的原产地——例如其中的胡萝卜汁是原产于美国还是中国。这就仍然留下了不安全的因素。

去年加拿大人预先尝到了食品风险的滋味——当时北美数以百计的宠物猫狗患肾脏病,结果发现安省密西萨加(Mississauga)一家宠物食品厂使用了从中国进口,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原料。

当上述事件爆发时,作者首先想到,如果中国人在宠物食品中使用了三聚氰胺,那么这种毒物扩散到像奶粉之类的食品,只是时间问题。他最后表示,当大家为宠物而烦恼时,他想知道有多少人的性命下一次会处于危险之中。他说:“我不会忘记安徽的大头娃娃,也不忘自己的中国领养女儿,大家或许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