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白宫被北京吓蒙?中国警告美结束债瘾 /

白宫被北京吓蒙?中国警告美结束债瘾

北京时间6日上午,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专家分析认为,此举将再次引发世界对美债危机的担忧,增加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信心将面临巨大考验。

【路透社上海8月6日电】中国今天严厉谴责美国“借债成瘾”以及“短视的”政治争吵,并称世界需要新的稳定的全球储备货币。

在官方媒体新华社今天发表的措辞严厉的评论中,中国首次正式对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发表评论。

这篇英文评论称:“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现在有充分的权利要求美国解决它的债务问题,确保中国美元资产的安全。”

中国还敦促美国削减军费和社会福利开支,运用“常识”来“治愈其借债成瘾的问题”。评论说:“美国政府必须接受痛苦的现实,即靠借钱解决自己制造的困境的好日子已经结束了。”

中国还说,进一步降低信用评级很可能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引发新的金融混乱。评论说:“应该引入对发行美元的国际监管,新的稳定安全的全球储备货币也是一个选择,从而避免单一国家引发的灾难。”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曾敦促华盛顿负责任地解决债务问题,并称美国国债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全球货币体系,阻碍全球经济增长。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6日报道】题:中国直截了当地要求美国结束“债瘾”

中国官方通讯社6日发表一篇措辞严厉的评论说,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表明,美国需要“治愈其借债成瘾的问题”,并“重建应量入为出的常识”。

新华社通常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的看法,并为其他国有媒体的跟进报道定调子。

在白宫与共和党议员陷入数周的债务讨论僵局期间,中国——通过其官方控制的媒体——基本上一直保持沉默。但是,标准普尔5日下调其信用评级可能会影响中国持有的美债的价值,因而中国被迫采取较为直接和尖锐的态度。

在发表这篇评论前三天,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表示,由于华盛顿提高了美国债务上限,它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A+下调到A,展望为负面。大公国际去年11月也曾因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

新华社6日发表的评论说,大公国际去年首次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时“一些西方评论员对此颇为傲慢和不以为然”。新华社说,如今,标准普尔下调评级“证明了其中国同行(大公国际)只不过是告诉了全球投资者一个丑陋的事实”。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6日报道】题:中国告诉美国,它必须‘治愈其借债成瘾的问题”

在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级仅几小时后,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表示,华盛顿需要“治愈其借债成瘾的问题”,并“量入为出”。

新华社今天发表的这一措辞严厉的评论文章是北京表达对华盛顿不满的最新举动。这一评论显然表明,美国的全球地位正在下滑,而中国自认正在上升。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8月6日报道】题:中国严厉批评美国的“债瘾”

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的AAA等级下调一级后,中国就债务危机问题对美国政府进行严厉谴责,并要求获得保障。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它痛斥美国围绕债务问题而进行的“短视”的政治斗争,并表示世界需要稳定的新的储备货币。

新华社今天发表一篇评论说,评级机构的决定是美国为其债瘾和短视的政治斗争必须付出的代价。

英国广播公司经济记者罗伯特·佩斯托认为,中国的批评将增加华盛顿比原定计划更快地减少赤字的压力,而这也许并不是美国愿意接受的结果。

中国评级公司发声,世界瞩目

大公国际继去年7月和11月之后第三次调低美国信用评级,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美联社的文章说,该举动反映了华盛顿债务争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悲观情绪。报道说,大公国际在中国之外仍不太为人熟知,但这家机构希望能与三大评级机构展开竞争。

《新欧洲》网站刊文指出,在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的领导人质疑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希望建立欧洲自己的评级公司的同时,来自中国评级机构的声音,或让世界“评级大战”一触即发。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至少有人调低美国评级》的文章,认为在西方主要评级公司都止步于对美国主权债务进行评级的时候,一家小型中国评级公司却不畏恐惧,再次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

法国《世界报》刊登了题为《中国通过大公国际传播其金融观》的文章,指出中国金融评级机构大公国际显然要比其英美竞争对手更加严格。中国企业在全世界投资,其结论至关重要。大公国际的独特评级方法实际上是对新兴市场国家活力的一种鼓励,反映了一种伴随金融不平衡而出现的新景观。

大公国际在阐述下调美国信用等级时列举了美国政治体制弊端,国家偿还债务能力缺乏,赤字削减速度远低于新增债务速度,以及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四大理由。

美国知名金融出版物主编哈钦森认为,大公国际所列举的4个理由“符合逻辑,令人信服”。曾经担任美国国会众院议长博纳助手的经济学教授帕特里克·乔瓦克说,大公国际对美债的许多关切是有根据的,其观点是全球许多投资者的共识。

