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吃惊:中国在台湾大学生眼里竟是这样 /

吃惊:中国在台湾大学生眼里竟是这样

台湾大学生对中国大陆的看法--辅英科技大学选修“两岸关系”课程学生的观点

一、大学生到中国大陆旅游的意愿极高

台湾大学生对中国大陆的看法是多元的,同常不会有太高的政治性,比较不会将统独意识形态、省籍意识和蓝绿政治认同夹杂进来课堂上讨论,太爱谈自己政治立场的老师和比较突出自己政治偏好的大学生都不会受到课堂上大学生们的欢迎。在一般的教学经验中,师生固然立场多元并陈,但大家一起专注于一个议题,进行价值中立的理性、客观讨论,才是台湾的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讨论环境。

如果将比较大范围的“台湾大学生对中国大陆的看法”集中焦点到“是否有到中国大陆旅游的意愿?”这个议题时,本学期在辅英科技大学选修本人开设的“两岸关系”课程的学生,共三个班,约一百二十人,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 财务经济的门槛制约到大陆旅游的意愿:

学生绝大部分都有到中国大陆旅游的意愿,而且意愿很强烈;但是,至今其中只有不到十位的学生真正去过,远远不到一成的比例,主要的问题还是在“财务经济的门槛”,完全与政治无关。尤其是私立大学青年学生的家长每学期负担的学费不轻(每学约五万五千元新台币左右),远比国立大学贵出许多,但各校在“教育部”规范下,同性质学校学费其实是固定标准下收取的,彼此间出入不大,若由学生另外自行付费到大陆实施“参观见学”,对大都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而言,实在还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二) 新台币一万五千元左右已是大学生的“财务经济的门槛”上限:

大学生到中国大陆旅游的“财务经济的门槛”,若以目前报刊所载的旅游广告登列的费用来相对照,当然远近距离影响机票价格、景点数目与门票、停留天数与住宿标准和购物停留点多寡等皆是因素,但综合考量的结果,不管多远、多近或是旅游内容,大学生所能接受的“财务经济的门槛”的上限不会超过新台币一万五千元左右,因为另外还有办证费用、旅途中的个人开销等等,所以新台币两万块钱是到顶的极限了。超过了这个数目,即便是旅游目的是何等壮丽秀美的风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能望之兴叹而已!

(三) 大学生假期中时间自由支配空间其实不大:

有些大学生学期中、假期中都有“打工”、“实习”、“国考、证照和升学(考研)补习”或是基于人力需要必须分担家计等,所以时间上的支配、规划相当困难,也不是能够说出门就出门。台湾经济景气差,社会就业环境不佳,大学生危机意识加重,大学生不敢轻易放弃目前的任何与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工作连结关系,虽然仅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但仍是大学生心中的难以释放的压力。

(四) “旅游目的”不能只是纯观光:

影响大学生到中国大陆旅游意愿的因素中,比较突出的是“旅游目的”。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单纯观光的话,学生认为这一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根本不急;但是,如果“旅游目的”包含了与对岸大学生的交流、民间社会的对话,在大学就读的这个人生阶段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因为从中可以对照彼此的不同,宽阔视野、砥砺自己!

(五) 从休闲的角度来看期待中国大陆开发“定点旅游”

一般大学生对于出国旅游都非常向往,但不一定是到中国大陆去,如果能够排除经济上的考量,大学生对于东南亚的浪漫海岛度假、欧洲的异国情调和日本的温泉美食等“定点旅游”,从休闲的角度来看,会比到中国大陆一站接着一站的奔波更令人着迷。这是针对旅游的形式来说的,也就是有人比较偏好“定点旅游”,而不喜欢一路赶路下去这种形式的走马看花。

二、大学生去过中国大陆旅游者的真实经验

一位曾经在就读专科时期参加过前去安徽一项大学生交流活动的护理系女同学说:其他同学所说的中国大陆的旅游大环境问题,像是“厕所不洁与不足”、“室内或车厢内抽烟”、“公共场所嗓门太大”、“排队喜欢插队”、“充斥黑心商品”等民风问题确实是有的,但是我们台湾自己也有,理论上不应该构成不去中国大陆旅游的因素,但这是一个在台湾青年心目中已然普遍成立的相当负面形象,大家应该正视。其实,中国大陆至少在旅游动线上,公卫环境问题不大,更别提大城市的进步;但是,城乡差距很大也是一个事实,不像台湾小,有个差距不大的整体表现。这位女同学说:“这一切,只有亲去过的人,才能感受印象与实际的发展情况并不一样!”

另外,这位女同学特别指出,到合肥大学交流的时候,看到图书馆中座无虚席,对大陆大学生的用功勤奋,印象深刻。相较于此,台湾大学生通常比较安逸,虽然比较活泼,但是用功才是根本,这点心得是这位女同学自认此行的最大收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