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赴俄秘密训练详情首度披露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1996年10月的一天,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像往常那般优美、宁静,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的不同肤色的航天员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日常训练,两张新面孔悄悄地出现在他们身边。到访者拥有着这里不曾出现过的黄皮肤、黑头发,他们说着一句响亮而自豪的话:“我来自中国。”他们就是中国首批航天员教练员——吴杰和李庆龙。
为了培养出中国优秀的航天员教官,学习、借鉴俄罗斯的航天员训练经验,我国按照预备航天员的标准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出了两名航天员,送他们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培训时间从1996年10月开始,持续到1997年11月。
来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航天员一般要接受为期4~5年的培训。当我国向俄方提出将中国航天教练员的训练期缩短为一年时,俄方负责人非常惊讶──他们认为一年时间太短,很难完成全部的训练内容。然而,受限于当时我国经费和时间安排等问题,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俄罗斯4年的培训程序。
这样一来,作为第一批“留洋”航天员的吴杰与李庆龙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荣耀的背后的责任是重大的,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也必然是艰辛的。
初来乍到
初到俄罗斯,吴杰与李庆龙经历了各方面的考验。
莫斯科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了5个小时,调整生物钟还算是小事一桩,可是中西餐饮的差异,愣是让两位有多年军旅生活的铮铮汉子长期食不知味。中国人喜欢吃全熟的热食,西方人喜欢吃冷食,而且食物至多也就是八成熟。开始的一两餐,他俩还觉得挺新鲜,那之后就味同嚼蜡,用餐成了为保证体能而必须完成的任务。
过了生活关,还得过语言关。学习俄语是掌握宇航理论和接受具体专业培训的基础。在俄罗斯接受培训,只懂常用的俄语远远不够,训练中涉及的大量专业词汇,光靠死记硬背是记不住的,他俩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为了改变长期形成的母语语言习惯,吴杰与李庆龙留心身边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俄语,也尝试着用有限的俄文词汇和身边的俄罗斯人交流。虽然有时候他们必须借助手势才能真正明白对方的意思,但他们始终坚持让自己融入完全的俄语环境中。在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短短的一年训练时间里,吴杰和李庆龙不仅能用俄语自由交流,而且还成为了专业领域的行家。
这一年,德国、法国的受训航天员每个周末都要乘飞机回国休假,吴杰、李庆龙却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他俩发扬中国式的“钉子”精神,利用了所有能利用的一切时间学习。他们和生活老师大练口语,在餐厅、游泳馆、桑拿房里与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各国航天员交流训练心得、询问太空飞行经验,回宿舍再笔录下来。吴杰说:“国家花那么多钱送我们去,并且几年的学习内容一年要学完,我觉得要尽量学东西。中午不睡午觉,一般晚上工作到12点以后。真正感觉到那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特色训练难度大
1997年3月15日~7月18日,吴杰和李庆龙接受第二阶段的训练,这期间他们投入训练的时间达700小时。整个培训分为7部分:航天基础理论培训、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培训、降落后的动作培训、技术培训、飞行培训、舱外活动培训和天文馆星空辨识。每项训练都各具特色。相对轻松的是环控生保训练和航天飞行器对接训练;最枯燥的是专业理论课学习,内容深奥,涉及知识面广泛,难度大;最有趣的是天文星座辨认训练;强度最大的是体能训练……每个航天员每周至少接受半天的体能训练,如长跑、游泳、攀援等。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其中一些特色训练——
直升机救生训练 分吊篮救生训练和穿着航天服救生训练,它们各有不同的技术要点和动作要领。譬如在吊篮救生训练中,首先米-8直升机飞临基地上空,盘旋一周,悬停在坝子上空,距地垂直高度保持在30~40米之间。发现需要“营救”的航天员后,俄方教练穿好吊篮、系好缆绳,再通过传动装置把航天员拽入机舱。
水上救生训练 看过水上救生训练的人一定会觉得那场面惊险又刺激。因为直升机在湖面上空悬停时,螺旋桨旋转所产生的局部风力可达到5级,“掉落”水中的航天员,很难在湖中定位,还经常会被风吹跑,弄得不好极容易呛水。在4名蛙人的帮助下,身着抗浸服的航天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悬吊救生的缆绳固定在自己身上。别以为离开了水面就不存在危险了,在航天员被吊出水面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好动作要领,很容易弄伤自己的腰部。
“联盟”TM固定基全任务模拟器训练 训练时按真实情况进行操作,任务分工明确,进出舱的顺序规程严格有序,一丝不苟。航天员身着俄式航天服,进舱之后科目未完成不允许出来,哪怕内急难耐,严厉的俄方教官也绝对不会通融。因此每次进行这样的训练,吃早餐时航天员都不敢多喝稀饭或饮料。
这些训练,强度大不说,训练过程中航天员还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自己,同期训练的一位法国航天员就因为在球类训练中小腿骨折而被淘汰。这向中国航天员敲响了警钟:在国外接受培训的机会弥足珍贵,如果自己也发生这种事故,如何向祖国和人民交代?