但是,在西方分析师看来,大公的评级仍算不上“主流”。彭博社引述一位美国债券分析师的话称:“大公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不会像标准普尔和穆迪下调评级那样产生重大影响。”标普亚太区公共关系部负责人丽莎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拒绝就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发表进一步的评论。

对于大公评级与标普的差异,丽莎也表示不便对竞争对手发表评论。不过,她强调,标普欢迎来自其他评级机构的竞争,至于哪家机构的评级更为可信而且更有价值,则要由市场来做判断。

三大评级体系垄断,非议颇多

长期以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垄断了国际信用评级市场,被赋予市场信用风险最终裁决者的角色。近年来,这三大评级机构在对欧盟和中国连连发难之时,却无视美国的债务问题。相比对一些欧盟国家信用的直接降级和对中国的“红旗”警告,它们对美国的警告看起来无异于逢场作戏。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评级机构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会影响一国借贷利率和汇率形成,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息息相关。

三大评级机构对于美国政府一直维持最高级别的信用等级,使美国可以很容易借到钱,而却从未向投资人及时披露其信用风险变动情况。这种错误评级信息引导全球资本流向美国,为美国政府增加负债提供了条件。

自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信誉大跌。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评级机构难辞其咎。近年来,欧洲国家又不断经受美国评级机构垄断带来的风险,建立自主的评级机构,打破美国垄断已成必然。

欧盟认为,在希腊和葡萄牙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之后,评级机构仍将其主权信用下调至垃圾级,“使金融市场投机势力加强”。欧盟领导人认为,评级机构对一些欧元区成员国的评级,与欧盟自身的评估不符,国际机构的评级是“不公平的”。

路透社今年7月透露,欧洲有计划在2011年底成立一家由25个合作方参与的评级机构,每个合作方的投资至少要1000万欧元。这家计划成立中的评级机构打算首先同美国的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打一场价格战,收费将低于三大评级机构的一半。

另有消息说,德国已在研究一项建立评级机构的计划。而俄罗斯科学院的一些经济学家不久前也向普京建议,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评级机构。

新兴市场获话语权,进程甫始

美债危机的闹剧再一次令世人迫切感到,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在这一努力进程中,成为改革国际评级体系重要推动力量的中国越来越受到瞩目。分析认为,虽然大公国际的独立性还有待考验,但其独树一帜的评级结果,体现了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评级市场话语权的增加。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鲍泰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显而易见,大公国际调低美国国家信用等级的举动表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力求在国际评级体系中赢得更多话语权。

这一进程已经开始。专事财经报道的美国胡里克新闻网3日刊载文章认为,大公国际的评级表明,世界经济力量和影响正从西方转向东方。亚洲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进程的形成和意见领域正逐渐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国际评级体系的改革进程势必荆棘载途。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阿比丁在接受专访时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后,大公的努力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但是,大公要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检验,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信任。如果大公的评级是严谨、专业、富有远见的,而且事后证明其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最终它将赢得更广泛的认可和信任。

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仍将继续重视现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但也要不断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评级体系,只有把内外两种评级补充、结合在一起,并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才可以既充分发挥国外评级机构的效能,使之为我所用,同时提升我国评级机构专业水平。

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要想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认可、并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月22日,大公还发布了对马来西亚第二大银行联昌银行的首度信用评级。联昌银行首席执行官纳西尔·拉萨在评级发布会上对大公在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步表示祝贺。他表示,西方评级机构对亚洲债券的评级“不公平”。

尽管某些西方国家的级别被下调,但西班牙的级别(AA)为何仍高于中国(AA-),爱尔兰(BBB+)的级别为何仍高于印度(BBB-)。

拉萨说:“尽管亚洲储蓄占世界多数,具有诱人的投资机会,但亚洲依然极大地依赖西方的金融中介服务。

全球金融危机和正在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无疑证明,亚洲需要至少一家能代表亚洲的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方面发出亚洲的声音。”

点评

当前,发达国家构成了世界最大务体系,其外债已占全球外债总额的90%以上。这个债务体系违背其实际偿债能力,凭借所掌控的国际评级话语权给予自身高信用等级,向全球投资者掩盖了信用风险。

穆迪、标普、惠誉国家信用评级标准的核心思想是,从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融资能力判断其偿债能力。

这种用意识形态作为评级标准的结果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均是最高信用等级,最大债权国的信用等级则大大低于债务国,这也揭示了三大评级机构存在的根本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急需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

国际评级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按照信用经济的本质要求和评级发展规律建立起国际评级机构、国际评级标准、国际评级监管三位一体的国际评级体系,使这个体系能够承担起向世界提供公正评级信息的责任。

大公将联合更多的国家建立新的评级体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