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刘晓波狱中获诺奖,妻子刘霞接受访问 /

刘晓波狱中获诺奖,妻子刘霞接受访问

2010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奖结果本周五(10月8日)在奥斯陆宣布。正在狱中服刑的中国政治异见人士、《零八宪章》起草者与签名运动发起人刘晓波成为今年得主。他也是世界上首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在宣布获奖结果时表示,刘晓波获奖是因为他"长期以来为改善中国的根本人权状况而作出的非暴力努力",并称,"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一直坚信人权和与和平之间一直有紧密的联系"。

200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之际,刘晓波发起签名的《零八宪章》公开发表。2009年12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今年55岁的刘晓波生于中国吉林长春。身份是作家、前任独立中文笔会主席、持不同政见者、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刘晓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因大胆的文化批判言论而出名,称为文坛"黑马"。1989年北京爆发学生抗议运动与民主运动,当时正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刘晓波赶回北京参加运动,是著名的"六四"之夜天安门广场"四君子"之一。"六四"事件后刘晓波被捕,获释后因呼吁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国当局进行民主宪政改革而又多次被捕或被监视居住。

200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之际,刘晓波发起签名的《零八宪章》公开发表。2009年12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刘晓波现被关押在中国辽宁省一所监狱中。

刘晓波在发起《零八宪章》签名活动后,一度相信当局会投鼠忌器,不会对他采取动作太大的打击行动。他在2007年在北京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曾认为,中国政府在镇压政治异见者时,会考虑到政治成本,不会对比较有影响的政治异见者采取公然的镇压行动。但是,刘晓波低估了北京对政治异见的绝不宽容的决心。

在2009年12月的庭审中,刘晓波宣读了他的自我辩护。他在这份题为"我没有敌人"的陈述中指出:"我期待我的国家是一片可以自由表达的土地,在这里,每一位国民的发言都会得到同等的善待;在这里,不同的价值、思想、信仰、政见……既相互竞争又和平共处;在这里,多数的意见和少数的仪意见都会得到平等的保障,特别是那些不同于当权者的政见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这里,所有的政见都将摊在阳光下接受民众的选择,每个国民都能毫无恐惧地发表政见,决不会因发表不同政见而遭受政治迫害;我期待,我将是中国绵绵不绝的文字狱的最后一个受害者,从此之后不再有人因言获罪。"

刘晓波妻子刘霞在获奖结果公布前,本来计划在北京玉渊潭与关注刘晓波是否获奖的外国媒体记者见面。但是在结果公布前一小时,微博网上传出消息说,刘霞已经被国安人员监视控制在自己家中,不得外出,德国之声也无法接通刘霞的电话。

刘霞在今年夏天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到《零八宪章》时曾说:"很多人都放弃了不做了。但是晓波这人有股韧性。认准了一个目标,哪怕是实现不了他也要朝那个方向去努力。他身上有一种特别执著的东西。"

诺贝尔和平奖获奖结果宣布之前,刘晓波就已经是海外媒体中的最热门人选之一。英国一家博彩公司甚至在评选结果公布的48小时前,就调整赔率,将刘晓波列为第一获奖人选。

刘晓波妻子刘霞接受《有线电视》访问时表示,对丈夫获奖感到难以置信,为他感到骄傲,又感谢诺贝尔委员会及大家对其丈夫的支持。

她相信获奖后,有更多人会向中国政府施压,刘晓波有望早点回家。对于能否离开国门领奖,她指出,现时仍说不准。

刘晓波(资料图片)

继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198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刘晓波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二名中国人。

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发言人在宣布时说,刘晓波在过去的20年中为促进中国的民主和人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权和民主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刘晓波参加了1989年天安门的学生运动,并发表了倡导中国多党制的《零八宪章》。刘晓波生于1955年,吉林长春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随父母下乡内蒙古,当过建筑工人。1982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留校任教,继而获得博士学位,多次应邀出国讲学。六四事件期间自美国回北京,与周舵、高新、侯德健绝食声援,号称天安门四君子,事后被捕并开除公职。 1996年又因撰文针砭时政劳教3年。2008年主持起草《零八宪章》,提出“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等多项主张,同年12月8日被捕。2009年圣诞节当天,刘晓波在北京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1年,目前在辽宁锦州监狱服刑。

他也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权发展不成比例。“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完全独立的,我们有责任说其他人不愿意说的事。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大国必然受到各方的评论。我们有权来讨论中国的发展,讨论世界需要怎样的一个中国。”

