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遭遇罕见水危机
新华网11月13日报道 今年入秋以来,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位持续下降。10月下旬,洞庭湖主要控制站城陵矶水文站水位一度降至21.62米,为1960年以来罕见的低水位。
目前,洞庭湖蓄水量不足8亿立方米,尽管整体水质明显改善,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湖区面临的新难题。
位于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仅次于江西省的鄱阳湖。
图:洞庭湖畔的岳阳渔港码头干涸的湖床。
图:岳阳洞庭湖干涸湖床上的死鱼。
图:岳阳洞庭湖干涸湖床上的死鱼。 岳阳洞庭湖岸边停靠的歇业渔船。
由于水位下降,湖中散布的洲滩明显抬高,露出一条条数米高的土黄色水际线。在一些较浅的洪道,水深已不足2米,航行速度很慢,水手们只得站在船头不断将竹篙插入水中测量水深,吃水稍深的船只随时有搁浅危险。
湖南省环保厅厅长蒋益民说,目前洞庭湖总水量不到丰水期平均水量的十分之一。在严重枯水情况下,洞庭湖水质能保持现有水平殊属不易。
据介绍,3年前洞庭湖水位比现在虽然高出不少,但湖区沿岸遍布的小造纸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里,湖面上浊水四溢,白色泡沫随着湖水到处流淌,水生态不断恶化。
据湖南省环保厅提供的监测数据,今年头9个月,洞庭湖小河嘴、目平湖、南嘴、万子湖和东洞庭湖5个断面水质,每月均达到所在功能区标准。原本局部水域严重污染的水质,已由五类、劣五类逐步恢复到了三类以上。
水质的变化令人欣喜,但日益突出的缺水同时成为洞庭湖治理一个新难题。近年来,洞庭湖区干旱现象逐年加剧,特别是洞庭湖北部地区已成为湖南省第四个干旱严重地区。
据了解,近年来长江入洞庭湖的淞滋、虎渡、藕池三口河系水量急剧减退。水利部门统计资料表明,三口河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断流,年平均断流少则150天,多则达到280天以上,创造了有记载以来最长断流纪录。
华容县境内的藕池河宋市渡口河水基本干涸,河床大面积裸露,原本用于两岸来往车辆摆渡的渡轮搁浅在河床上,变成了不再移动的“桥”。
湖南省水利厅厅长戴军勇说,近年来洞庭湖部分区域缺水问题凸显。尽管湖南省加强了洞庭湖水污染防治并关停了环湖234家不达标造纸企业,但由于蓄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部分地区、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干涸现象普遍,水质性缺水的范围和程度扩大。
他说,枯水还使湖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相应影响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一些水利专家认为,近年来洞庭湖区日益严重的旱象,主要原因是上游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不足,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同时,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对洞庭湖水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专家指出,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长江泥沙量减少,清水下泄使长江河床逐年刷深,长江入洞庭湖水量也随之减少;枯水期三峡水利工程增加的下泄量仍不足以补偿长江入湖水量。受此影响,近年来长江入洞庭湖三口河系衰退特征已十分明显。
专家认为,应尽快拓展三峡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从目前看,“后三峡”时代洞庭湖迫切需要提高水资源综合配置能力。
据称,湖南省拟建4处平原水库。这些水库建成后,高洪时可滞洪蓄水,枯水期可引江济湖。此外,这个省将在洞庭湖北部可能发展为新的干旱走廊的地区加快建设垸内灌排体系,兴建一批提灌泵站等提水工程。
中国三大淡水湖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缓解水质恶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