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高度监测众人维护 公共泳池卫生你作主 /

高度监测众人维护 公共泳池卫生你作主

游泳是加拿大非常普及的一项运动,在华人聚居的小区,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开始喜欢上这项运动,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心游泳池是否卫生,为此,《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展开半年的追踪采访,对游泳场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万锦市作为华裔移民的主要聚居城市,这从参加游泳锻炼的比例中就可以看出。记者从2009年冬天开始到访万锦市几个小区游泳场,借每天去游泳池锻炼兼顾采访,认识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以记者所见,泳客中90%为华裔,而这其中90%又是粤语老移民,年龄大都在60以上。记者和一位李先生攀谈,他表示退休没有事做,冬天又没地方活动,每天来这里游游泳是以唯一的运动,而且又很便宜,他每天甚至可以来游好几次。

华裔泳客锻炼社交两兼顾

李先生告诉记者,到游泳场去除了锻炼身体,也可以和其它老人交流。几个老朋友一起泡在冲浪按摩池或呆在桑拿房里聊天,对孤单的老年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调剂。

记者偶尔能碰到几个讲国语的中年人,他们通常选择周一晚上来游泳。其中一位周先生表示,他们几个朋友都是做IT的,平时比较忙,下班回家吃晚饭都累得不想动了。周末则更忙,送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根本没时间出来。反而是周一一切就序了,才能赶上晚上8点多的游泳时间,他的几个朋友都是这种情况,因此都约着每周这个时间来。

周先生认为,大陆新移民之所以很少见到来游泳,一方面新移民年龄多在40上下,工作、家庭负担都比较重,事情太多无暇顾及;加上不少新移民身体正直壮年,还没有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累了一整天晚上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周末要跟着老婆孩子的计划走。而女性新移民大多数不会游泳,或者干脆怕水,因此来得就更少。还有一个因素,大家在中国的时候对游泳池卫生一直很担忧和怀疑,现在把这个疑虑也带了过来,或者说担心已经成为习惯,认定游泳池肯定不干净,因此会选择其它健身方式。

卫生局高度监测泳池卫生

加拿大游泳池的卫生质量是否能让我们放心?记者为此采访了约克区和多伦多市卫生局,并随约克区卫生局督察实地检查了列治文山市最大的游泳池。

卡劳格雷萨斯(Jim Kalogritsas)隶属约克区小区卫生局卫生预防部,是一名卫生督察员。他负责小区游泳池、spa、公园的戏水乐园、酒店和公寓游泳池的卫生检查,每个点每年不定期检查四次,按说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私家游泳池不在检查之列。

2009年他们举办过2个游泳池管理员培训班,检查了约克区38个A级室内游泳池,23个A级室外游泳池,92个B级室内游泳池,80个B级室外游泳池,还有113个室内spa和5个室外spa,还有65个小区戏水乐园,这也是约克区相关产业的概况。期间,他们共向游泳池管理方发过18张告票,向spa经营者发过24张告票。

卫生检查的项目非常全面,从更衣室的卫生到冷热水龙头是否正常工作,卫生局要求张贴的告示是否齐备等。这些告示就包括要求游客入水前一定要淋浴洗澡。

卡劳格雷萨斯解释说,别看洗澡是一个私人问题,对于游泳池卫生来说是个大问题。虽说现在的人每天都会洗澡,再脏也脏不到哪里去,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化妆护肤品以及依附的细菌,不经淋浴就会被带进游泳池。如果都不遵守这个规定,游泳池的水可想而知会有多脏,且会衍生出很多水生疾病,这个在世界各国都有爆发的先例。因此安河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游泳前一定要经过淋浴,这个监督工作由现场救生员负责。

紧急防范措施样样有

记者采访的游泳池是列治文山市的波浪游泳池(Wave pool),属于设备比较新的一个,约克区只有这里和Wonderland才有波浪游泳池。威力巨大的造浪机,可以在2分钟之内掀起轩然大波,非常刺激,因此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戏水。

卡劳格雷萨斯和记者走进游泳池都被要求脱掉鞋子,他进去之后先拿起红色的报警电话,然后用平静的声音和对方讲这是一次测试。他解释说,每个游泳池在醒目位置都有一部红色报警电话,直通消防急救部门,拿起来不用拨号就可以通话。电话上方还有一张纸,上面写明如何报警,诸如本游泳池的位置,发生什么事情等,报警人只要填空就行,防止报警人紧张而思路不清。工作人员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和消防局进行通话测试。

记者看到,新设计的游泳池底部装饰有4英寸见方的黑色方块,目的是让救生员时常检验自己是否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以免水底有人遇险却看不到的情况发生。

每个冲浪按摩池(Spa)都有定时按钮(一般定时在10到15分钟),规定人不能坐在按摩池中就可以接触到按钮,以免发生漏电伤人的事故发生。热水按摩池的加热系统都要有温度控制器,其规定最高温度是40度。

