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庸之道抹杀创新? 大陆人为何无缘诺奖 /

中庸之道抹杀创新? 大陆人为何无缘诺奖

高锟夺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再度在大陆激起涟漪,许多人共同的疑问是,为什么大陆人得不到诺贝尔奖?这个疑问其实在大陆已经争论已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内,许多人将矛头对准中华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影响了创新研究精神。

虽然大陆当局始终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但高锟得奖,还是为大陆科学研究人才注入一剂强心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曹庄琪就说,「我们何必怅然若失?」他认为,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华人科学家问鼎诺奖桂冠,从中透著一个信号----大陆科学家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

离得奖距离越来越近

也有许多大陆学者认为,高锟早在1966年就发表了有关于光纤的论文,经过40多年的历史检验,经过实践、应用与社会贡献的多重验证,这项成果才摘得诺奖桂冠。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一度薄弱的经济、工业基础得以不断充实,这些都为科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少科学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以,对于摘取诺奖要有耐心和信心。

尽管如此,近年来每到10月分公布诺贝尔奖得主时,大陆学界和媒体几乎都会「例行化」的「反省」一番。杨振宁曾将原因归咎于《易经》,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儒家大一统思想抹杀创作

此外,也有学界认为,儒家文化「大一统」强调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大一统」思想的积极意义是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的自由。

郁闷中乐观看待未来

当局对于研发预算的投入不足,也是许多大陆学界及媒体认为阻碍科学研究的原因之一。早在2001年度美国财政预算草案中,联邦研究和开发经费高达853亿美元,其中约50%用于基础科研;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教育比大陆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就曾指出,制约大陆获诺贝尔奖的关键因素在于大陆缺乏创新精神,特别是有的决策者缺乏创新精神。虽然「反省」的声音不少,但是也有学界人士乐观看待。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全球经济焦点移往大陆,全球经济研究中心也将移往大陆。

不少大陆科研工作者认为,在大陆从事科研,无论是经济还是科研环境,都越来越好了。曹庄琪说,1980、90年代,科研人员要申请到研究经费很困难,研究「捉襟见肘」,现在研究经费相对充足了不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