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温馨:我们一起来见证父辈们的爱情吧 /

温馨:我们一起来见证父辈们的爱情吧

今天在天涯石街道办事处办事时,遇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手持一份1968年登记的结婚证,可能因为老伴当时登记的名字和现在的身份证名字不符,老人办事遇到了点挫折。

但说起结婚,老人一脸的幸福,挫折感顿时一扫而空,谈起这个可以成为老古董的结婚证,老人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遭虫子蛀了,不然保存地更加好些。”老人有些遗憾。

老人爽快地把结婚证给我拍照,结婚证一张相当于A3的纸,外框是粉色的,中间是淡黄的,左上方是一面红旗,以及向日葵,右上方写着红色的毛主席语录:“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下面才是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和签证机关。

在结婚证背面,写着3行字,分别是“提倡俭朴办婚事。反对铺张浪费及算命、祭神等迷信活动。”“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应该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和睦团结,尊老爱幼,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实行计划生育,不仅有利于母亲和子女身体健康,更好地安排生产、生活和教养子女,而且有利于国家建设。”

很多表述已经成为历史记忆,诸如“毛主席语录”“反对铺张浪费及算民及祭神等迷信活动。”“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这仅仅是历史印迹而已,其实最感动我的,是结婚证上没有一张合影,两个人居然从1968年相守到现在。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据说饿死了很多人,我的父亲,因为家庭贫穷,也是到了30几岁才结婚,如果当时不是民办教师的身份,“有文化”,可能我的母亲也不会看上他。这让我特别感动,母亲常常对我讲,介绍人把她介绍给我父亲时,家里一间房子都没有,当时唯一打动我母亲的是,是父亲有文化。其实父亲当时的文化也不高,初中毕业而已。但母亲从小失去父母,没有读几天书,所以“有文化”的父亲打动了母亲,最终两人结婚,生育和培养了5个子女。

我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的政策了,在农村,已经分产到户了,也就是说,把土地承包给个人了,不再吃大锅饭了。这让母亲特别觉得解气,一天都呆在地里,希望能在土里刨出个金娃娃。

我家里4个姐姐,属于没有劳力的家庭,因此在村里保守歧视,尽管拼命地干活,但是由于是女孩,工分还是很低。所以分产到户后,自己干活自己吃饭,母亲就特别发狠。我常常记得,父母在很晚的时候才回家,我儿时就承担起了给他们煮饭的任务。

没有物质,但父母的感情也比较平淡。父亲话不多,每次母亲絮絮叨叨在一旁说,父亲也不顶一句,也许这样的组合,家里才多了一份和谐。在我印象里,父亲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甚至没有看到一个拥抱,两个人都只有一个目标,拼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跳农门”。母亲也常常责怪父亲,在外面和别人吹牛时滔滔不绝,回家都不和她说话。其实父亲把精力放在了我身上。每次晚饭后,父亲总会给我讲故事,引我入睡。

在生活中,父亲直呼母亲的名字,而母亲则把父亲叫“老犯人”。村里的其他嬢嬢,有管把丈夫叫“老几”的,有管叫“老东西”的,但鲜有叫“老犯人”。

我一直觉得父母的爱情并不伟大,至少没有小说里的爱情那么浪漫。到了父亲晚年,身体一直不好,都是母亲一直照顾她,给他弄饭、洗衣服。母亲一直抱怨父亲,不爱锻炼,不吃肉,不吃鸡蛋。有时候说多了,父亲就会顶几句回去。母亲常常说,父亲的工资高,这个时代这么美好,多活几年,多挣国家些钱。

到了父亲去世的前两年,可能父亲也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好,他常常说,要把钱存些,免得母亲将来受苦,尽管母亲听到这里很生气,但父亲还是经常对我们说。

没想到,父亲去世后,他的话一语成谶,在高房价、高教育、高医疗的年代里,几个子女都为生活而奔波,很难照顾到母亲,母亲甚至把父亲留下来的钱,资助子女们买房子。

我们为父母修的是合棺墓,这是母亲要求的,尽管母亲还在世,虽然不能同日生,不能同日死,但老人们希望,母亲百年那天,能和父亲永远相伴在一起。

这点,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非常汗颜,也许诱惑太多了,也许“初恋时不懂爱情”,我们在一代人在感情上虽然浓郁,但总是迷失方向,在爱情和家庭责任上,远远逊色于父辈们。

离婚率和结婚率之比达到1:3,什么狗屁专家说的“离婚率高是社会文明的表示”;耍朋友要有房有车;剩女剩男满大街串;小三小四比老大还高调……

什么世道!也许真应了那些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少年夫妻老来伴”“糟糠之妻不下堂”……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