紧急停止按钮设计在救生员触手可及的地方,因为水池下面有循环水出口,有一定的吸力。卡劳格雷萨斯介绍,以前在美国曾经有几宗人被吸在上面,不能浮出水面导致死亡的案例,士嘉堡的游泳池几年前也曾经有过类似案例。因此,游泳池边上都安装了紧急制动按钮,可以迅速解除抽水泵的工作。

除此以外,作为一个安全的游泳池,还必须保证地面不能有积水,标明水的深度,显示水下台阶,护栏坚固,救生设备齐全方便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

记者每次游泳入门时,看门的救生员都会在本上划一下,记录人数。向卡劳格雷萨斯询问之后才知道,游泳池要根据人数往水池中加注新鲜水,每进来一个人要加30升水(多伦多规定是20升)。以采访的波浪游泳池为例,最多每天可加注新鲜水1.2万升,记者看到4月10日的记录是484人。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带来一些有机物的污染,即使经过淋浴,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分泌汗水等,都需要新鲜水的补充,同时还要加注氯消毒剂。

闻到氯气味道有问题

很多人对游泳池的印象就是走进去之后,可以闻到很浓烈的“氯”气味,感觉这里消毒很充分。其实则不然,卡劳格雷萨斯表示浓烈的化学药品味道不是来自氯,是氯和水中不卫生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氯胺。不是说明氯量太高,而是氯量不够,没有充分杀死其中的有机物质,比如尿液和汗水等,需要加注更多的氯消毒剂。

氯和酸碱值是游泳池用于杀死细菌的首要方法,管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氯含量和酸碱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其中氯含量应该在2到4ppm(parts per million),永远不能低于1,处理饮用水所用的浓度从0.2PPM 到3PPM不等。酸碱值(pH)应保持在7.2 到7.8,这样能保证氯的消毒效力,同时对皮肤和眼睛不产生刺激,7.4最佳因为这是人体眼泪的pH值。

卡劳格雷萨斯随身携带的一个检测盒,专门检测水质。他从池中取水之后滴入检测液,然后通过对比色变来确定水质。热水按摩池的氯浓度要高一些,因为热水中细菌成活的环境更好,细菌含量高,因此要更多的消毒剂。比如正常的游泳池氯含量应该在2到4ppm,热水按摩池的要达到5到10,当天测得数值是9。

按照规定,工作人员每两小时要进行一次检测,其方法和卫生督察的一样。督察的检查工作还包括检查工作人员的监测日志。

根据卡劳格雷萨斯介绍,一个管理好的游泳池只有轻微的化学味道,列治文山的波浪游泳池去年更新了通风系统,所以进去之后没有任何异味。

氯过量损害健康

荷兰Delft科技大学的Lenntech研究室撰写的报告《游泳池消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高含量的氯和高酸碱值可导致湿疹和皮疹。

报告指出,如果水中氯含量超过20 mg/L,就会导致皮肤和头发脱水。正常情况下游泳池水氯含量远不至于伤害人体健康,但是混合了复合活性氯之后就不一样了。

复合活性氯是一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氯发生反应之后产生的污染物,大部分是游泳者的身体分泌和排泄物,形成类似氯胺和氯肌酸等。我们在游泳池里闻到比较刺激的氯气味道其实是氯胺的味道。单氯胺是刺激眼睛的元凶,可以通过水也通过水面上的气体刺激人眼

消毒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副产品是氯仿,是一种可疑的致癌物质。其浓度的大小与有机碳含量、游泳者数量和水温有关。氯仿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00毫克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剧烈游泳会吸入过量氯仿。长时间处于氯仿环境中,会对肾脏和肺造成影响。皮肤接触吕方是否导致癌症,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明,但是对动物的试验表明,动物通过食物摄入氯仿可以导致肺癌。

2001年荷兰研究人员Abvakabo Nederland作过一份报告,关注游泳池的工作环境,他访问了经常去游泳池的人和工作人员,发现他们都有健忘、疲劳、易寒、发声困难、喉咙溃疡、眼不舒适、头疼、湿疹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都与工作环境有关

因此他们建议在游泳池内仅作休闲型运动,不要做剧烈的竞技游泳比赛,那样吸入气体量会更大。

加国花粉病多的根源?

比利时Louvain天主教大学毒物学家Alfred Bernard博士,在2009年10月发表一份报告指出,氯消毒的游泳池可导致游泳者哮喘和过敏症发病率增高。他指出,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游泳池的含氯空气刺激人的呼吸道,可导致哮喘、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他认为这是欧美化的生活方式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加拿大花粉过敏症患者比较常见的现象很有用,因为加拿大有众多的游泳池。

他和同事对733名13到18岁的青年人(常在氯消毒游泳池运动)进行研究,将他们与114名经常在用铜和银消毒的游泳池游泳者相比,前者过敏症患者明显高于后者。研究还表明,那些室内游泳池非常普及,人们都酷爱游泳的国家,哮喘和过敏症发病率都很高。

加拿大过敏症中心(ALLERGY CANADA)也指出,澳大利亚奥林匹克游泳队三分之一的队员患有哮喘病。不过,Woolcock医学院教授和哮喘科专家Guy Marks表示,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氯气会导致哮喘,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一课题。但是如果有哮喘或者过敏症的孩子最好不要常去室内游泳池。

你的健康由谁作主?

