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ECFA:马英九如何面对“和平统一”
美国世界日报16日社论说,后ECFA的马英九会怎么想,这和两岸未来发展自是息息相关。
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吴伯雄日前为马英九传话给胡锦涛,主要内容就是媒体此前即已披露的16字箴言:“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这是后ECFA后马英九对两岸互动的高度概括和具体设想。
社论说,单就字面言,颇见乐观,若取马英九此前两次寄语胡锦涛也是16字箴言比较,第一句“正视现实”没变;第二句“累积互信”,原本是“开创未来”,第二次改成“建立互信”;第三句前两次都是“搁置争议”,而今改成“求同存异”;末句则由“追求双赢”、“共创双赢”,进而“续创双赢”。可以明显看到其中的变与不变,且有一定轨迹可循。
首先可以观察到马英九不变的期待和表述,那就是“正视现实”,以及对“互信”和“双赢”的追求。“正视现实”表示不回避“现实”,但两岸的“现实”在那里,如何具体表述?两岸进入后ECFA时代,意味着两岸经济的即将一体化和制度化,这是一个大变化。相信这不是马英九心目中期待北京必要正视的“现实”。
而且“正视现实”又和此前马英九所言“搁置争议”,以及这一次新推出的“求同存异”有密切关连。两岸ECFA是求同,这一步既已迈出,那么此前的“搁置争议”和今天要求“存异”,其所指涉的“争议”和“异”,除了政治,还是政治,而且具体反映出岛内的统独之争。马英九很清楚,两岸和平发展就在求同而非存异。两岸的默契就在互不否认,这才是现实。
再看“累积互信”和“续创双赢”,两者皆指向两岸未来的互动氛围良好,且预期两岸的“互信”可以累积,“双赢”则是共同获利。马英九的描述很具体,衡诸实际,ECFA得以签署,当然是两岸“双赢”,不仅是对台湾人民有利而已。只要ECFA的后势看好,当然可以乐观两岸在经贸领域扩大合作,进而深化两岸“互信”、“累积互信”;但“累积互信”不可能停留在经贸领域,这就必然会触碰到两岸最敏感的政治议题。
但台湾准备好了吗?马英九有心理准备吗?若依马英九的“三不”,即“不统、不独、不武”,加上此前曾宣示:任内不会和对岸进行政治谈判。马英九会就此踩煞车还是顺势导引。相信这才是推动两岸未来发展能否真正进入更高层次的关键。
社论说,面对马英九的16字箴言,胡锦涛在会见吴伯雄时很有针对性地表明:“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只要双方良性互动、平等协商,就能够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也能够为逐步解决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找到可行办法。”胡锦涛提到两岸有“共同政治基础”,但未来如何达致“良性互动”则仍要见诸实践并排除困难。胡锦涛没有为“难题”作出明确的定义,但马英九不能不正视发展两岸关系的难题,也是必要正视的现实。
马英九如何面对来自北京的现实,换言之,如何面对“和平统一”?如果说北京通过ECFA对台湾人民让利,除了厚植两岸的共同利益外,正如胡锦涛所言,“也要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不论“增进”或“增强”都需要动能、具有能动性。相较马英九的“求同存异”,胡锦涛的回应是“求同化异”。从“存异”到“化异”,“存”与“化”,虽仅一字之差,却大见异趣。“存”者维持现状而已,“化”者发展,要从现状出发。换言之,马英九持维持现状论,胡锦涛持发展论。
社论说,发展两岸关系和顺利连任是马英九眼前两大课题,也是马英九如何善处后ECFA的难题,仅有16字箴言显然还不足以两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