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刘少奇之子刘源任要职 官方给力掀红潮 /

刘少奇之子刘源任要职 官方给力掀红潮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之子、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即将转任解放军四总部之一的总后勤部政委。并且更有解读称,这次调动是为刘源在十八大时进入中央军委,成为习近平的军中班底铺路,未来仕途看好。据接近中共高层的知情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刘源职位调动一事属实,上周五(12月17日)中共军委会议上对刘源任职总后勤部政委已形成决议,不过这是因为他的履历足够担任此职,所谓事关习近平及为十八大铺路之说纯属过度猜测。

近年来,随着习近平的地位蹿升,海内外媒体和民众对中国“太子党”的动向再度格外关注。而他们中早入官场的一些人,在政治上已日臻成熟,其中亦有人已经踏入高层,比如习近平、薄熙来等。今年,与“太子党”活跃在政坛的同时,一股以红二代为代表,掀起的红色浪潮也席卷了中国。从唱红歌,到中共干部重走长征路,从红色旅游,到主流媒体纷纷表态赞“红”,中共似乎在有意通过一些形式的引导,将回归红色意识形态注入到如今这个经济主导、缺乏信仰的中国社会。

解密刘源调职

刘源现年59岁,任职的军事科学院属军方智囊机构,并无实权,而他即将履新的总后勤部则是中国海陆空三军后方勤务和保障的最高统率机关,刘源转任总后政委,虽属平级调动,但新职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媒体报道称,现任国家副主席储君习近平与刘源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两人交情甚笃,习近平也曾在《自述》中称自己和刘源“我俩不谋而合”。刘源此次调职被认为是习近平的军中班底开始建构,因此未来仕途颇被看好。

但有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上述言论实属是对太子党、对刘源的过度解读。从刘源本身来说,他为人积极向上,行事扎实,是刘家后人中唯一从政的人,经历颇具传奇性。刘源青年时代因父亲刘少奇被整肃而当过农民、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被当局以“超龄”为由拒诸门外,他致函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才获准入读。大学毕业后他再度下乡,在河南出任一条农村公社的“第17把手”。36岁那年,在非官方候选人的情况下,被人大代表联名推举为副省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这在当时内地还是首例。

可能是青年刘源锋芒耀眼,反衬了他后期仕途略有暗淡。据上述人士透露,关于刘源的从政经历,还有过一段隐史。早些年时,中共元老彭真之子曾带刘源找过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刘主动请缨想去西藏发展锻炼,江泽民把此事交给了胡锦涛办理。胡锦涛曾以治藏起家,博得上位机会,因此他并不太愿意给刘源去西藏任职,因此就找到了刘源的母亲、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问王光美让刘源去西藏是否合适。王明白了胡询问她的隐意,因此对刘源的决定产生了顾虑。最后胡锦涛告诉江泽民,称王光美不想让儿子去西藏,导致此事就此作罢。

也有传言说,刘源的政治仕途其实早就被切断。1980年他参与北京高校民选人大代表活动时,在竞选答辩中提出“肯定多党制与社会主义并不矛盾,而且有好处”,并且高呼“中国要民主!一定要实现民主!我愿意打冲锋,向封建残余势力和一切恶弊宣战!与特权决裂!” 自称“有从政愿望与从政基础”。不料到1992年,刘源突然弃官从戎,尽管一路从武警做到正规军,从少将做到中将,去年更晋升上将,但是与他同时从基层爬起的多位太子党都已官居要职,刘源这颗曾被看好的“政坛新星”的仕途实在是不算如意。

尽管如此,从刘源的从政经历依然可以看出刘源本身对政治的积极和热情。据高层人士向多维新闻透露,刘源身为“太子党”,一心想做出番成绩,不愿给父辈抹黑。此番职位的调动,确是年纪和阅历使得他够资格担当要职。

至于对刘源和习近平关系的猜测,上述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表示,习近平与刘源只是普通关系,并非传言中说的那样密切,而且虽然刘源口碑很好,但才华有限,很难成为习近平在军中的重要幕僚。刘源自身的仕途,也极有可能已经走到了顶,难以再有更高的提升。

太子党与红色思潮

其实刘源本人此前在社会上并未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有分析人士认为,只因习近平储君地位确定,加剧了民间对“太子党”的关注,刘源的此番任职直接导致了太子党议题的发酵。而且除了低调的刘源受到关注之外,更有一些红二代由于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红色浪潮,也吸引了民众的眼球。

日前,以中共建国先驱后代的为成员“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在北京举办了唱红歌的首演,并且在会场背后的红色布景上方,一个带五星、锦旗的环形徽章内写着“代代红”三字。