虽说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事情,但是卡劳格雷萨斯表示完全不必因噎废食。氯在饮用水中也是消毒剂,只要适量控制就没有问题,至少它杀死了大量传染病细菌,保证人类健康上百年了,90%的游泳池目前都采用这种方法消毒。

卡劳格雷萨斯认为,游泳者首先要养成良好习惯,确保大家自身健康。他指出,人虽然无法看到游泳池内的细菌,但是可以通过感官去观察一个游泳池是否干净,为此他特别提了几条建议,帮助大家识别一个游泳池是否卫生。

看:看池水是否透明,应该可以清晰看到池底的泳道线,观察有没有絮状物质,水质是否浑浊。游泳池的周边应该是干燥的没有积水,池水可以漫过边上的循环排污口,保证池水是在循环过滤状态。

摸:触摸池壁的瓷砖应该是干净和平滑的,那种油腻或者光滑的瓷砖说明有机物太多。用手捧起水应该是很快顺畅地流走,而不是黏在手上。

闻:如果进去之后感觉化学气味强烈,眼睛受到刺激,说明氯胺浓度较高,池水不太干净。

听:如果听到水泵正常运行的声音,说明清洁过滤系统在工作。

在个人卫生方面,卡劳格雷萨斯认为泳客在游泳时注意几个要点:

不要觉得自己很干净,入水前一定要自觉彻底淋浴;孩子如果有腹泻或者其它肠道疾病(即使上周生病),家长要避免带他们游泳;不要在泳池边上给孩子换尿布;告诫孩子不要在游泳池内小便;游泳期间去洗手间、给孩子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别忘了用洗手液。

当然别喝游泳池的水,里面的化学物质太多,甚至进入口中也要避免,池水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游泳之后除了洗澡之外,最好也要刷牙。

泳客周先生告诉《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他确实曾发现一些游客进来的时候身上都是干燥的,说明根本没有淋浴就进来了,但是也没人制止。大家都是华人,对方也是老年人,就不好意思明说。有些人使用干桑拿房,可能也看不懂警告牌,习惯性往桑拿石上倒水,很容易引起电路短路而造成火灾。

周先生呼吁: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点,游泳池的卫生得到保证,最后得益的必定是大家。

游泳池的喂奶风波

2008年10月一名母亲带着婴儿到Newmarket的Cinira Longuinho游泳池(属于私营)游泳,期间在池边给孩子(20个月大)喂奶时被工作人员要求离开,她向安河人权委员会投诉,称自己的人权受到侵犯。

此举也引起了众多支持者甚至到该小区中心游行示威,这一切出乎人们的意料。游泳池管理员Karkouti认为,喂奶没错但不能在游泳池边上这么做,完全可以到更衣室里喂奶。她指出,虽然氯气可以减少池水的细菌,但是难料什么人还在里面小便,汗水就不用说了肯定有。她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认为母亲从池水中出来不洗澡就喂奶给孩子,显然是不卫生的。

喂奶的母亲Longuinho确认为她可以在公众场所喂奶,这是法律给她的权利。她的朋友得知此事之后,都非常气愤,因此决定在小区中心门前举行抗议活动。小区中心本来报了警,但是约克区警方认为这不用派遣警力,他们就花钱雇了4名保安,这下更激恼了抗议者。

安河人权委员会认为母亲有权在公众场所喂奶,不能被驱离。但是安河卫生厅指出,有法律规定禁止在游泳池周围进食以及喝饮料(水除外),如果可以喂奶,那么也就应该允许大家带饮料入场了。

一些常见的误解

误解:我不会因为游泳而得病

事实:游泳是一项健康而有益的运动,但是吞入、吸入或者接触游泳池的水,就有可能患病,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来看,爆发过几次大的流行病。

误解:看上去干净的水说明游泳池很干净。

事实:细菌微生物是你看不到的,通过嗅觉、感觉会帮助你了解水质。

误解:常用的杀菌方法可以杀死游泳池内的细菌。

事实:氯虽然可以杀死游泳池的细菌,但是需要时间。通常来说几分钟就够了,但还是有些细菌可以在这种条件下存活好几天,比如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等。

误解:当我闻到很浓烈的气味时说明消毒很充分。

事实:浓烈的化学药品味道不是来自氯,是氯和水中不卫生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氯胺。说明氯量不够,没有充分杀死其中的有机物质。管理的好的游泳池只有轻微的化学味道。

误解:我游泳后眼睛发红,是因为水中氯浓度太高。

事实:眼睛受刺激发红主要是水的酸碱值(PH)不当,或者氯胺浓度偏高所致。反而需要更多的氯输入来降低氯胺。

误解:如果我当天已经洗澡,所以进游泳池前不需要淋浴。

事实:法律规定所有游泳的人进游泳池之前都要淋浴,否则身上的汗、化学护肤品、尿和其它废物都会被带进去。即使当天洗了澡,也会随时产生这些分泌物。

误解:孩子穿着尿不湿就不会污染池水。

事实:尿不湿不意味着不会泄露,家长要时常检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