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多伦多第一报:送子女去补习为什么? /

多伦多第一报:送子女去补习为什么?

每年的九月,随着悠长假期的结束,新学期的到来将是学生紧张的开始,亦是家长忙碌的季节。

廿多年前,每逢新学期开始,家长们会忙于为子女准备文具,买(练习)簿和包书本。如今上了四十岁的人,相信都曾有过到处找好的牛皮纸,或挂历纸包书本的经过。后来社会进步了,包书改用透明胶纸,再后来,商家推出现成的书套,功夫少了,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简单了,那种“开学”的气氛反而减弱了。

这些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商家将盈利点押在学生身上,手机、MP3、iPod乃至最新型的iKaraoke,成为新学期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奖品。

不过,尽管时代在进步,少年人的新宠儿不断改变,但为子女选一间好的补习社这个习惯,却是数十年不变。这种风气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盛行度可谓不分伯仲。而在北美,长长的车队守候在一间间补习社外面,更是黄昏和周末的一道风景线。

家长究竟应不应该送子女到补习社去?通过补习给子女增加学习压力,是不是“填鸭式”教育的继续?学生应该如何合理调配学校与补习社之间的关系呢?

误人子弟的香港式补习

中国移民,无论来自中国大陆、或香港、或台湾,都习以为常地将补习看着是子女教育的一部份。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香港学生补习花费增长惊人,整体补习开支5年内增加了25%,去年的数字为每月约3亿港元,以1年上课10个月计算,由小学至高中,全香港学生每年补习费用高达30亿。

而在今年暑假,补习社竞争格外激烈,除出动大量“明星导师”宣传抢学生,各间大型补习社也爆发“补习天皇、天后”跳槽、挖角潮,掀起连串有关追讨补习费用分红的诉讼。而连串的诉讼揭出香港“星级”补习教师收入比想象中的还要丰厚,例如英文科补习教师范卡诺(K.Oten),每月佣金高达170万元。

香港炒红补习社,与整个社会不正确的补习观念有关。一般的补习社着重教授知识,并帮助学生处理家课上的难题,在这些补习社里任教的老师,薪酬基本与任职学校的老师相持平衡。

香港以补习天王著名的的补习社有现代教育、英皇教育、遵理学校等。享有“天文数字”薪酬的补习天王,很多仅是中学毕业,按理很难为人师,但由于他们并不着重教授课本知识,而是将精力放在分析过去十多年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的试题和评分标准上,然后告诉学生哪些重点需要温习,哪些不需要,鼓励学生选择性温习。此外,他们会提供大量模拟试卷让学生操练,并分析答题技巧等。所以他们的教学结果完全是实战型的,自然,学生在补习社里所学到的本领,不是知识,只是考试技巧。

笔者之所以在这里提出“香港式的补习”,是因为这种方式不独香港所有。在中国大陆或者台湾,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补习学校,都以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这种不健康的补习教育方式,正理直气壮地侵蚀和颠覆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结论是,当社会上仍未普及补习的时候,假如你的孩子选择补习,结果必然是较他人容易取得高分;但当大家都在补习时,平均分数拉高了,假若你的子女不补习,分数自然就会落后于人。

今天中、港、台的状况就是这样。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安排了一条漫长的补习路,父母们的眼睛都盯着高分,商人抓住为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将实现考试高分作为招揽生源的手段,令整个社会都为孩子取得高分而疯狂,进而导致我们一直引而为豪的教书育人观念走向崩溃,积弊难返。

加拿大的补习天空

新移民一踏入加拿大,最大的感慨是,这里山青水秀空气好。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相比,加拿大的天空不但止格外篮,加拿大的补习风气,亦正道很多。

蔡先生原在香港从事教书和编写教材,1988年移民加拿大后,曾在天主教教育局属下的学校教书。据蔡先生介绍,当初也没有想过在多伦多办补习社,当时班上有几个学生,他们的家长请蔡先生帮助他们的孩子补习,结果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都上了名牌大学,一传十,十传八,蔡先生成了多伦多的“补习天王”。

说蔡先生是多伦多的“补习天王”一点也不为过。他自1992年开办“成功教育培训中心”以来,培养了大批的学生。今日“成功”在士嘉堡和烈治文山各设一所校舍,开设数学、英语、科学、法文四个科目,目前学生人数达1,500名,教师有65名。

