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观点交锋:华人“陋习”还是洋奴心态? /

观点交锋:华人“陋习”还是洋奴心态?

51编辑注:前天,本网发表征文稿件《 华人有几条陋习,应当引起我们注意》。文章发表后广受关注,网友讨论也十分热烈。为此编辑特将两大观点略为整理并分成正方、反方,以飨对此争论感兴趣的网友。

反方:所谓“陋习”乃文化习惯不同

网友“ 蔚蔚天空”看过文章后感觉很不舒服。认为华人因经济条件、历史原因、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所谓的“陋习”其实是不同的文化习惯而已。加拿大本身是个多种族文化并存的社会,除了应共同遵守的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并没有要求连饮食的姿势和方式都要求统一。身在国外,一些基本的西方社交礼仪是应该遵守,但决不是迎合。

再说开车的不良习惯不是中国人所独有,而每一个族裔的人都有。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开车比老外更遵纪守法一些。老外朋友有时候开车在stop sign处只要看到左右无车,会点一下并不停稳就过去了。还有老外在晚上心情不好时会在高速公路上飙车,尽管这些都不是良好的习惯,但却不是华人所特有的。

蔚蔚天空”进一步指出,即使华人有所谓“陋习”,老外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中国人。实际上很多老外并不了解中国,他们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中国或东方,故他们对中国的认知需要我们来改变,而且,我们也能够改变。蔚蔚天空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在公司与老外相处的过程中让他们多了解中国,他们也会尊重中国的文化。比如,过中国新年除夕时老板还问需不需要给中国人放两天假。只有多了解,多沟通,让他们了解了你的国家和历史传统,才会得到当地人的理解,进而赢得尊重。

还有,“ 蔚蔚天空”说在51上看了无数篇文章,觉得谈论国人不良习惯的文章太多,反映出华人在国外的不自信,没有群体感。尤其小留学生与移民的矛盾,大家都是中国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宽容, 提倡一些理解呢?身为华人,一定要自强自立,不要因为暂时的工作不如意或生活艰难而妄自菲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网友“找酒友”则更尖刻一些,认为欢度圣诞佳节和新年之际,偏偏有一些“洋奴”对华人指指点点,历数所谓华人“陋习”,这些人多是洋奴心理作祟。他在号召网友挺起腰杆,正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指出洋人也有陋习:比如在各种购物广场、市政府广场、咖啡店等门口,可以随时看到很多口香糖的黑渍,已经形成“景观”;从15、16岁的未成年到60、70岁的老太太,都会伸出手跟你要烟;带小孩过丁字路口时,洋人开车10辆难有1辆让行。

正方:讲华人“陋习”本意善良;提醒同胞注意形象

比起反方,正方用词也比较平缓而有节制。

网友“ returntofuture ”说,从善意的提醒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大体是好的。窝里斗无论如何不是好事。前面大虾们高谈阔论,有本事首先逐个教育好身边的外夷,或者去globe and mail 和cbc上写几个专栏,又或者去找你周围的mp谈谈这种歧视,再不行象Michael Moore批驳美国的patriot act一样,自己租个大喇叭车满城跑告诉人们这些是偏见。

网友“心静则凉”则在回帖中指出,不赞成有些人将作者称为“洋奴”。他认为作者本意是善良的,是为了消除老外对华人的歧视而做的一些努力,目的是提醒大家,况且他所提到的一些华人"陋习”有的也是的确存在的。

洋人自然有洋人的陋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有理由坚持自已的陋习。歧视在这里的确实是有的,原因也是复杂的,要消除它,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许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必须去做,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后代。

心静则凉”最后说,大家是否注意到路边电线干上的广告大多是中文的?这种有碍市容的行为在中国是遭到国人痛斥的。我参看到过中国人张贴,我也看到过老外清理,两国人都是在寒风中作业。

还有不少网友,如“西门飘雪”、“夜晚”等,认为此篇文章的作者发表有关国人不好习惯的贴子本意善良,是给大家“提个醒!”,意在希望大家在公共场所注意形象,主要是为咱自己同胞好。网友“夜晚”在帖子中写道,“作者的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但他并没恶意。做事优雅一些,文明一些自我感觉会比骂人好得多。大家不妨试一试!”

~~~~~~~~~~~~~~~~

欲查看其他有关这一事件评论的网友,可点击以下链接:
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92377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