在刘晓波获奖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大量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说:“祝贺你,刘晓波先生,你的付出中国人民会铭记的”,有的甚至称刘晓波为 “最伟大的中国人!”“感谢诺贝尔奖委员会,对我们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的支持!”要求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

中国一直反对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中国迅速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诺贝尔和平奖应授予“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这是诺贝尔的遗愿。刘晓波是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其所作所为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背道而驰。诺委会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一个人,完全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并称,诺委会授奖刘晓波与诺贝尔和平奖宗旨背道而驰,也会给中挪关系带来损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早前也作出过同样的表态,姜瑜说,这将传递出错误的信息,因为刘晓波是触犯中国法律而被判刑的人。姜瑜说:“他的所作所为与诺贝尔奖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诺贝尔先生的遗愿是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授予为促进民族和平,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推动召开和平宣传会议所努力的人。”另据挪威诺贝尔学院院长龙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介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今年6月访问奥斯陆时曾对他表示,如果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刘晓波,将会影响中国与挪威的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国际领域至高的诺贝尔各种奖项,在科学、文化等方面,中国大陆自身没有人能够获得,但在表彰对国际和平作出贡献的奖项中,挪威 2次把该奖项颁给北京头痛的人。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至今,共有11位华人获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达赖喇嘛、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刘晓波。其中达赖喇嘛、刘晓波为中国国籍,高行健为法籍华人,高锟拥有英美两国国籍,其余均为美籍华人。

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数高达237个,其中有38个是组织,创下诺贝尔和平奖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候选人中有6名中国人,除了刘晓波,还有北京维权律师高智晟、山东失明维权人士陈光诚、正在服刑的北京维权人士胡佳、世界维吾尔大会主席热比娅,以及已故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

刘晓波获奖受到国际关注

德国、挪威和法国政府均对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表示祝贺,并呼吁立即释放这位狱中作家。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呼吁中国释放所有良心犯。德国媒体也对刘晓波获奖给予极大关注。

柏林希望释放刘晓波 -- "一个勇敢的人"

德国政府称赞中国反对派人士刘晓波为一个"勇敢的人",并向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表示祝贺。

联邦政府发言人赛博特(Steffen Seibert)周五在柏林表示,希望54岁的刘晓波能够获释,并"亲自领取这一奖项"。赛博特说,联邦政府过去为此付出努力,这次也将如此。

赛博特说,刘晓波希望在自己的祖国帮助实现民主、保障人权,而且完全以非暴力的方式。赛博特说,刘晓波知道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他说,联邦政府知道"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

大赦国际呼吁中国释放全部"良心犯"

中国狱中异见人士刘晓波周五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后,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呼吁中国当局释放该国在押的所有良心犯。

总部位于伦敦的该人权组织表示,刘晓波获奖当之无愧,并希望这一奖项能够使得"刘晓波以及中国许多民主活动人士为维护基本自由和人权所进行的斗争,能够受到世界的关注"。

大赦国际组织亚太分部负责人凯瑟琳·贝博(Catherine Baber)也表示,"只有这一颁奖促使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更大压力,要求释放刘晓波以及许多因履行言论自由权而被迫下狱的良心犯,这一颁奖才真正会使情况有本质的改变。"

德语媒体网站相关报道

"明镜在线"

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北京的头号国家敌人

这一决定具有爆炸力: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北京此前曾警告不要把这一奖项颁发给这名反对派人士。

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刘晓波。这是挪威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周五在奥斯陆宣布的,理由是,这位中国异见人士为人权而斗争。

由于共同撰写和传播"零八宪章",呼吁中国进行全面政治改革,刘晓波被捕入狱。中国政府不久前曾警告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不要授予刘晓波此一奖项。

《法兰克福汇报》网络版

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中国作家刘晓波。这位狱中的作家由于"在中国为基本的人权进行的长期、非暴力的斗争"而获此殊荣--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解释获奖原因说。

由此,自1935年Carl von Ossietzky (一名德国记者--编者注)获奖以来,首次再度有一位在狱中的获奖者。

《世界报》网络版

这位狱中的中国民权人士也是中国独立笔会的荣誉主席。54岁的这位异见人士是"零八宪章"背后的灵魂人物之一。该宪章呼吁在中国实现民主、维护人权。 2008年12月,联合国人权宣言60周年之际,该宪章推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