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的中国钉子户:城市中的孤岛生活
这里是城市中的“孤岛”,这里有一群不愿离去的居民。徐海威,一名“钉子户”,他和邻居们一起接电、打水,在几近废墟的房子里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活。在山西太原,我们走进这样一处“废墟”,直面这群“孤岛”生存者。
位于山西太原的这片住宅小区建于1998年,2008年开始便面临拆迁,小区陆续遭遇断水断电,10栋楼房已有两栋被夷为平地。但是由于拆迁补偿纠纷,仍有100多户居民在此居住,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依然不愿搬走。图为小区一位居民在废墟上收集废砖头,带回家修补门窗。
徐海威,40岁,退伍军人。自从拆迁开始,他就扔下乡下的玉米地,和70岁的老母亲一起守着这套四十平米的房子,两人依靠老人每月200元的低保金过日子。由于经常遭到不明人士骚扰,小区内盗贼横行,母子俩也很少出门。
2008年小区停水后,徐海威每天挑水供给生活,想要上厕所只能过条马路到对面。去年,生活用电也被切断,居民开始私拉电线,每天一到用电高峰,徐海威家就开始供电不足,用不了电器,母子俩经常是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用电磁炉吃上一顿热饭。
徐家的门锁时常遭到破坏,东西也丢了不少,徐海威开始自学修理门锁,并笑称自己已经是一名锁匠了。
整个小区停止供暖后,过冬成了一个难题。徐海威说,等天气再冷一点,就让母亲白天去附近的暖气房呆着,晚上回屋了只能多加几床被子。图为徐海威用“热得快”帮助邻居改造暖气,他表示改造后的效果不错,只是会有漏电发生。
拆迁期间,徐海威和妻子也产生了纠纷,妻子开始闹离婚并搬了出去。徐海威说,拒绝搬迁是因为附近房价高涨,补偿款不足以在附近购置房屋。而他的独生子就在对面一家不错的小学上学,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不愿搬到太远的地方去。而在去年冬天,儿子因为太冷经常生病,妻子也将其接过去一起居住。
一名与徐海威同楼的住户正在洗衣服,这是附近唯一出水的地方,但没有电灯,只能用手电照明。
由于电表常常被损坏,住户们不得不自己学习电工知识,维护电线保证用电正常。
为了方便出行,居民在被拆的楼下搭起简易楼梯,却有老人因此摔断了腿。图为徐海威的母亲穿过一处墙洞,去接在小区对面上小学的孙子。
拆迁开始后,不少流浪猫狗开始寄居在这些楼道中,等待住户能喂些食物。
一位居民抬头看着自家位于五层的房子,下面几层都已被掏空。两年多过去,拆迁方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徐海威和他的邻居们决定继续坚守。就在10月30日,太原还发生了一起拆迁致死的恶性案件。针对国内拆迁矛盾频发的问题,今年年初国务院就《拆迁条例》的修改公开征求民意,而“徐海威”们至少还得熬过这个冬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