极限训练挑战毅力
要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其他航天员4年的培训课程,训练的艰苦程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李庆龙回忆道:“4~5年航天员训练的所有内容,被压缩成一年……那确实是魔鬼训练。”看看下面这些截取的场景,你就能清楚地知道李庆龙口中的“魔鬼训练”是何等模样了。
场景一:
地点:北极圈 温度:零下50摄氏度 训练内容:寒区生存训练
顶着4、5级的大风,吴杰和李庆龙的寒区训练历时6天20小时47分钟。最艰苦、刺激的要数挖雪洞、搭雪屋。他们把砍刀当作挖雪的工具,用降落伞布充当运雪的工具,就地取雪砖搭起圆锥形的雪屋,俨然是在过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雪屋、雪洞的温度是零下18摄氏度至零下24摄氏度,垒一座雪屋或挖一个雪洞需耗时10小时左右。工作时他们必须不急不躁,尤其不能出汗,不能透支体力。
在高寒野外生存训练期间,吴杰、李庆龙在1米多深的积雪里蹲了48小时,每人的口粮只有一块饼干、2块巧克力和1/3块甜点心。训练结束时他们的体重都下降了4~4.5千克。
地点:模拟舱 训练内容:耐热训练
模拟舱里,90摄氏度的干风一个劲地往里吹,汗水在吴杰、李庆龙脚下汇聚成小水洼。凭着过人的毅力,他们一口气坚持了52分钟。
场景三:
地点:黑海 训练内容:海上出舱训练
海上风浪逼人、烈日当头。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航天员正在狭小闷热的空间里进行训练。舱内面积很小,3人一组呆在舱内,完成所有的操作后,再一个个轮番换下笨重又复杂的航天服,换上密不透风的抗浸服出舱。
场景四:
地点:不足10平方米的隔离舱 训练时间:不间断的72个小时 训练内容:隔离训练
72个小时,一个人生活、工作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能睡觉,也无人说话,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吃饭是按时从小窗口递进去的。一小时,又一小时……人开始变得麻木,可刚垂下眼皮想打盹,舱内的警示器就响了,只好打起精神接着干。这72小时光干活,不闭眼,全凭毅力支撑。
成绩骄人
吴杰和李庆龙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正常情况下需要4年才能学完的课程。经过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近乎苛刻的考核,最终他们以各科平均4.5分的优异成绩拿到了“国际航天员”证书,吴杰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指令长,而李庆龙成则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随船工程师。
“应该说,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培训中心对他们的考试是严格的,甚至是严厉的。”当时任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副主任的阿-彼-麦依波罗达上校说。
乐在其中
回想起在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训练的那段时光,两人感慨:虽然辛苦,但是他们乐在其中,期间发生过不少乐事,大家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俄方工作人员热情而又友好,时常把自制的小吃送给中方航天员及随行工作人员。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就常以茶叶、清凉油、白酒等物品物品回赠他们。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还定期派车送吴杰、李庆龙及中方工作人员游览莫斯科红场、二战广场、温登汗等名胜古迹,或者送他们去古姆、楚姆等大型商场以及阿尔巴特大街等地观光、购物,他们还曾一起去伊兹玛伊跳蚤市场“淘金”。
无法实现的约定
回国前,吴杰对当时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克里穆中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今天,我在这里拿到的是贵国的毕业证书,回去后我还要拿我们国家的毕业证书,将来乘我们国家的飞船去和你们的‘和平’号对接!”
克里穆笑着回答:“对接是要有合约的,但我期待着这一天。”
令人遗憾的是,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毁,吴杰和克里穆的约定也就永久地尘封在了记忆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