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世界日报:不怕跌倒 黄陈小萍自创机会 /

世界日报:不怕跌倒 黄陈小萍自创机会

(世界日报) 以8000多票大赢资深国会议员陈卓愉,替保守党在列治文选区抢下多年来失去的江山,第一次以女性身份代表列治文进军国会山庄。新科议员黄陈小萍在这次的联邦大选中,打破了几项纪录,也让人看到她摘下甜美果实的背后,历经选战的严酷考验和她个人坚持的信念。

尽管当选前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社区领袖,黄陈小萍和夫婿黄以诺位于列治文的家却相当俭朴、清爽,从中国太师椅、刺绣桌巾、客厅里醒目地挂著两人一路走来的人生座右铭「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出自圣经)、「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论语),看得出信仰和传统文化在两人身上深埋的影响力。

黄陈小萍坦言,选前她和对手阵营都预估票开差距大概就是「几百票的激烈状态」,但没想到却赢了这么多。她归纳,意料之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勤快、倾听、党理念和大环境」。

黄陈小萍说,她从去年起就开始敲门拜票,很早作准备,重要的是倾听民意,把事情做好,使得有些原本十几年下来都支持自由党的选民也改变心意。另外,保守党上台施政所励行的小政府、减税政策,赢得选民信任,加上当今经济挑战大,「减税政策的确对保守党有利」,她认为都是促使她大赢的重要关键。

(新科议员黄陈小萍和夫婿黄以诺两人个性互补,牵手走过30年。年轻时他们都对政治感兴趣,退休后老公助老婆攀上国会殿堂。记者范琼文/摄影)

当然她认为选上决不是自己的功劳,他背后一大票义工团队,坚强的打电话催票策略,都是让票数拉开的致胜因素。

提起从政的念头,黄陈小萍直言,她对政治不陌生,甚至从年轻就生了根,却在退休后才结了果。她和先生黄以诺在大学时就积极活跃保钓、力促中文成为香港法定地位运动。但「我们都是教书人,关心政治却没有机会涉入政治」,直到2000年联邦大选,当时已经移民20年的她,看到执政的自由党方向有些不理想,决定出头试身手,挑战自由党的梁陈明任。虽然最后差距3000多票,但她觉得经验相当宝贵。

2004年搬到列治文,再战陈卓愉再败,令她当时的确有「休兵」的打算。黄陈小萍当时已经是宽特兰大学国际项目主任,她说,当时作好了退休的准备,打算回家好好照顾身体不好的老公,作自己热爱的社区服务。没想到2006年时社区友人一再支持她再度出马,加上她一直在党团里积极从事桥梁的工作,也给了多元文化国务部长康尼不少建议,老公在耳边也积极鼓励她再战,为国家服务,于是她抱著为社区奉献的决心出来,但没想到「这一仗打得很辛苦,也很有意义。」

她说,她这一生效法政治人物的典范,一是「铁娘子」柴契尔夫人,一是邱吉尔。「因为他们都是跌倒过无数次才成功的人」,丈夫黄以诺则是她背后永远的支柱,随时给她鼓励,替他传达小市民的意见,也随时帮她采煞车。

黄以诺笑说,老夫老妻将近30年,知道她做事拼命,常常忘了自己,也容易受伤,常劝她要慢一点。他有一点非常佩服老婆,就是创造性强。他说,从移民至今28年,「她找的工作都是自己create出来的!」

黄陈小萍从政前前一直从事教职,自称贫农出身的她,能读书都是村民攒钱,自己拿奖学金一路熬出头的,因此养成她有机会就回馈社会的信念。她在香港教书,移民温哥华后从头开始,一路从大学念到博士毕业,最艰困的时候曾经白天念书,晚上去社区学院当英文老师,周末到丈夫经营的餐馆帮忙,「那时没有一天休息,每天睡不到五小时。」她博士论文写的是创业课程,曾经协助新移民创业,自费到中国帮下岗女工创业,得过不少相关的荣誉大奖。

从教职、社工到国会议员,黄陈小萍的服务热诚不变,她希望未来能够尽己之力,作两岸三地和加拿大关系的桥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