有趣的是,开国元勋后台合唱团并非一枝独秀,早在去年5月,重庆市委书记、同为“太子党”身份的薄熙来掀起“唱读讲传”活动时,一支名为“将军后代合唱团”的团队就高调登场,如今已经在全国巡演。据称,“开国元勋后代合唱团”虽然名称曰元勋后代,不过这个组织的民间色彩十分清晰,成员背景也较广泛,成员除了党政军高干后代、也有爱国民主人士、革命年代文艺界老前辈的子女,以及专业特长的人才。而“将军后代合唱团”的成员只限1955年受衔的将军子女,其他的红二代没法参加。

在“太子党”力挺、红二代“抱团”宣传的情况下,“红”成为今年中国舆论一笔浓重的色彩。对此,合唱团负责人称,他们要将自己相信的精神承传给下一代,确保父辈打造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他们的解读给了“红色”一个精神上的定义,应该是折射了中国建国初期,第一代革命者和民众所信仰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所秉承的在当时社会凝结成的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导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言行举动,并且与现在社会类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衡量标准明显不同。

官方冀意识形态回归

事实上,红二代们并非在唱独角戏,红色思潮在社会上也颇受认可。比如红色旅游在过去一直是官方的例行“政治任务”,但在近年来,去“革命老区走走” “看看新中国的成立历史”也成为民间的一股热潮。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民众对这种回归和怀念并不反感或甚至积极回应。而当社会上的群体行为发生一致性的时候,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风向。有观察人士解读,目前中国大陆所流行的这股“红潮”并非是要求人们回到“文革”时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而更强调的是一种当年价值观、道德观的回归。因此,民众并不反感。长期下去,中共对未来社会重塑信仰很可能会造就一个“新的红色时代”。

那么在红色思潮以席卷之势扑面而来的时候,中国是不是真的要“回归”呢?有人认为,所谓“回归”,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初级层面是红色价值观的回归,包括朴素的人际关系、艰难时期的英雄主义以及上下一致的团结精神等。第二个层面就是重新让意识形态成为社会的主导,这也是当时指导人们行为认识的时代氛围。其中第二个层面无疑更为重要。

从历史阶段来看,中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定位和选择价值标准的时期。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将发展经济成为最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为中国跻身世界大国、享有现在的国际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物质至上的类资本主义理念也同时成为中国社会的新价值标准,这引发了中国对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也引发了后期的“拜金潮”等现象,甚至整个中国的文化也开始缺乏灵魂和主旨,“三俗”横行。

接近中共高层的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中共未来的执政脉络可能会由经济建设向上层建筑转移,也就是习近平在十八大后的重点可能会放在意识形态和国家信仰重塑方面。并且事实上,中共已经开始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进行探索和试错,从对舆论的引导到控制的力度,无不经过精心策划。

而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来讲,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精神信仰上的缺失,也不认同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如何找回信仰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信仰成为一个普遍的命题。

在信仰选择方面,由于中国自古就对宗教缺乏虔诚,建国后一段时间更是把宗教作为封建余孽来清洗,虽然现在中国提倡宗教自由,但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宗教信仰已经不可能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寄托。同时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也很难在中国掀起波澜,而且中共基于政权巩固的考虑,显然也不愿让西方的思潮给中国做洗礼。

而中国至今建国尚61年,建国初期的“红色思潮”在很多人印象里仍记忆深刻,这种“红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从一穷二白中脱困而出的团结奋斗史,代表了民众人人平等的朴素人际关系。很多人在这种回忆中怀念老的传统,认为当时虽然物质贫瘠,但精神富有,恰好弥补了现在物质充裕但精神空虚的现状。于是,追寻“红色”成了中国民众和政府的不二选择。薄熙来在重庆引领的“唱读讲传”活动就有可能是为了迎合高层意图而进行的尝试,通过使用西方文艺复兴的手法和中国传统红色思想相结合的办法,终于掀起了一股潮流。

目前来看,这股潮流获得了中共高层和部分民众的认可,因此才有了红二代陆续上场举旗。尽管社会中也有民众未上前附和,但是直接反对的人也很少。而当 “红色”的意识形态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时,中国就有可能会回到由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而非现在资本为上。也唯有这样,“红色思潮”才能获得更多人更广泛的接受。

当然,红色思想的回潮可能也是中共在构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尝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些老传统和行为准则是否适用还尚未可知,而且重塑国家信仰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欧洲的文艺复兴尚经过了三个世纪才盛行起来,“红色思潮”如何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意识形态,还需看最高执政者如何引导和推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