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男子袭击浣熊被捕 如何合法驱逐有诀窍 /

男子袭击浣熊被捕 如何合法驱逐有诀窍

(本网综述) 不少住家在春天都会遭遇浣熊的烦恼,但是如何对付这些小动物还真要小心注意有关规定,否则稍不注意就违法、惹来麻烦。昨日(周三),本市一名越南裔男子用木棒袭击破坏自家花园的浣熊而被警方逮捕、并被控以罪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居民后院棒打浣熊被控虐待动物

昨日(周三)早晨5点50分,多伦多警方接到多名市民报告,称Bloor西街和Lansdowne Ave附近的Rankin Crescent上的一所镇屋(townhouse)内,有一名男子正在用工具袭击自家后院中一群小浣熊。 警员按址赶至现场调查,在事发现场的后园角落发现一只受伤的小浣熊,浣熊妈妈则已将另外的两只浣熊幼崽带走。

警员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将该屋屋、53岁越裔男子阮东(Dong Nguyen译音)拘捕。警员用手铐将阮东双手反扣背后,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下带上警车并返回警察局。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在现场发现的阮东的“行凶工具”——一条木棍。

阮东的邻居缪尔(Roddy Muir)表示,事发时他首先被阮东家后院传来浣熊的惨叫声所惊动。他爬上两家后园相连的篱墙,看见阮东正用一只“铁铲”(后证实为一条木棍)袭击数只浣熊幼崽。一只母浣熊试图援救,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发出了“听着令人悲哀”的惨叫。

缪尔站在篱墙上问阮东为何要打浣熊,后者回答说浣熊破坏了他后园中的花草。阮东还对缪尔表示,自己不会杀害浣熊,而只是想给它们一个教训。

警方则透露,在阮东袭击浣熊期间,至少有一名邻居致电911报警。当警方赶到现场时,在园中的一角发现了一只被打断手的浣熊幼崽,其他的则被母浣熊保护了起来。多伦多动物服务中心也前往现场,将受伤的浣熊崽带走检查。

警方将阮东带至警察局之后,控告他虐待动物(cruelty to animals)和“使用武器作危险用途”(possession of a weapon for a dangerous purpose)两项罪名,并安排他在下月13日到法庭应讯。

阮东太太:自己家深受浣熊侵害

阮东的太太阮翠女士(Thuy Nguyen译音)对自己的丈夫被警方带走,表示十分不理解。她称,邻居一定是“误解”了她丈夫的行为。他只是想把浣熊吓跑,让它们远离自家花园里的花苗。至于警方和邻居所说的“危险武器”或“铁铲”,也只是一条木棒而已。

阮翠女士还表示,自家后院深受浣熊的侵害,大家对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春夏的时候,常常能看到“一大群”浣熊在院子里面招摇过市,还在露台上爬上爬下,吓得孩子们都不敢出去。

阮东的邻居Van Dai Truc也向媒体表示,阮东是一名十分和善的人,十分爱护他的花草,犹如他自己的孩子一般。

他透露,自己家的后院也深受浣熊侵害,常常自己一打开门,便能看到四五只浣熊。更糟糕的是,这些动物竟然一点都不怕人,自己走过去它们都不动。

多市居民应如何合法驱逐浣熊?

对于经常破坏居民的庭园,甚至伺机钻入屋内做巢的浣熊,居民可能对其深恶痛绝,但是在在重视人道观念的加拿大,法律规定人类不可对其加以伤害,更不用说杀害。

多伦多警方新闻官德拉蒙德(Wendy Drummond)表示,在城市中伤害﹑射杀或向浣熊下毒,都是违法的行为。此外,随意设置陷阱也将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为了减少浣熊对居民家园的破坏,市政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供公众参考:

(1)在草地上或水塘中撒入肥皂碎(soap flakes);

(2)将骨粉(bone meal)混入花园的土壤中;

(3)在花园内种植的蔬菜和水果上撒上稀释过的辣酱;

(4)在浣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常常亮着灯;

(5)尽量将垃圾存放在车库、地库或直立的垃圾箱中;

(6)使用有盖的堆肥箱;

(7)在堆肥箱和垃圾桶周围撒落有强烈气味的物质,如芥末油或氨水等;

(8)及时清理烧烤过后的食物残渣,也不要将宠物的食物摆放在室外。

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市民可以考虑购买、使用带有踏板机关的笼子诱捕(上图),但是捕到后不可杀害浣熊,只能把它带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生。在“关押”期间,市民还需要给浣熊提供饮水。处理浣熊的时候,请戴上加厚的工具手套,以免被利爪所伤。

更多应对浣熊的方法,请见市府的网页(点击进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