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入黄河:拷问今年第一起污染事件
南方周末1月7日报道 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投产不到六小时就发生重大泄漏,国家高层批示严防浮油入黄,晋、豫、鲁等沿黄多省闻讯而动,落闸拦水,铺毡截污。究竟泄漏了多少柴油?是否第三方施工所为?
投产不到6小时发生泄漏
2009年12月30日下午17时23分,陕西省渭南市环保局投诉举报中心接到举报,中石油输油管道渭南支线华县赤水段于当日凌晨发现有柴油泄漏。发出报告方是中石油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以称“兰郑长管线”)项目部。
接到举报一个小时后,当日18时29分,渭南市华县环保局应急小组赶赴事发现场。
经初步调查得知,兰郑长渭南支线12月29日19时50分开始投产,不到6小时,次日凌晨2时15分发现管线压力异常。排查得知,柴油管线渭南分输站出站2.747公里处发生泄漏。
紧急调查后,渭南市环保局立即向市政府上报,称泄漏点位于华县赤水镇赤水村赤水河边,距河岸约40米,地面下6米。泄漏区域内约20平方米的麦田受到柴油污染。
事发后,兰郑长线项目部立即停止输油,泄漏发生11个小时后,12月30日13时15分漏点成功封堵。事后记者发现,渭南市环保部门接到报告之时,该泄漏事故已发生了15个小时。
兰郑长管线西起甘肃省兰州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由1条干线管道、16条支线管道组成,干线全长2000多公里,年输量达1500万吨,这是“西油东送”的重要工程,该管道也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成品油管道。
此次事发的渭南支线完工于2009年6月。创立了“张吉海项目法”的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工程部副经理张吉海是该工程的项目经理。
抢险人员在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南村黄河大桥下水面上设置吸油带,防止油污进入小浪底水库 图/CFP
百里追踪柴油入黄河
从柴油泄漏的那一刻起,泄漏的油污就与截污者一路赛跑。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赤水河,全长40.2公里,自南向北,流域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该河在冬季不过是一条宽约4米的径流。以赤水河为界,河东是华县,河西为渭南市临渭区。
泄漏点正处于赤水河桥下游600多米处。
赤水河是渭河支流之一。泄漏点距离赤水河入渭河口仅3公里,下游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在70公里外的潼关古城汇入黄河。
为防止油污继续渗入赤水河,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中石油现场抢险人员动用多台挖掘机,在河西岸临时开凿了一条深达3米的导流槽,将上游来水引入导流槽,以尽可能避开泄漏点。
事发当天,渭南市和中石油方面调来大量隔油带、吸油毡,置于赤水河中拦油截污。在河岸还堆积着凝油剂。
李克强副总理获悉此事后当即批示,“请环保部门协助、指导有关方面,采取周密措施,处置泄漏和污染,严防进入黄河,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元旦当天,柴油污染物经赤水河进入渭河。
中石油迅急在赤水河、渭河共设置了11处围油坝和16道阻油栏,赤水河入渭河口以下30公里设置了10处12道隔油带,并在渭河临近黄河入河口的吊桥处铺设了吸油索、吸油毡,并抛撒凝油剂。
沿黄诸省市随即启动应急预案。沿黄的芮城、平陆、垣曲、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向沿河群众发出暂时停止饮用黄河水的通知。除对沿途人畜吃水发出预警外,运城市对白天鹅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中广网消息称,1月2日下午三点多,泄漏的柴油污染带源头到达陕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转角风陵渡,流速每小时6到8公里。
同天下午,三门峡水电厂关闭了6台正在发电机组,落闸截油,并派出坝前清污船。另据了解,黄河水利委员会拟提高三门峡蓄水位至318米,以便清理完油污。
据河南省政府向环保部的书面汇报称,三门峡以上水体已经受到污染,“在黄河风陵渡断面仍然能看到河面上明显漂浮着油花,柴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水仍不断流入黄河”。
元旦长假后的第一天,南方周末记者沿着泄漏点百里追踪柴油入黄。记者站在被掘开的赤水河堤基础上,依旧看到堤床里已出现渗水,空气中仍能闻到一股浓烈的柴油气味,两根管径273.1毫米的黑色管道裸露出来,泄漏点已被封堵成了一个凸起的大蘑菇样。此时已距事故发生六天有余。
沿河直下,记者到达渭河距入黄口不到2公里的吊桥处时,气温零下7℃,河面上有冰凌。只见二十余名身着中石油工作服的工人正往水面上铺吸油毡。
一名张姓工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元旦那天起,他们一直此处驻守拦污。岸边已有一处临时挖掘的堆积池,堆满沾足油污的吸油毡和油浸泥沙。河面上,不时还有少许油花漂来。
到底漏了多少油?