据蔡先生介绍,目前有些学生,是第一代“成功”学生的子女,由此可见“成功”持之以恒教书育人的方式深入民心。

贵为多伦多“补习天王”的蔡先生,其教育理念与教育品格,与香港的“补习天王”有着截然的不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加拿大的教育模式,体现相当自由的个性选择,学生在学校没有压力,而学校也缺乏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用以考核教师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Amy现在万锦市一所公立中学读11年班。据Amy的父母介绍,女儿读8年级那年,他们发现她的成绩有所下降,就到学校去了解女儿成绩下降的原因,岂知学校并不认为Amy的平均成绩下跌10多分是件不好的事情。为此他们觉得不能完全依赖学校,马上联络了补习学校,将女儿送去补习。两年下来,女儿各科的成绩大幅度提高。

Amy目前仍参加三个科目的补习,平时有两个晚上用于补习数学,而到周末则补习科学和英语写作。

当Amy被问到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用于补习,是否感觉压力很大时,Amy的答案出乎我意料。她说:“我就是为了给自己施加压力,才选择参加补习的。在学校的学习太松了,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面的知识,很少深入地去教,平时作业不多,测验一个单元一次,你不知道自己学得怎样,老师更不清楚你掌握了什么。”

Amy说她平时没有准备好功课,回学校很容易就过关。但在补习班,每星期都有测验,老师与你面对,随时检验出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令你真正能学到东西。

蔡先生对Amy的感受表示赞同,他说:“加拿大的补习学校不是帮学生考试,而是为了令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很多时候,学校讲得比较肤浅,加上教师的经验,投入的时间,以及水平和责任心不够,学生很难真正学到本领。虽然学生最终都能毕业,但到了大学,谁优谁劣,一下子就比出来了。”

“成功”成立14年以来,一直坚持教书育人之本。在很多人眼里,补习社是刮学生家长的荷包。而“成功”14年来只在5年前加过一次学费。过去几年来,分别有很多人找到蔡先生,希望借“成功”之道,办连锁学校,但都被蔡先生婉拒了。蔡先生说:“教育是正义之道,不能急功近利。”

送子女去补习的理由

Jenny在多伦多从事教育工作有超过30年,两年前退休后,被多伦多教育局再聘请,主要工作是协助教育局为一些英语不好的学生家庭提供翻译服务。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Jenny就华人子女补习的必要性有她自己的看法。Jenny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校外补习仍旧是必要的,有存在的价值。“最近一年来,我接触到不少新移民家庭,很多家长本身英语程度不好,无法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完全不清楚。就像前几天我所接触到的一位家长,很令我感慨,这位家长在获悉儿子在学校的成绩不好,但基于英文差,只有去儿子同学家拍门请教。”

Jenny觉得,新移民的子女刚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时,会因语言不好导致沟通上的困难。假若该学生的家长英语不好,自然就无法与子女就读的学校沟通。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好,家长又帮不到他们,日积月累,结果将会令他们上课不专心,无心读书,成绩一差,自然就会产生自卑,好孩子变坏孩子。

在士嘉堡一所中学担任教师的Matias先生说:“现在有些新移民学生,由于英文程度差,要一下子融入学校生活比较困难。一个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除了有好的环境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自信。补习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这种沟通的桥梁作用。很多学生,在补习学校接受完同族裔老师讲授课程后,有了自信,回到学校再学同一门课程,虽然英文不好,但因为有了先前的基础,也能逐步入门,这就是补习学校的好处。”

在一般人的思维里,以为成绩差的学生才进补习学校。其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进补习学校。蔡先生说:“多伦多有不少中学采取学期制,譬如半年学数学,半年学英文,有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学完半年数或英文后,要再隔半年才能延续学下去,这种断裂式的学习,对一些学生来说,会因学习的停顿而遗忘,这个时候,家长将子女送到补习班去接着学,可以保证学习的连续性。”

Jenny亦认为:好学生到补习班去学习,会接触更多的习题,会参加更多的测验,这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因为学习是靠“浸”出来的,多练习,基础才会牢固。因此,好的学生到补习班学习,成绩只会提高。

在“成功”门口,笔者巧好遇到送儿子来学数的曾先生。问到为什么要带孩子参加补习班的学习,曾先生说:“儿子的成绩一向很好,因为学校学习压力太小,他很轻松就可以对付,我怕他有太多空闲的时间。十多岁的孩子,学好容易,学坏也容易。与其让他空闲学坏,不如帮他加大学习强度,令他将心思放在学业上。”

为了孩子学好而安排他们参加补习班,确实看出我们这一代家长的用心良苦。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提出的,孩子成才的路不只一条。作家长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间名牌大学,盯着子女每学期的成绩单。假如我们能公平地想想自己是怎样长大的,自然知道子女除了学习,除了补习,还需要什么。

只有当你除了知道关心子女的学习,还懂得关心他们有没有时间玩,有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乐趣时,你才算是个合格的家长。

(木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