外界关心的焦点是,兰郑长渭南支线发生泄漏后到底泄漏了多少柴油?泄漏了多长时间?又有多少立方米柴油流入了黄河?
最早报道此事故的两家官方媒体称,未发现泄漏对黄河水质产生影响,报道引述的渭南市政府公布的消息均未提到泄漏量和泄漏时长。从记者获得的材料看,“兰郑长线项目部称,泄漏柴油约40立方米,其中30立方米已经回收,仅余10立方米泄漏在土壤中。”
1月1日,接到陕西省环保厅转来的中石油应急抢险小组向省厅的报告后,渭南市环保局才得知此次泄漏柴油量猛增至150立方米,仅50立方米得到回收,其余100立方米泄漏。污染事态在扩大,波及面也在扩大,3日,污染物进入黄河。
此后,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会同陕西省环保厅、渭南市环保局等部门于事发后不久,即在赤水河及渭河设置了7个断面进行每两小时一次的取样检测。后来,检测间隔缩短至一小时一次。最后,在潼关吊桥断面,检测时间为每半小时一次。本次事故到底泄漏了多少柴油,南方周末记者两次到赤水河事故现场访问中石油抢修负责人时,均未得到答复。之后,渭南市环保局、安监局也未给出相应答复。截至发稿时,记者在中石油官网上也未能找到相关具体数据。
堤防加固惹的祸?
一个不争事实是,华县水务部门在建成后的渭南支线上动工近四个月。
河西岸的临渭区百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赤水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遇雨季涨水,几年前的一次丰水期,河水涨至赤水桥桥洞最上沿了,距坝顶也不到一米。
本次泄漏点地处河东岸(亦称右岸),也就是华县境内。1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找到当时负责赤水河右岸堤防退建加固工程技术的侯民国。
所谓退建,就是把旧堤防东移,并加高培厚。侯民国介绍,整个工程全长2605米,分A、B两标段,其中,A标段1375米,出事的漏点桩号约0+680,也就是正在A标段中。
按照工程要求,计划在新堤实施10米深的垂直铺塑,以防渗水。侯民国说,垂直铺塑是一项新使用在赤水河堤防上的防渗水工艺,指在大堤上用机械竖直打入一条深槽,然后灌入特制塑料膜,再覆土。
负责该工程监理巡视之一的张伟峰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9年5月29日铺塑那天,现场施工人员使用机械施工时,他还提醒过工人要避开堤下的石油管线,接近可能埋有管线的区域,可撇开3-4米不用机械铺塑,改用人工。
垂直铺塑深度达10-11米。张伟峰说,之所以开这么深的槽,是基于防渗水考虑。侯民国记得,工程刚开工时,他们发现中石油在旧堤堤脚处竖有一块界碑,按照碑上公布的电话,他们与中石油取得了联系。不久,中石油派人到现场,把界碑东移二三十米。至于旧堤防下埋有的管线有多深、是什么走向,有大多范围,他们并不清楚。
1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在赤水河现场新堤防东侧堤脚看到了一块已竖立很久了的水泥浇筑的界碑。对此,一位中石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界碑最上面红色油漆标注的管线穿越赤水河,呈东西走向,背面写明了穿越长度252米。
事故发生后,中石油管道西部应急抢险中心从附近省份调来工人参与抢修。现场负责人崔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泄漏后,开挖现场能看到铺塑的深度,而且开挖深槽与管线的泄漏点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从现场情况推测,泄漏与堤防施工有关。真正原因有待最后核准。
这得到了中国石油网1月2日的认可:经对漏油点开挖检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破坏所致。
不过,中石油的解释被当地河务部门认为是推卸责任。得知泄漏与第三方施工有关的说法后,陕西三门峡库区渭南河务局刘副局长表示不理解。南方周末记者曾向赶到现场察看抢修进度的中石油管道局工程部副经理、兰郑长线项目经理张吉海问及管线质量问题,他以工作忙为由未能作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